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小麦黄矮病预防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小麦黄矮病是一种病毒病,蚜虫和灰飞虱是病毒传染的主要载体,小麦黄矮病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叶片典型症状是新叶发病从叶尖渐向叶基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全叶的1/3~1/2,叶基仍为绿色,且保持较长时间,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病叶较光滑。发病早植株矮化严重,但因品种而异。冬麦发病不显症,越冬期间不耐低温易冻死,能存活的翌春分蘖减少,病株严重矮化,不抽穗或抽穗很小。拔节孕穗期感病的植株稍矮,根系发育不良。抽穗期发病仅旗叶发黄,植株矮化不明显,能抽穗,粒重降低。与生理性黄化区别在于,生理性的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整叶发病,田间发病较均匀。黄矮病下部叶片绿色,新叶黄化,旗叶发病较重,从叶尖开始发病,先出现中心病株,然后向四周扩展。

黄矮病本来并不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但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使得传毒昆虫的越冬条件改善,年繁殖代数增加,虫口密度增大。因而,黄矮病的危害也相应的逐年加重,甚至出现暴发流行的现象。

冬麦播种早、发病重;阳坡重、阴坡轻,旱地重、水浇地轻;粗放管理重、精耕细作轻,瘠薄地重。发病程度与麦蚜虫口密度有直接关系。有利于麦蚜繁殖温度,对传毒也有利,病毒潜育期较短。冬麦区早春麦蚜扩散是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的主要时期。小麦拔节孕穗期遇低温,抗性降低易发生黄矮病。小麦黄矮病毒病流行与毒源基数多少有重要关系,如自生苗等病毒寄主量大,麦蚜虫口密度大易造成黄矮病大流行。

防治小苗黄矮病可以鉴定选育抗、耐病品种一些农家品种有较好的抗耐病性,因地制宜地选择近年选育出的抗耐病品种。

1化学防治黄矮病的治疗虽有困难,但预防却不难做到,关键是掌握好用药的时间。

1.1出苗后用药冬小麦出苗后的10月中旬左右,气温尚高,正是传毒蚜虫从玉米、洋芋等大秋作物上向冬小麦迁移危害时期,而偏偏这一时期又是农民朋友认为“无虫可防无病可治,一年的植保工作应该到此结束”的时期。为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预防。药剂选择以蚜虫为主要灭杀对象的内吸性农药为宜。如氧乐菊酯,氰久等。

1.2翌年返青后用药冬小麦返青后,传毒蚜虫又从越冬地向麦田迁移。此时,又是一个预防的关键时期,用药原则同于上年秋季。

2农业防治根据黄矮病总是从坟地、草滩、草埂向地块中央扩展蔓延的特征来看,带毒蚜虫在冬小麦返青前必定栖息在杂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丛中,待冬小麦返青之后,便迁移危害。因此,田边地埂上的杂草必须挖除干净。小麦地边坟地、草滩内的蚜虫也要进行灭杀。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补救措施田间如发现植株有明显矮化、丛生、花叶等病状时,应即行拔除,及早改种其他作物,以免贻误农时。

总而言之,冬小麦“黄矮病”的防治,必须把握“防重于治”的原则。而预防的关键措施又是在秋季冬小麦出苗后和来年拔节前灭杀传毒蚜虫。

小编推荐

黄果柑冻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冻害后的护理措施


在冬天,黄果柑树常常会出现冻害,轻者花芽冻伤,落叶严重,使果树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严重时甚至能够导致黄果柑树冻死。那么,黄果柑冻害的发生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预防措施?黄果柑冻害后有哪些护理措施?下面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黄果柑冻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冻害后的护理措施

1、冻害发生的原因

除低温这一直接因素外,黄果柑冻害的发生还取决于树龄、树势、栽培管理水平等。要做到精细管理,提早预防,即可避免或减轻冻害。实践证明,栽培管理差的果园冻害严重,栽培管理好的则冻害轻微或不受冻害,所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寒能力是黄果柑防冻的重要途径。

2、冻害的预防措施

2.1冻前灌水

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来临之前对黄果柑树进行地面灌水,以水蓄温,降低温差,使霜冻期间地温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轻冻害。灌水最好在中午以后进行四点以前结束,以傍晚渗透为宜。

2.2及时撒施农家肥

霜冻来之前对黄果柑树进行一次树盘范围内的表土撒施农家肥(最好是草粪),厚度为15cm左右,这样可有效地提高根际土壤温度,从而提高根系活力,提升树体抗冻能力,如果结合地膜覆盖效果会更好。

2.3果园熏烟

低温寒潮来临前的傍晚,以柴禾、杂草、木屑等为燃料,一般每667?果园可设4~5个着火点,每堆用料20~30kg,在夜间11点开始熏烟至次日凌晨4点,通过熏烟可提高园内温度2℃左右,以减轻冻害。冬季冷空气易积聚的地洼果园,该法效果较好。

2.4喷施抑蒸保温剂

喷施矿物油保叶防冻,在寒潮到来之前喷洒80倍液矿物油乳剂。

2.5浮面覆盖

在低温来临前使用地膜对树冠进行覆盖,防止冻雨与黄果柑果枝接触而造成冻害。覆盖后要确保树冠内部通风,不宜将植株过于密闭,若遇晴天气温回升,及时揭开薄膜,防止高温灼伤树体。

黄果柑冻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冻害后的护理措施

3、黄果柑冻害后的护理措施

3.1施肥

受冻的黄果柑因蒸腾作用减弱,水分和养分输送困难,故春肥应在早春解冻后及早进行,可分两次施用。肥料要以速效氮肥为主,薄肥勤施,对轻微受冻发生卷叶、黄叶、生长衰弱者,应立即向树冠喷施0.5%尿素水或者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5d1次,约喷3次左右。

3.2修剪

修剪应根据受冻轻重不同而区别对待。对于枝梢完好、只有部分叶片受冻枯焦而未脱落的轻伤植株,应尽早摘除枯焦叶片,以免继续消耗水分,扩大受冻部位;对受冻出现枯梢的植株,在萌芽抽梢后截去枯死部分。冻后的修剪工作应在生死界线分明以后及早进行。对受冻严重的树,如树冠与树势均不易恢复者,宜重新建园。

3.3防治病虫

受冻植株极易感染病虫害(如树脂病、疮痂病及为害新梢嫩叶的炭疽病和螨类、蚧类、蚜虫、凤蝶、潜叶蛾等),应及早防治。

温棚茄子疙瘩果的预防措施


日光温室温度过低时,茄子常会出现疙瘩果,疙瘩主要集中在果实前端,表现为指状高0.51厘米的突起。掰开果实发现,长疙瘩的地方,果皮与果肉间有较大的空隙。

发病原因

棚温过低,尤其是遇到特殊天气,连续3天白天棚温低于25℃、夜温低于15℃时,根系活动减弱,吸收的营养不能满足果实的正常生长需求,植株抗逆能力降低,易出现疙瘩果。

天气晴好时,虽然外界气温很低,但只要光照好,揭开草苫子后,棚内气温升得很快。由于果皮先受热,所以在上午910时,果皮与果肉温度相差很大。

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果皮生长速度势必超过果肉,也会导致果实长疙瘩。此外,若赤霉素用量过大,常导致点花后果实发育速度很快,对外界的抗逆能力变差,也容易出现疙瘩果。

预防措施

针对这些原因,建议在管理时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棚室保温,尤其是保持夜间温度不低于15℃,以免造成根系活动能力变差。

晴天时,拉开草苫子后1小时再给棚室放风,给棚室一个缓慢升温的过程,以免造成果实温度变化剧烈。

注意调整点花药中赤霉素的用量,一般23毫升对0.5公斤水即可。注意叶面肥的应用。可喷洒全营养型叶面肥或甲壳素等增强植株抗逆能力的叶面肥。

青稞黄矮病、条纹病如何防治?


青稞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大麦种,称为裸大表。青稞黄矮病,即大麦黄矮病由病毒侵染所引起,通过蚜虫为传毒介体。大麦黄矮病在中甸高原地区主要侵染青稞、小麦、燕麦、禾本科牧草及杂草。其危害症状为:植株黄化、红化、矮化、分蘖增多,叶片变硬变脆,从叶尖开始发黄,逐渐沿叶脉扩展到叶片基部。重发生年份可造成青稞减产40%以上,局部村社可造成60----90%减产。中等发生年份可造成20---30%的减产,轻发生年份一般损失10%左右。

如何防治黄矮病:

消除介体寄主,减少虫源。利用冬闲时间对田边地角的植物残体、杂草及枯枝进行清除焚烧,特别是对酸模(阿崩叶)应彻底清除,以减少蚜虫的越冬场所。

加强田间管理,促进青稞生长,增强青稞自身的抗病虫性。小中甸镇田间土质属砂壤土和高山草甸土,土壤贫瘠肥力不足,所以播种前要施足底肥(腐熟的农家肥2500kg/亩),精细整地,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施用尿素5kg/亩,出苗后要加强田间管理,以促作物健壮生长,增加对病虫的抵抗能力。

使用病毒抑制剂。在青稞出苗后2---3叶期,选择病毒抑制剂---多元微肥喷雾,从而加强植株自身抗病力,预防黄矮的发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青稞3---4叶期,用云大120或多效唑喷雾,促进青稞分蘖,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青稞条纹病

条纹病又名条斑病,属系统侵染病害,自幼苗至成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期,出苗后1~2个叶子时,幼叶上产生淡黄色斑点或与叶脉平行的短小条纹,以后逐渐扩展;至分蘖期,从叶片基部直到尖端形成与叶脉平行的细长条纹,病斑颜色逐渐由黄变褐,至拔节抽穗期,大多数老病斑中央草黄色,边缘褐色,并长出黑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后期病叶逐渐干枯,沿叶脉破裂。受害病株一般矮小,多不能抽穗,少数抽穗,但不能结实,抽穗结实的,粒粒瘦秕。

【青稞条纹病防治方法】

条纹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传染,因此带菌种子是发病的初次侵染源,一年侵染1次。因此,在防治上应播种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为主,辅以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建立青稞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子

青稞播种前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后采取促进植株尽快出苗,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及时拔除感病植株等措施。

2、种子处理

晒种播种前晒种1~2d,可提高青稞发芽势和发芽率,早出苗。

1%石灰水浸种用生石灰浸种,对青稞条纹病防效较好,而且对青稞种子的发芽和出苗有促进作用。浸种方法为:生石灰1kg,加水100kg,浸种60kg。水温30℃时,浸种24h;27~28℃,浸种48h;水温24℃时,浸种72h,然后晾干播种。

温汤浸种用52~54℃温水浸种5~10min,然后立即将青稞种子捞出晾干播种。

冷水温汤浸种先将青稞种子在冷水中浸4~5h,然后移入53~54℃温水中浸5min,浸后立即捞出来摊开冷却,晾干后播种。

3、药剂防治

药剂拌种用青稞种子量0.10%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或0.30%的粉铬宁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且有增产作用,或用0.10%的适乐时拌种进行防治。

药剂喷施青稞条纹病发病严重的地区,防治的关键时期是青稞抽穗至灌浆阶段。第1次喷药在抽穗期至盛花期,第2次及第3次的喷药时期,根据药剂的药效水平、残效长短及病情的发展趋势决定,常用的药剂为多菌灵、托布津、灭菌丹等。

水稻黄矮病如何科学防治


水稻黄矮病又叫黄叶病、暂黄病。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等稻区。由水稻黄矮病毒(RYSV)引起,主要危害水稻,也可为害大黍及李氏禾等。

水稻黄矮病症状

水稻黄矮病的水稻,矮缩、花叶、黄枯为本病的主要特征。多从顶叶下1-2叶开始发病,病斑从叶尖向基部发展,叶肉鲜黄色,叶脉绿色,病叶与茎秆夹角增大,叶鞘仍为绿色株形松散病株显著矮缩,不分蘖,多不能抽穗。

水稻黄矮病发病规律

水稻黄矮病由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和二条黑尾叶蝉传播。能连续传毒,终身保毒,不经卵传毒。病毒主要保存于虫体内越冬,次年再传染。水稻在苗期和返青分蘖期最易感病,一般早稻发病轻,而晚稻受害重。

水稻黄矮病稻田的预防

1、农业措施: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实行连片种植。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晒田,清除田边杂草。

2、药剂防治:病害流行的秧田用3%呋喃丹颗粒剂l.5-2千克,拌细土20千克,在稻谷播种后撒施。选用50%混灭威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100毫升,或20%叶蝉散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150-200毫升,对水40-50千克,在秧苗露青后每隔5-7天施药1次,共施2-3次。

浅析大棚草莓异形果的预防措施


一、原因分析

棚栽草莓生长管理正常的情况下,异形果10-20%。而选种不当或生态环境没有满足草莓生育需要时,常使异形果的比例增多,有的高达50%左右,致使产量减、效益低。

常见的异形果有歪扁果、肥胖果、聚合果、凸起果。产生异形果的原因,一是病毒的积累,加上种性退化;二是棚温过低,湿度过大,光照不足,加之棚内未置放蜜蜂或蜜蜂数量不足,均会使受精不良;三是底肥中以化肥当家国,未施有机肥,追肥中又偏施氮肥,致使草莓营养生长旺盛,花芽分化过多,弱势花芽多;四是棚内温度过高,揭膜不及时,或土壤干旱,使供肥不够均衡。

草莓外观形态是内在品质的标志之一,直接影响到商品价值的高低,为了提高草莓的总产量,必须改善环境,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形果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

1、选种优质品种,进行配置栽培。如品质优、异形果率较低的品种有金香、丽红等。不同品种可在棚内分畦、分行交织栽培,以提高授粉受精率。同时进行脱毒处理。

2、要以有机肥当家,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特别是配施适当比例的磷、钾肥。

3、授粉期间,白天棚温控制在25-28℃,夜间应在5OC以上,不能低于0℃。同时,确保棚内湿度在40℃左右。

4、每半亩大棚中放一箱蜜蜂,以提高授粉受精率。

5、施药防治病虫害,应在开花高峰前进行,且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施药时将蜜蜂搬出草莓大棚。

小麦蓝矮病毒病如何防治


小麦蓝矮病毒病由叶蝉进行传毒,毒原除侵染小麦外,寄主还包括大麦、燕麦、黑麦、黍、高粱、玉米等禾本科植物。

症状

小麦多在春季麦田返青后的拔节期显症。病株明显矮缩、畸形、节间越往上越矮缩,呈套叠状,造成叶片呈轮生状,基部叶片增生、变厚、呈暗绿色至绿兰色,叶片挺直光滑,心叶多卷曲变黄后坏死。成株期,上部叶片形成黄色不规则的宽条带状,多不能正常拔节或抽穗,即使能抽穗,则穗呈塔状退化,穗短小,向上尖削。染病重的生长停滞,显症后1个月即枯死,根毛明显减少。

病原Mycoplasmalikeorganism简称MLO,称类菌原体。是国内小麦上第一个类菌原体病害。在叶片韧皮部和叶蝉唾液腺及肠道细胞的超薄切片中MLO呈球形、椭圆形、哑铃状、蝌蚪状等,大小50-1000nm,单位膜厚度为8-10nm。通过叶蝉传毒试验,定名为小麦类菌质体蓝矮病(Wheatmycoplasmalikebluedwarf)。

发病特点

该毒原只能通过条沙叶蝉(Psammotettixstriatus)进行持久性传毒,种子、汁液磨擦均不能传毒。最适饲毒期为24天,最短接毒期为10秒。延长接毒期能提高传毒能力。毒原在虫体内循回期最短2天,最长8天,平均为5.2天。病害潜育期与温度有关。秋季平均为45天,春季19天。时蝉持毒期秋季19天,春季为12天。叶蝉一次获毒,便可终身带毒,但卵不能传毒。秋季冬小麦出苗后,条沙叶蝉从秋作物及杂草上迁飞至麦田传毒。深秋初冬叶蝉以卵在小麦或杂草上越冬,翌春孵化后再行获毒,然后开始传毒。在小麦收获前,又飞到玉米,高粱及多种禾本科杂草上传毒。我国陕西、甘肃一带条沙叶蝉年生3-4代,其发生数量与小麦蓝矮病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条沙叶蝉喜干燥气候条件,山地干旱麦田及阳坡背风麦田虫口密度大,发病重。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积极选育抗蓝矮病的抗病小麦新品种。原来地方品种均感病。近年引进的钱交麦、2711则表现高度抗病。

(2)农业防治。深耕灭茬,清除杂草,适时播种,及时施肥等可减轻为害。

(3)农药防治。甲拌磷原液100-150g加3-4kg水拌麦种50kg,也可用种子量0.3%乐果乳剂拌种,逐步取代甲拌磷。喷药用40%乐果乳油1000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也可喷1%对硫磷粉或1.5%乐果粉每667m21.5kg。毒土法40%乐果乳剂50g对水1kg,拌细土15kg撒在麦苗基叶上,可减少越冬虫源。

银杏树落果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落果原因

一、养分不足。一般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出现第1次落果高峰,7月上旬出现第2次落果高峰。

二、人工授粉不当。如果授粉的时间掌握不当或采用过嫩甚至变质发霉的雄花,则受精不良,引起落果。如雌花数量较多,授粉量又大时,就会引起重载。虽然暂时会出现果满枝头的现象,但对当年乃至以后若干年树的生长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病虫危害。树受病虫危害后,常会出现生长受阻,树势减弱,从而引起落果。⑷环境因素。对气候及土壤条件的适应性较强,但在高温多水条件下生长缓慢,在瘠薄、过度潮湿或盐分太重的土壤上则生长不良。如长期生长在板结或受涝受渍、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根系生长受阻,造成落果。另外灾害性天气如台风、冰雹也会引起落果。

防治措施

一、坚持科学施肥,适时补充养分。应根据树体大小,在离干基0.5-1米向外至树冠缘下挖沟穴,沟深20-40厘米、宽30-50厘米。

1.冬季施足基肥。在落叶以后,配合深翻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为次年树体生长发育打下物质基础。

2.春季施催芽肥、花前肥。3月上旬发芽前,以施氮肥为主,配以适量的磷钾肥,促使早生枝及花芽的生长,提高坐果等。花期喷施3%的硼砂液,也可减少生理落果。

3.夏季施长果肥。5月初以速效肥为主,进行根外追肥,配合施用磷肥,有利于提高坐果率。⑷秋季施微肥。此时正值种子硬核期,营养和生殖生长处于高峰期,除需要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还要酌情施用硼、锰、锌等微肥。

二、坚持科学授粉,保持合理负载。人工受粉的最佳期依据气温及雌雄花的成熟度而定。当结果母树上1/2至2/3的雄花尖嘴(即胚球)上有发亮的小水珠时(上午8-9点钟对着阳光观察),为最佳授粉期,晴天上午8-10时,下午4-6时授粉效果最好,阴天可全天进行,注意使其结果不引起超载。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危害的主要害虫有超小卷叶蛾和天牛、木蛾等蛀干害虫,病害主要有叶枯病。一般4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超小叶蛾幼虫危害期,最有效的防治时间和方法是在幼虫期人工授粉后7-10天(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向树冠喷雾1-2次,效果很好。对木蛾等蛀干害虫,一旦发现虫孔,立即用40%乐果乳油等灌孔,外敷黄泥、石膏或用塑料薄膜包扎,杀死害虫。叶枯病的防治则应从加强管理,增强树势着手。

洋葱黄矮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洋葱在中国分布很广,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而且种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是目前中国主栽蔬菜之一。现将洋葱黄矮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发病症状

首先在新叶基部出现淡黄绿色的花叶斑驳、黄色条纹或长短不一的条斑,严重时布满叶面,有的叶片扁而扭曲。

另一种症状是叶片变黄,继而整株生育不良,黄化矮缩,分蘖多,叶片细。洋葱多在育苗后期开始发病,病株生长缓慢,叶片扁平,波状,出现花叶症状或长条形黄斑,病株明显矮小。

二、发生规律

传毒介体昆虫为蚜虫。苗期高温、干旱,有翅蚜迁飞多,附近有葱类毒源植物,则发病早而重。春季早播病轻,晚播病重。带毒葱苗和鳞茎也能传病。

三、防治方法

1、不在葱类采种地或葱类栽植地附近育苗。春季育苗要适当早播,育苗期间若遇到蚜虫迁飞,应在苗床上覆盖尼龙纱或白塑料纱网避蚜。育苗期和栽苗前拔除病株,苗期喷杀虫剂防蚜。不栽植带毒葱苗和鳞茎。加强检查,严防病毒由发病地区传入无病区。

2、用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净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

马铃薯表皮龟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马铃薯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在我国南部地区有着大范围的种植。有过种植马铃薯经验的人,可能都知道马铃薯在种植时有可能出现龟裂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龟裂呢?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马铃薯出现龟裂的原因

1.砂石含量过高

当土壤中砂石含量过高时,容易在马铃薯块茎表面产生划痕。划痕在块茎膨大时会逐渐加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表皮龟裂。另外,温度较高时持续干旱后突然浇大水或遇到降雨,根茎在干旱时形成周皮,膨大速度慢,潮湿时植株吸水多,块茎膨大快而使周皮破裂。

2.温度影响

马铃薯块茎形成、膨大期的温度以15~18℃为宜,温度适宜时,马铃薯块茎迅速膨大,但若遇到高温或降温,会使马铃薯块茎外层细胞分裂速度减慢,而块茎内部细胞还处在迅速分裂生长,这样使块茎外层与内层细胞生长速度产生不平衡,极易造成马铃薯块茎出现表皮龟裂的现象。

3.虫害影响

马铃薯线虫病也是造成表皮龟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由线虫侵染危害块茎引致,受害后表皮现褐色龟裂,内部出现点状空隙或糠心状。地上部病株通常在受害初期症状不明显,发苗慢、细弱或植株生长缓慢、矮小,与缺水缺肥的症状相似,随着危害逐步加重,病株出现小斑点,斑点不断扩大,有时在中午表现出萎蔫或过早死亡的现象。

马铃薯线虫会通过带病种薯、病土、带病肥料、水流、日常的农事操作等方式传播,也就是马铃薯复种会为线虫的危害提供有利条件,但是近年来由于受传统种植模式以及耕地面积的限制,马铃薯的复种指数普遍偏高,加上农户对马铃薯线虫的防治意识低,马铃薯线虫病蔓延十分迅速。

二、马铃薯龟裂的防治措施

马铃薯的龟裂防治主要就是对马铃薯做好日常的常规种植管理,包括种植土壤的选择,保持稳定的温度等等。针对马铃薯线虫的防治,专家建议防治线虫农户要重防轻治,以预防为主。除了采取农业、物理防治措施之外,还需要结合盈辉杀线剂来控制土壤中的线虫数量。盈辉杀线剂当中的利根砂、盈辉快线、天地线、无线等产品均有颗粒剂和水剂两种剂型,适合马铃薯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农户可在马铃薯移栽前,用盈辉杀线剂颗粒沟施、穴施或全田撒施即可,持续期长达2-3个月。若马铃薯在生长期受线虫病危害的,则可用盈辉杀线剂水剂兑水灌根、冲施。

玉米长出“香蕉穗”原因与预防措施


玉米香蕉穗属于一种畸形穗,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现将玉米长出香蕉穗原因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症状

植株长势较高,茎杆纤细,主穗发育不良,无籽粒或籽粒相当少,在一些植株中部的一、二个叶腋中甚至同时长出35个小型果穗,穗茎相连,形似香蕉穗,授粉不良或没有授粉。同时,一些植株中部连续34片叶也有雌穗长出,形成单株多叶多穗。具相关农业专家诊断此种病害为玉米香蕉穗。

形成原因

主要原因是玉米雌穗分化形成期(春播中晚熟区)6月份8-10叶期严重干旱或虽有降雨过程,但每次降雨量少于5毫米均为无效雨,抑制了雌穗分化进程,玉米在穗分化阶段,遇到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使雌穗分化中后期受到严重影响,中断养分运输,果穗的主轴停止发育。

而后,又有较丰厚的降雨,玉米雌穗基部穗柄的节位分生组织(从植物学上讲是属于变态的侧茎)重新获得丰厚的营养,促进了雌穗二次穗分化,各节滋生一个亚果穗,从而造成这些潜伏茎的萌动,形成了香蕉穗现象。但是当潜伏芽萌生形成香蕉穗,开始吐丝时,玉米雄穗散粉期结束,无花粉供应,从而形成了无粒或结粒很少的香蕉穗,农民叫鸡爪穗。另外,玉米螟、蚜虫及玉米叶斑病等病害在损害玉米幼穗后也会导致香蕉穗的形成。

预防措施

一适期播种,避开穗分化期低温天气。农业上主要靠适期播种,播种时不贪早。春玉米则要避开早春的极端气温,要等到地温稳定在14℃以上再下种。

二合理密植,防止过密。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主要靠风力传粉。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个体充分发育,减少多穗发生。不同玉米品种要求密度不一,应按品种标签密度要求执行。

三注意肥水。肥水过大,玉米植株营养过剩也会促使潜伏腋芽分化发育,从而形成一株多穗现象。

四及时除治病虫害,减轻其对玉米的危害。拔节期至孕穗期尤其要注意玉米螟、蓟马、玉米蚜虫、叶斑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补救措施

1、把多余的无效果穗掰掉。一旦发现香蕉穗等多穗现象,每株玉米只保留1个发育正常、较大的果穗,其余的要及时掰掉。做到早发现、早去多余雌穗,尽量促使雌穗吐丝与雄穗散粉同步。

2、人工辅助授粉。出现香蕉穗的玉米雌穗吐丝期往往滞后雄穗扬花散粉期,出现花期不遇。在掰去多余雌穗后或者同时,如果本田尚有花粉,雌穗即将吐丝,可将保留的雌穗尖上的苞叶剪去12厘米,帮助果穗尽快吐丝,然后待花丝吐出,在本田采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果本田玉米花粉散尽已经无花粉,可异地采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促进保留的雌穗正常发育。异地采粉应选择刚开始散粉的玉米地块,采粉时间为上午89点,人工辅助授粉时间为采粉当天上午810点为宜。

3、加强后期管理,适当晚收。遇旱浇水,遇雨排涝,进行根外追肥,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发生香蕉穗等多穗的玉米田块,往往成熟期不一致,应根据果穗的成熟度适当晚收获,将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苹果秋后落叶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最近笔者到栖霞、招远、莘县等果树产区,发现苹果落叶现象比较严重,每年一般在10月份以后才开始出现大量落叶,可今年有些果园在8月7日立秋前后就开始落叶特别是元帅系品种落叶尤为严重。造成今年山东省部分地区果树早期落叶的原因主要是苹果褐斑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所致。 褐斑病的特征是: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绿色,外围黄色,病叶极易脱落。叶片上小黑点排列成轮纹状。 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规律及特点:一般在立秋前,6月上、中旬病原菌开始侵染,发病高峰期在7-8月,一直可危害到10月中旬。今年8月份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是引发斑点落叶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在苹果品种上也有差异,一般元帅系发病重,富士系发病轻。此外,树势较弱,通风透光不良,雨雾天气频繁,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枝细叶嫩易发病,在同一株树,内堂比外围病重,树冠中下部比上部重。 褐斑病初期形成褐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红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病斑有不明显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色霉状物,病斑多时,病叶扭曲畸形,常破裂穿孔,枯黄早落。 防治办法:(1)清洁田园。实践证明,果园病叶是造成第二年病菌初次侵染的主要病因,因此落叶后至萌芽前,要彻底清除落叶,集中处理。 (2)提前预防。预防苹果斑点落叶病最好在谢花后7-10天进行,套袋前防治2次。近几年,波尔多液对以褐斑病为主的早期落叶病防治较好,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效果较差。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常用的特效药剂有10%的多氧霉素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粉剂1500倍液、10%世高水悬浮剂3000倍液,另外72%的霜脲晴原粉600-800倍液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综合管理。多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使苹果树保持合理负载量,减少大小年,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提高苹果光合作用和果树抗病能力,以上是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几种有效途径。

水稻齿矮病的防治措施


症状又称裂叶矮缩病。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海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染病株矮化,叶尖旋转,叶缘有锯齿状缺刻。苗期染病心叶的叶尖常旋转10多圈,心叶下叶缘破裂成缺口状,多为锯齿状。分蘖期染病植株矮化,株高仅为健株1/2,叶片皱缩扭曲,边缘呈锯齿状,缺刻深约0.1-0.5cm,一般不超过中脉,一片叶上常现3-5个缺刻,有时多达13个。有些品种于拔节孕穗期发病,在高节位上产生1至数个分枝,称“节枝现象”,分枝上抽出小穗,多不结实。有时叶鞘叶脉肿大,病株开花延迟,剑叶缩短,穗小不实。

水稻齿矮病的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育和换种抗病品种,在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合理作物布局,早播要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连片种植,尽可能种植熟期相近的品种,尽量减少单、双季稻混栽面积;收获时要背向割稻。

2、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深翻晒田,清除田边杂草,在水稻生长期及时追肥,同时在拨节孕穗期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3、治虫防病。在发病初期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小麦黄矮病预防措施》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湿地植物养护措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