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弯刺黑蝽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学名

ScotinopharahorvathinDistant属半翅目,熔科。分布在川、陕、鄂、湘、黔等地。

寄主

玉米、小麦、旱稻。

为害特点

若虫和成虫在玉米茎基部和根部刺吸汁液。2—5叶玉米苗被害后,心叶萎蔫、叶片变黄、植株枯死。5—10叶期被害,叶片出现排孔,生长点受刺激,新叶卷曲、色浓、皱缩、纵裂,植株矮化、扭曲、分蘖丛生,呈畸形而无收。拔节后玉米被害较轻。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8—9mm,雌虫9—10mm。头部黑色,前端呈小缺刻状。前胸背板、小盾片及前翅的爪片、革片暗黄色。后足胫节中部黄褐色,身体其余部分黑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淡黄褐色的细纵线。前胸背板前角尖长而略弯,指向前方,其侧角伸出体外,端部略向下弯。小盾片末端远离腹末,两基角各有一小黄斑点。体壁上密布黑点刻,其上着生细毛。由于成虫体表密被短毛,田间采到的成虫常粘满泥土,呈黑褐色。雌虫腹末钝圆,雄虫则有一对向后伸出的突起。卵高约1.1mm,直径0.9mm,杯状,卵盖隆起。初产灰绿色或蓝灰色,后变为暗灰色,孵化前呈暗紫色。若虫一龄体长1.8—2.0mm。腹部背面突出如小瓢虫状,上有桃红色斑。头部中叶比侧叶长,端部较侧叶略宽。二龄体长2.0一2.2mm,似一龄。头部中叶较侧叶长,但前端与侧叶等宽。三龄体长约5.5mm,深褐色。头部中叶与侧叶前端几乎等长。翅芽可见。四龄体长约5.5mm,黄褐色或黑褐色。头部中叶较侧叶略狭,略短。翅芽短,超出后胸侧缘。五龄体长6.5mm,似四龄。头部中叶较侧叶略短,宽约为侧叶之半。末龄(包括四、五、六、龄)若虫,体长6.5—7.5mm,体色似四龄若虫。头部中叶比侧叶短、狭。翅芽伸至腹部第三节背面。

生活习性

年生1—2代。以成虫、若虫在玉米根部、茎基部、杂草下、松土中越冬,或在麦地取食。春季气温回升开始活动,成虫、若虫多在土表内玉米基部生活,怕光。成虫有翅,但未见飞行。雌虫产卵于表土土块下,每卵块5—10粒。第一代卵盛期在5月,第二代在8月。卵期5—12天,若虫期41—100天,成虫期60—250天。

防治方法

在玉米出苗至5叶定株前,用5%辛·氰乳油或50%辛硫磷、5%高效氯氰菊酯、2.5%保得乳油2000—3000倍液或35顺丰2号乳油1000倍液、10%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灌窝。收种用玉米地可在播种时,667m2用3%呋喃丹2—3kg或5%涕灭威1kg或15%铁灭克250一300g穴施,可兼治其它害虫,但食用嫩玉米、甜玉米地禁止使用。

精选阅读

西北麦蝽如何防治


西北麦蝽学名AeliasibiricaReuter半翅目,蝽科。分布比较广泛,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可以为害麦类、水稻等禾本科植物。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刺吸寄主叶片汁液,受害麦苗出现枯心或叶面上出现白斑,后扭曲成辫子状,出现白穗和秕粒。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1mm,黄褐色,具黑白纵条纹,头向下倾,前端尖且分裂。小盾片特发达似舌状,长度超过腹背中央。卵馒头形,红褐色。若虫体大部乃至全体黑色,复眼红色,腹节之间为黄色。(图左)

发生规律

宁夏年生2-3代,以成虫在芨芨草基部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初迁进麦田为害麦苗,5月上旬在麦苗下部叶尖或地表的枯枝残叶上产卵,11-12粒排成单列,5月中旬孵化成若虫继续为害,小麦成熟时成虫又飞回越冬杂草上,进入10月间开始潜伏越冬。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种植抗虫品种。

(2)在越冬虫恢复活动以前,清除麦田附近的芨芨草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虫源。

(3)农药防治。在成虫为害高峰期,向麦苗或芨芨草上喷撒2.5%敌百虫粉,每667m2用1.5-2kg。10天后再喷1次,消灭初孵若虫。必要时可喷洒2.5%保得乳油2500倍液,或用2.5%敌百虫粉1kg,拌细砂20kg,撒入草丛。

粟缘蝽如何防治


粟缘蝽,学名LiorhyssushyalinusFabr.半翅目,缘蝽科。分布全国各地。主要寄生高粱、粟、玉米、水稻、烟草、向日葵、红麻、青麻、大麻等。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刺吸谷子、高粱穗部未成熟籽粒的汁液,影响产量、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mm,体草黄色,有浅色细毛。头略呈三角形,头顶、前胸背板前部横沟及后部两侧、小盾片基部均有黑色斑纹,触角、足有黑色小点。腹部背面黑色,第5背板中央生1卵形黄斑,两侧各具较小黄斑1块,第6背板中央具黄色带纹1条,后缘两侧黄色。卵长0.8mm,椭圆形,初产时血红色,近孵化时变为紫黑色,每l卵块有卵10多粒。若虫初孵血红色,卵圆形,头部尖细,触角4节较长,胸部较小,腹部圆大,至5—6龄时腹部肥大,灰绿色,腹部背面后端带紫红色。

生活习性

华北年生2—3代,以成虫潜伏在杂草丛中、树皮缝、墙缝等处越冬。翌春恢复活动,先为害杂草或蔬菜,7月间春谷抽穗后转移到谷穗上产卵,每雌产卵40一60粒。卵期3—5天,若虫期10一15天,共6龄。2—3代则产在夏谷和高粱穗上,成虫活动遇惊扰时迅速起飞,无风的天气喜在穗外向阳处活动。

防治方法

成虫发生期喷撒1.5%乐果粉剂,每667m21.5kg或喷洒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75L。也可用42%特力克乳油2000倍液或40%灭抗铃乳油2000倍液。

大麦二星蝽如何防治


学名Eysacorisguttiger(Thunb.)半翅目,蝽科。异名Stolliaguttiger(Thunberg)。分布北起黑龙江,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临滨海,西至内蒙古、宁夏、甘肃,折入四川、西藏。

寄主

麦类、水稻、棉花、大豆、胡麻、高粱、玉米、甘薯、茄子、桑、无花果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吸食寄主茎秆、叶穗部汁液,致植株生长发育受阻,籽粒不饱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5.6mm,宽3.3—3.8mm,头部全黑色,少数个体头基部具浅色短纵纹,咏浅黄色,长达后胸端部。触角浅黄褐色,具5节。前胸背板侧角短,背板的服区黑斑前缘可达前胸背板的前缘,小盾片末端多无明显的锚形浅色斑,在小盾片基角具2个黄白光滑的小圆斑。胸部腹面污白色,密布黑色点刻,腹部腹面黑色,节间明显,气门黑褐色。足淡褐色,密布黑色小点刻。

生活习性

山西年生4代,以成虫在杂草丛中、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为害,卵产于叶背面、穗芒上,数十粒排成1—2纵行,有的不规则,成虫有趋光性。江苏、福建8月中旬至9月中旬,成虫爬行在大豆英或叶柄上,不爱飞行。

防治方法

(1)成虫集中越冬或出蜇后集中为害时,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动植株,使虫落地,迅速收集杀死。

(2)发生严重的喷洒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

玉米斑须蝽如何防治?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的发展,种植玉米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但是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斑须蝽,这种虫害如何不及时的防治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那么玉米斑须蝽如何防治?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斑须蝽又名细毛蝽,全国均有发生,食性杂,可为害玉米、麦类、水稻、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玉米是我国粮食农作物之一,玉米种的斑须蝽依靠玉米汁液寄生,吸食汁液严重情况造成玉米减产减量,那么如何防治玉米斑须蝽呢?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3毫米,黄褐至红褐色,体被细毛,密布粗大黑点,触角5节,各节先端黑色,基部黄白色。小盾片近三角形,末端钝圆,光滑淡黄色。前翅革质部淡红褐至暗红褐色,膜质部透明,稍带褐色。卵圆筒形,橘黄色,有圆盖,聚产成块。

危害特征:

斑须蝽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及穗部汁液。茎叶被害后,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嫩茎凋萎,影响生长,减产减收。成虫多将卵产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或花蕾或果实的包片上,呈多行整齐排列。初孵若虫群集危害,2龄后扩散危害。成虫及若虫有恶臭,均喜群集于作物幼嫩部分和穗部吸食汁液,自春至秋继续危害。

斑须蝽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常在傍晚或清晨为害,白天常繁集在作物的根部。危害玉米多在5叶期前(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但直到玉米8、9叶期才表现明显症状,即心叶扭曲,心叶上出现透明圆形小孔排列一圈,由于斑须蝽危害玉米表现症状较晚,前期不易察觉,因此给防治带来困难。

防治方法: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虫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

4.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的混合药。

5.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虫的重要措施。

6.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杀虫的药土,

7.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

8.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采取“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重施基肥、有机肥,有利于减轻虫害。

9.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玉米斑须蝽化学防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药剂喷雾防治:

1、3%啶虫脒(莫比朗蚜克)乳剂3000倍液;

2、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

3、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

4、20%灭多威(万灵)乳剂1500倍液;

5、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

高粱长蝽象如何防治


高粱长蝽象,学名Dimorphopterusspinolae(Signoset)属半翅目,长蝽科。又称高粱狭长蝽。分布河北、山东、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省。主要寄生于高粱、小麦、水稻、芦苇等禾本科植物。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汁液,严重时造成叶片枯黄,植株生长缓慢。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3.5—6.0mm,雄成虫4.5—5.0mm,体黑色,长方形,末端钝圆。头黑色,近棱形,具粗大刻点。触角、喙均4节,复眼红褐色,半圆形突出。单眼漆黑色。前胸背板近方形,肩角钝圆。小盾片三角形。腹部腹面黑褐色。前翅革质部具一大一小近三角形斑纹,膜质部具3—4条简单纵脉,后翅透明,膜质。卵长1—1.2mm,香蕉状,初乳白色,后变橙黄色,孵化前变为深红色。初孵若虫头、前胸和中胸背板、翅芽基部均为黑色,胸部和l、2腹节乳黄色,余腹节桔红色。若虫腹部较头胸部宽,各腹节具横排小黑点4—6个,末端黑色,随龄期长大,腹部变成灰褐色。

生活习性

湖南年生2代,以成虫在地下茎残秆、叶鞘处或2一3m深土表越冬。越冬代成虫于4月上旬开始产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产卵盛期,5月上旬开始孵化,第一代若虫出现,6月中旬可见一代成虫。成虫交配后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下旬出现二代若虫,9月中旬二代成虫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

在成、若虫发生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900一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700倍液、95%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75kg。

赤须盲蝽如何防治


寄主

玉米、高粱、谷子、小麦、棉花等。

为害特点

赤须盲蝽成、若虫在玉米叶片上刺吸汁液,进入穗期还为害玉米雄穗和花丝,致叶片初呈淡黄色小点,稍后呈白色雪花斑布满叶片。严重时整个田块植株叶片上就象落了一层雪花,致叶片呈现失水状,且从顶端逐渐向内纵卷。心叶受害生长受阻,展开的叶片出现孔洞或破叶,全株生长缓慢,矮小或枯死。该虫1997年在北京为害小麦,1998年又大面积为害玉米,为害严重,生产上应注意。

防治方法

(1)搞好田间卫生,及时清除枯茬杂草,减少越冬卵。药剂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等药剂1000至1500倍液喷雾;喷粉可用2.5%敌百虫粉剂,每667米2用药2千克。赤须盲蝽还是禾本科牧草的重要害虫,应做好发虫草场的防治,减少虫源。

(2)据资料介绍赤须盲蝽9月下旬开始产卵越冬,而高碑店市去年11月份田间尚有大量成虫,可见初冬气候偏暖,延长了赤须盲蝽发生时期。

(3)查看害虫时注意调查早播麦田,靠近沟渠、道边的麦田及靠近棉田的麦田。用药时将这些地方也喷上药。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啶虫脒1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水稻稻绿蝽如何防治


水稻稻绿蝽,学名Nezaraviridula(Linnaeus)半翅目,蝽科。别名稻青蝽。分布在我国东部吉林以南地区。寄主32科150种以上,包括水稻、番茄、马铃薯、白菜、甘蓝、豆类蔬菜作物。

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成虫全绿型[formatypica(Linnaeus)]体长12一16mm,宽6.0一8.5mm。长椭圆形,青绿色(越冬成虫暗赤褐),腹下色较淡。头近三角形,触角5节,基节黄绿,第3、4、5节末端棕褐,复眼黑,单眼红。咏4节,伸达后足基节,末端黑色。前胸背板边缘黄白色,侧角圆,稍突出,小盾片长三角形,基部有3个横列的小白点,末端狭圆,超过腹部中央。前翅稍长于腹末。足绿色,跗节3节,灰褐,爪末端黑。腹下黄绿或淡绿色,密布黄色斑点。卵杯形,长1.2mm,宽0.8mm,初产黄白色,后转红褐,顶端有盖,周缘白色,精孔突起呈环,约24—30个。若虫一龄若虫体长1.1一1.4mm,腹背中央有3块排成三角形的黑斑,后期黄褐,胸部有一橙黄色圆斑,第2腹节有一长形白斑,第5、6腹节近中央两侧各有4个黄色斑,排成梯形。二龄若虫体长2.0-2.2mm,黑色,前、中胸背板两侧各有一黄斑。三龄若虫体长4.0-4.2mm,黑色,第1、2腹节背面有4个长形的横向白斑,第3腹节至末节背板两侧各具6个,中央两侧各具4个对称的白斑。四龄若虫体长5.2—7.0mm,头部有倒“T”形黑斑,翅芽明显。五龄若虫体长7.5—12mm,绿色为主,触角4节,单眼出现,翅芽伸达第3腹节,前胸与翅芽散生黑色斑点,外缘橙红,腹部边缘具半圆形红斑,中央也具红斑,足赤褐,跗节黑色。

生活习性北方地区年发生1代,四川、江西年发生3代,广东年生4代,少数5代。以成虫在杂草、土缝、灌木丛中越冬。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2℃,若虫为11.6℃,有效发育积温为668日度。卵成块产于寄主叶片上,规则地排成3—9行,每块60一70粒。1—2龄若虫有群集性,若虫和成虫有假死性,成虫并有趋光性和趋绿性。

防治方法(1)冬季清除田园杂草地被,消灭部分成虫。(2)灯光诱杀成虫。(3)成虫和若虫为害期,喷洒广谱性杀虫剂。

水稻稻棘缘蝽如何防治


水稻稻棘缘蝽,学名Cletuspunctiger(Dallas)属半翅目,缘蝽科。分布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西藏。寄主为水稻、小麦、稗、豆类、玉米、苹果、桑及其他禾本科植物。

为害特点喜聚集在稻、麦的穗上吸食汁液,造成秕粒。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5—11mm,宽2.8—3.5mm,体黄褐色,狭长,刻点密布。头顶中央具短纵沟,头顶及前胸背板前缘具黑色小粒点,触角第1节较粗,长于第3节,第4节纺锤形。复眼褐红色,单眼红色。前胸背板多为一色,侧角细长,稍向上翘,末端黑。卵长1.5mm,似杏核,全体具珠泽,表面生有细密的六角形网纹,卵底中央具1圆形浅凹。若虫共5龄,3龄前长椭圆形,4龄后长梭形。5龄体长8—9.1mm,宽3.1—3.4mm,黄褐色带绿,腹部具红色毛点,前胸背板侧角明显生出,前翅芽伸达第4腹节前缘。

生活习性湖北年生2代,江西、浙江3代,以成虫在杂草根际处越冬,江西越冬成虫3月下旬出现,4月下旬一6月中下旬产卵。第一代若虫5月上旬~6月底孵出,6月上旬~7月下旬羽化,6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二代若虫于6月下旬~7月上旬始孵化,8月初羽化,8月中旬产卵。第三代若虫8月下旬孵化,9月底~12月上旬羽化,11月中旬一12月中旬逐渐蛰伏越冬。广东、云南、广西南部无越冬现象。羽化后的成虫7天后在上午10时前交配,交配后4—5天把卵产在寄主的茎、叶或穗上,多散生在叶面上,也有2—7粒排成纵列。早熟或晚熟生长茂盛稻田易受害,近塘边、山边及与其他禾本科、豆科作物近的稻田受害重。

防治方法(1)结合秋季清洁田园,认真清除田间杂草,集中处理。(2)在低龄若虫期喷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50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酪)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L。防治1次或2次。

长肩棘缘蝽如何防治


长肩棘缘蝽,昆虫名,为半翅目,缘蝽科。分布在长江流域、江苏、河南、云南、贵州等省。成、若虫刺吸苋菜等汁液或危害浆果,尤喜刺吸嫩芽、嫩茎或嫩叶、花蕾及嫩荚。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5~8.8毫米,宽4~5毫米;触角第1~3节深褐色,等长,第4节黑褐色,末端红褐色。前胸背板前半部色浅,侧角呈细刺状向两侧伸出,不向上翘,黑色,革片内角翅室的白斑清晰。小盾片刻点粗,前足、中足基节各具2个小黑点,后足基节1个,体下色浅,腹部有4个黑点,中间2个小或不明显。卵近菱形,初乳白色,后渐变黄,半透明。

成虫卵多产在叶、穗或茎上。【危害症状】:成、若虫刺吸苋菜等汁液或危害浆果,尤喜刺吸嫩芽、嫩茎或嫩叶、花蕾及嫩荚。幼虫末龄若虫黄褐色,腹部背面有小黑纹,前胸背板侧角向后偏外延伸成针状,翅芽达第3腹节后缘。

幼虫卵卵近菱形,初乳白色,后渐变黄,半透明。

生物学特征

长江流域年生2~3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或枯草丛中越冬,翌年3~4月间开始产卵,卵多产在叶、穗或茎上。

进行交配

防治方法

(1)结合秋季清洁田园,认真清除田间杂草,集中处理。(2)在低龄若虫期喷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50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酪)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亩喷对好的药液50L。防治1次或2次。

橄榄黑刺粉虱的虫害防治方法


橄榄黑刺粉虱为害橄榄以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风味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橄榄黑刺粉虱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96?1.3mm,橙黄色,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长0.25mm,基部钝圆,具1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初乳白后变淡黄,孵化前灰黑色。

若虫体长0.7mm,黑色,体背上具刺毛14对,体周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共3龄,初龄椭圆形淡黄色,体背生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至黑色,有光泽,体周缘分泌1圈白蜡质物;2龄黄黑色,体背具9对刺毛,体周缘白蜡圈明显。

蛹椭圆形,初乳黄渐变黑色。蛹壳椭圆形,长0.7?1.1mm,漆黑有光泽,壳边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背面显著隆起,胸部具9对长刺,腹部有10对长刺,两侧边缘雌有长刺11对,雄10对。

橄榄黑刺粉虱生活习性

安徽、浙江年生4代,福建、湖南和四川4-5代,均以若虫于叶背越冬。越冬若虫3月间化蛹,3月下旬至4月羽化。世代不整齐,从3月中旬至11月下旬田间各虫态均可见。

各代若虫发生期:第1代4月下旬至6月,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4代10月至翌年2月。成虫喜较阴暗的环境,多在树冠内膛枝叶上活动,卵散产于叶背,散生或密集呈圆弧形,数粒至数十粒一起,每雌可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

初孵若虫多在卵壳附近爬动吸食,共3龄,2、3龄固定寄生,若虫每次蜕皮壳均留叠体背。卵期:第1代22天,2?4代10一15天。非越冬若虫期20一36天。蛹期7一34天。成虫寿命6?7天。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寄生菌等。

橄榄黑刺粉虱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发生与为害。

(2)早春发芽前结合防治蚧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含油量5%的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毒杀越冬若虫有较好效果。

(3)生育期药剂防治l一2龄时施药效果好,可喷洒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或50%磷胺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一6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一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克乳油或1.8%害极灭乳油或1.8%爱福丁乳油4000一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oo倍液。3龄及其以后各虫态的防治,最好用含油量0.4%一0.5%的矿物油乳剂混用上述药剂,可提高杀虫效果。单用化学农药效果不佳。

(4)注意保护和引放天敌。

脐橙黑刺粉虱


【脐橙黑刺粉虱害虫名称】:黑刺粉虱属粉虱科。我国脐橙产区均有发生。为害柑橘、梨和茶等多种植物。

【脐橙黑刺粉虱为害特点】:以若虫群集叶背取食,叶片受害后出现黄色斑点,并诱发煤烟病。受害严重时,植株抽梢少而短,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脐橙黑刺粉虱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0.2~1.3毫米,雄成虫腹末有交尾用的抱握器。卵初产时为乳白色,后为淡紫色,似香蕉状,有一短卵柄附着于叶上。若虫初孵时为淡黄色,扁平,长椭圆形,固定后为黑褐色。蛹初为无色,后变为黑色且透明。

【脐橙黑刺粉虱生活习性】:

黑刺粉虱1年发生4~5代,田间世代重叠,以2、3龄若虫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出现,并开始产卵,各代1、2龄若虫盛发期在5~6月,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成虫多在早晨露水未干时羽化并交配产卵。

【脐橙黑刺粉虱防治方法】:

1.保护天敌,如刺粉虱黑蜂、斯氏寡节小蜂、黄金蚜小蜂、湖北红点唇瓢虫、草蛉等,并创造其良好的生存环境;

2.合理修剪,剪除虫枝、虫叶,清除出园;三是加强测报,及时施药。越冬代成虫从初见日后40~45天进行第一次喷药,隔20天左右喷第二次,发生严重的果园各代均可喷药。药剂可选机油乳剂150~2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0.59/6果圣水剂750~1000倍液,40%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另外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在蛹期喷药,以减少对黑刺粉虱寄生蜂的影响。

柠檬树冬季注意防治黑刺粉虱


柠檬树有特殊的香味,在冬季雨水少,天气干旱时,香味更浓,很容易吸引黑刺粉虱群集叶片上刺吸汁液,使叶片失绿黄化,并纷纷脱落,减少养分积累,削弱树势,还分泌黏稠蜜液,诱发煤烟病,导致枝叶变黑,影响光合作用和花芽分化,使第二年少花,甚至无花,威胁开花结果。

所以,柠檬树在冬季要注意防治黑刺粉虱,以保护枝叶。

具体防治方法:在冬季,注意检查柠檬树的叶片,发现叶背上有漆黑色、背上有刺毛、边缘有白色腊层的小虫出现时,就要叶面喷洒2~3次1000倍40%杀扑磷水溶液,或1000倍0.5%苯氧威水溶液,或1000倍48%毒死蜱、1000倍20%噻虫嗪混合液,或1000倍25%扑虱灵、1000倍2.8%阿维菌素混合液进行防治,每10~15天喷洒一次,均匀喷湿树冠内外所有的枝叶,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由于黑刺粉虱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并且抗药性很强,所以药剂要交替使用,不要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种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如果叶片上已经出现了黏稠蜜液,并附有黑色煤烟状物,还要加入1000倍80%多菌灵水溶液,或800倍70%甲基硫菌灵水溶液同喷,以防治煤烟病。

《弯刺黑蝽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