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水稻电光叶蝉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水稻电光叶蝉,学名Inazumadorsalis(Motschulsky)异名及Reciliadorsalis(Motschulsky),属同翅目,叶蝉科。分布在黄河以南各稻区。主要为害水稻、玉米、高粱、粟、甘蔗、小麦、大麦等。偶害芝麻、柑桔等。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在水稻叶片和叶鞘上刺吸汁液,致受害株生长发育受抑,造成叶片变黄或整株枯萎。传播稻矮缩病、瘤矮病等。

形态特征m.ZW59.cOM

成虫体长3—4mm,浅黄色,具淡褐斑纹。头冠中前部具浅黄褐色斑点2个,后方还有2个浅黄褐色小斑点。小盾片浅灰色,基角处各具1个浅黄褐色斑点。前翅浅灰黄色,其上具闪电状黄褐色宽纹,色带四周色浓,特征相当明显。胸部及腹部的腹面黄白色,散布有暗褐色斑点。卵长1—1.2mm,椭圆形,略弯曲,初白色,后变黄色。若虫共5龄。末龄若虫体长3.5mm,黄白色。头部、胸部背面,足和腹部最后3节的侧面褐色,腹部1一6节背面各具褐色斑纹1对,翅芽达腹部第4节。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5代,四川5—6代,以卵在寄主叶背中脉组织里越冬。台湾年生10代以上,各虫期周年可见。长江中下游稻区9—11月为害最重,四川东部在8月下旬一10月上旬,台湾6—7月和10—11月受害重。雌虫寿命20天,雄虫15天左右。产卵前期7天,产卵量约80粒。卵历期10一14天,若虫历期11—14天,10一11月的若虫历期37天左右。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虫品种。

(2)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蜘蛛。

扩展阅读

水稻稻潜叶蝇如何防治


水稻稻潜叶蝇又名稻小潜叶蝇、夹叶虫、蛀叶虫。为双翅目,水蝇科。分布东北、华北、浙江等地。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大麦、小麦,以及危害看麦娘、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幼虫潜入水稻叶片组织内,吃食叶肉,留下表皮,造成不规则的白色斑块。叶组织被破坏后,水分渗入,腐生菌繁殖,引起叶片腐烂。严重时,叶片枯黄腐烂,甚至全株枯死。

形态特征

稻潜叶蝇成虫体长不到3毫米,是一种黑褐色的小蝇子。触角黑色,第3节扁平,近椭圆形,具粗长的触角芒虫1根,芒的一侧具小短毛5根;前缘脉有两处断开,无臀室,足灰黑色。卵椭圆形,乳白色,接近孵化时为暗灰色。幼虫为白色小蛆虫,老熟时体长3毫米左右,圆筒形,头尾两端较细。蛹黄褐色,长约3毫米。尾端具黑色气门突起两个。

生活习性

在北方一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水沟边、杂草上越冬,第二年成虫先在杂草上繁殖,并于秧田揭膜后,1代幼虫为害秧田;2代幼虫为害本田,以水稻返青后为害幼嫩分蘖上的叶片。潜叶蝇的习性有:成虫羽化后当天就交配,第二天产卵。成虫的卵多产在下垂或平伏在水面的叶尖上,幼虫潜叶为害也在水面叶上,所以生产上以深灌水或秧苗长的瘦弱的受害重,待水稻缓苗后植株已发育健壮,基本上不再受为害了,并逐渐迁至杂草上。

寄主植物

水稻、大麦、小麦,以及危害看麦娘、稗草等禾本科杂草。

危害症状

幼虫潜入水稻叶片组织内,吃食叶肉,留下表皮,造成不规则的白色斑块。叶组织被破坏后,水分渗入,腐生菌繁殖,引起叶片腐烂。严重时,叶片枯黄腐烂,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边、沟旁地头杂草,减少寄主和虫源;

(2)培育壮秧,增强抗虫能力。使苗不倒伏,增强抗侵害能力;

(3)早稻插秧后,勤灌浅灌,增施磷钾肥。即利于稻苗生长又利于控制稻潜叶蝇,当受害重时,可排水露田,控制其为害;

(4)药剂防治:如果秧苗受害重的,在移栽前先对秧苗打一次药。防治用的药有:

①40%乐果乳油,60~75毫升/亩;

②50%4049乳油,50~75毫升/亩;

③50%磷胺乳油,50~75毫升/亩;

④50%稻丰散乳油,50~75毫升/亩;

⑤50%二溴磷乳油,50~75毫升/亩;

⑥50%久效磷乳油,50~75毫升/亩;

⑦50%杀螟威乳油,50~75毫升/亩;

⑧3%呋哺丹,1公斤/亩。

大青叶蝉如何防治


大青叶蝉又叫大浮尘子、青头虫,属同翅目、叶蝉科。成虫体长7~10毫米,雌虫体略大。体青绿色,头淡黄色,颜面淡褐色。复眼黑色,有光泽。头部背面有2个单眼,两单眼间有2个多边形黑斑。颊区在唇基缝处有1小形黑斑,触角窝上方有1块黑斑。后唇基侧缘、中央的纵纹及两侧的弯曲横纹为黄色。前胸背板前部淡黄绿色,后部为深青绿色。小盾片淡黄绿色,中间有1横刻纹。前翅绿色,带有青蓝色,前缘淡白色,翅的尖端灰白色,半透明。后翅黑灰色,半透明。腹部背面黑色,腹两侧、及末端、胸、腹部腹面及足均为橘黄色,跗爪黑色。卵长约1.6毫米,宽红0.4毫米,长卵形,中间稍弯曲。初产时卵为淡黄色,近孵化时可见红色眼点。若虫老龄时体长6~7毫米,初孵时灰白色,渐渐变为淡黄绿色,胸、腹部背面有4条暗褐色纵纹,外形似成虫,但翅未发育完整,仅具翅芽。

危害特点

大青叶蝉为害作物较广,在蔬菜上主要可为害茄子、马铃薯、番茄、莴苣、白菜、甘蓝、花椰菜、菠菜等。成虫和若虫均可为害,以刺吸式口器吸收植物汁液,造成褪色,叶片卷曲、畸形,严重时整株枯死。此外,还可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案

(1)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减少一部分虫源。

(2)灯光诱杀。在有条件地区设黑光灯诱杀成虫,

(3)在菜园周围有果园或林木时,对越冬卵量较大的果树,尤其是幼树,可组织人力用小木棍将产于树上的卵块压死,既可保护幼树,又可减少虫量。

水稻显纹纵卷叶螟如何防治


水稻显纹纵卷叶螟,学名Susumiaexigua(Butler)鳞翅目,螟蛾科。别名显纹刷须野螟。分布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密度最大,有时比稻纵卷叶螟还多。是稻纵卷叶螟的近似种。主要为害水稻、陆稻。

为害特点

同稻纵卷叶螟。幼虫吐丝把稻叶从边缘两侧向中央卷起,隐藏其内取食叶肉,残留白色网脉,造成植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mm,翅展14—15mm,前、后翅黄褐色且有褐色宽带。胸部较暗,腹部后缘白色,末节具黑点。前翅黄褐色,具横纹3条,外横线与外缘褐带相连,前缘也有褐色纵带,后翅有灰黑色横线2条。卵浅黄色i,扁平,椭圆形,长约1mm。末龄幼虫体长14—18mm,头小,体细长,全体略呈念珠状,黄绿色,两端略带橙黄色。蛹长6—8mm,黄褐色。该虫成虫较稻纵卷叶螟稍小,前翅3条横线均达翅缘。卵中央不隆起,稍凹陷。4—5龄幼虫全体略呈连珠状,色黄绿。蛹腹部各节背面光滑,无皱纹,无刺毛和突起。别于稻纵卷叶螟。

生活习性

显纹纵卷叶螟广西年生3代,四川南部4—5代。以3—4龄幼虫在发生地的小麦田、谷子田或绿肥田、休闲田的稻桩叶鞘外侧和杆内、再生稻苗及沟边、塘边游草的卷苞里越冬,翌年4月底开始化蛹。5—6月第一代成虫出现,7月2代成虫羽化,8—9月进入3代成虫发生期。成虫日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喜把卵产在稻叶背面,每叶l一10多粒,第三代幼虫为害重。其他习性同稻纵卷叶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使水稻生长发育健壮,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恋青迟熟。科学管水,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杀死虫蛹。

2.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能力:我国稻纵卷叶螟天敌种类多达80余种,各虫期均有天敌寄生或捕食,保护利用好天敌资源,可大大提高天敌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纵卷叶螟天敌约80多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卵期寄生天敌,如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幼虫期如纵卷叶螟绒茧蜂,捕食性天敌如蜘蛛、青蛙等,对纵卷叶螟都有很大控制作用。

3.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尤其是穗期损失更大的特点,药剂防治的策略,应狠治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蘖期为害严重代别的原则。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施药时期应根据不同农药残效长短略有变化,击倒力强而残效较短的农药在孵化高峰后1-3天施药,残效较长的可在孵化高峰前或高峰后1-3天施药,但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结合其它病虫害的防治,灵活掌握。参考实用药剂:40%毒死蜱乳油、2%阿维菌素乳油、5%氟铃脲乳油(惠州科利隆产太宝试验效果突出)、10%氟铃·毒死蜱乳油。

水稻白背飞虱如何防治


水稻白背飞虱,学名Sogatellafurcifera(Horv6th)属同翅目,飞虱科。分布在中国英白、水稻种植区。主要危害水稻、英白、玉米、大麦、小麦、甘蔗、高梁、稗草、早熟禾等。

形态特征

长翅型雄虫体长3.2—3.8mm,浅黄色,有黑褐斑。头顶前突,前胸、中胸背板侧脊外方复眼后具l新月形暗褐色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色,中间具黄纵带,前翅半透明,端部有褐色晕斑;翅病、颜面、胸部、腹部腹面黑褐色。长翅型雌虫体长4—4.5mm,体多黄白色,具浅褐斑。卵新月形,长0.7-0.8mm。若虫共5龄,末龄若虫灰白色,长约2.9mm。

生活习性

新疆、宁夏年生1—2代,东北2—3代,淮河以南3—4代,长江流域4—7代,岭南7—10代,海南南部11代,属迁飞性害虫。最初虫源是从南方迁来。迁入期从南向北推迟,有世代重叠。该虫长翅型成虫飞翔力强,每雌产卵85粒左右,当田间每代种群增长约2—4倍,田间虫口密度高时即迁飞转移。

防治方法

选用赣早釉42号等抗白背飞虱的抗虫品种。

水稻纹枯病如何防治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纹枯病在南方稻区为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

症状

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水稻纹枯病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病原

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无性态Rhizoctoniasolani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致病的主要菌丝融合群是AG-1占95%以上,其次是AG-4和AG-Bb(双核线核菌)。从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核开始产生所需时间来看,R.solaniAG-1和AG-4较快,而双核丝核菌AG-Bb较慢。在PDA上23℃条件下AG-1形成菌核需时3天。菌核深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较紧密。菌落色泽浅褐至深褐色;AG-4菌落浅灰褐色,菌核形成需3-4天,褐色,不规则形,较扁平,疏松,相互聚集;AG-Bb菌落灰褐色,菌核形成需3-4天,灰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大小较一致,一般生于气生菌丝丛中。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

发病特点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病原菌在稻田中越冬,为初侵染源。春耕灌水时,越冬菌核与浮屑、浪渣混杂漂浮在水面上,黏附在稻株上进行侵染,形成病斑。病斑上的病菌通过接触侵染邻近稻株而在稻丛间蔓延。病部形成的菌核落入田中随水漂浮,进行再侵染。抽穗前病部新生菌丝以横向蔓延为住,抽穗后主要沿稻秆表面向上部叶鞘、叶片蔓延侵染,孕穗至抽穗期侵染最快,抽穗至乳熟期单株病害向上蔓延最快。早稻菌核成为晚稻主要病源。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它寄主作物或杂草的残体上越冬。水稻收刈时落入田中的大量菌核是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据调查,水稻收割后遗留田间的菌核数量,在一般病田每亩平均在10万粒以上,严重病田每亩达70万一80万粒,少数还高达100万粒以上。菌核的生活力极强,湖南测定,种植各种不同冬作物的稻田中,在土表越冬的菌核其存活率达96%以上,在土表下3—8寸越冬的菌核存活率也达88%左右。春耕浇水耕耙后,越冬菌核飘浮水面,插秧后随水漂流附在稻株基部叶鞘上,随着稻株分蘖和丛茎数的增加,附在稻株茎部的菌核数量也加多。在适温高湿的条件下;浮沉在水中的菌核均可萌发长出菌丝,菌丝在叶鞘上延伸并从叶鞘缝隙进入叶鞘内侧,先形成附着胞,通过气孔或直接穿破表皮侵入。潜育期少则1—3天,多则3—5天。由于菌核随水传播,受季候风的影响多集中在下风向的田角,田面不平时,低洼处也有较多的菌核,因而这些地方最易发现病株。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打捞菌核,减少菌源。要每季大面积打捞并带出田外深埋。2.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3.选用良种,根据保山市各稻区的生产特点,在注重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前提下,宜选用分蘖能力适中、株型紧凑、叶型较窄的水稻品种;以降低田间荫蔽作用、增加通透性及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稻株抗病能力。4.合理密植,水稻纹枯病发生的程度与水稻群体的大小关系密切;群体越大,发病越重。因此,适当稀植可降低田间群体密度、提高植株间的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从而达到有效减轻病害发生及防止倒伏的目的。5.井冈霉素与枯草芽孢杆菌或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如纹曲宁等药剂,持效期比井冈霉素长,可以选用。丙环唑、烯唑醇、己唑醇等部分唑类杀菌剂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较长。烯唑醇、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体内的赤霉素形成有影响,能抑制水稻茎节拔长。但这些杀菌农药在水稻上部3个拔长节间拔长期使用,特别是超量使用,可能影响这些节间的拔长,严重的可造成水稻抽穗不良,出现包颈现象,其中烯唑醇等药制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高科恶霉灵或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或腈菌唑等三唑类的复配剂在水稻抽穗前后可以使用。

药物防治市场上防治纹枯病的杀菌农药很多,像己唑醇、井冈·己唑醇、井冈·蜡芽菌、戊唑醇等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很突出。在水稻分蘖盛期即水稻封行前(纹枯病暂未发病或发病初期),每亩用10%己唑醇40毫升+营养叶面肥粒粒宝30毫升对水20—30公斤,或在水稻分蘖末期即水稻封行后(纹枯病进入快速扩展期),每亩用10%己唑醇55毫升+营养叶面肥粒粒宝30毫升对水30—40公斤趁早晨露水未干时粗雾喷于水稻下部,可有效预防、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水稻稻瘿蚊如何防治


水稻稻瘿蚊,学名Orseoiaoryzae(Wood—Mason)双翅目,瘿蚊科。别名稻瘿蝇。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海南、江西、湖南、台湾。据江西广昌县观察,该虫从石城县进入广昌县以后,每年仍以10一20km的速度向北蔓延。主要为害水稻、李氏禾等。

为害特点

幼虫吸食水稻生长点汁液,致受害稻苗基部膨大,随后心叶停止生长且由叶鞘部伸长形成淡绿色中空的葱管,葱管向外伸形成“标葱”。水稻从秧苗到幼穗形成期均可受害,受害重的不能抽穗,几乎都形成“标葱”或扭曲不能结实。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4.8mm,形状似蚊,浅红色,触角15节,黄色,第1、2节球形,第3一14节的形状雌、雄有别:雌虫近圆筒形,中央略凹;雄蚊似葫芦状,中间收缩,好象2节。中胸小盾板发达,腹部纺锤形隆起似驼峰。前翅透明具4条翅脉。卵长0.5mm左右,长椭圆形,初白色,后变橙红色或紫红色。幼虫末龄幼虫体长4—4.5mm,纺锤形;蛆状。幼虫共3龄,1龄蛆形,长约0.78mm;2龄纺锤形长约1.3mm;3龄体形与2龄虫相似,体长约3.3mm。蛹椭圆形,浅红色至红褐色,长3.5—4.5mm。

生活习性

广东连山年生6—7代,广东从化、广西、江西、云南、福建7—8代,广东佛山、中山8—9代,海南12—13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等处的游草、再生稻、李氏禾等杂草上越冬。年生7—8代地区,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4月上旬出现,羽化后成虫飞到附近的早稻上为害,该虫从第二代起世代重叠,很难分清代数,但各代成虫盛发期较明显。一般1、2代数量少,3代后数量增加,7—10月,中稻、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的秧田和本田很易遭到严重为害。成虫羽化的当晚即交配,雄虫多次交配,雌虫仅1次,卵散产在近水面嫩叶上,每雌产卵100一150粒,雌虫有趋光性,因此诱虫灯上出现的高峰日就意味着田间产卵高峰日。初孵化幼虫借叶上湿润的露水下移,从叶鞘间隙或叶舌边缘侵入,开始为害生长点,生长点受害后心叶停止生长,叶鞘伸长成管状,即“标葱”出现,这时管里幼虫已化蛹。羽化前蛹体头部向上,蛹上升到葱管顶端,用额刺破顶而出,在出口处留有白色的蛹壳。该虫喜潮湿不耐干旱,气温25—29℃,相对湿度高于80%,多雨利其发生。生产上栽培制度复杂,单、双季稻混栽区,稻瘿蚊发生严重。天敌有蜘蛛、螨类、蚂蚁、步行甲、青蛙、黄柄黑蜂等。

防治方法

防治稻瘦蚊的策略是“抓秧田,保本田,控为害,把三关,重点防住主害代”。

(1)选用抗虫品种如抗蚊1号、抗蚊2号、汕优999、水辐17等。

(2)春天及时铲除稻田游草及落谷再生稻,减少越冬虫源。把单、双季稻混栽区因地制宜改为纯双季稻区,调整播种期和栽插期,避开成虫产卵高峰期。

水稻稻纵卷叶螟如何防治


稻纵卷叶螟,学名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鳞翅目,螟蛾科。别名刮青虫。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的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水稻,有时为害小麦、甘蔗、粟、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

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

雌成蛾体长8—9mm,翅展17mm,体、翅黄溜色,前翅前缘暗褐色,外缘具暗褐色宽带,内横线、外横线斜贯翅面,中横线短,后翅也有2条横线,内横线短,不达后缘。雄蛾体稍小,色泽较鲜艳,前、后翅斑纹与雌蛾相近,但前翅前缘中央具1黑色眼状纹。卵长1mm,近椭圆形,扁平,中部稍隆起,表面具细网纹,初白色,后渐变浅黄色。幼虫5—7龄,多数5龄。末龄幼虫体长14—19mm,头褐色,体黄绿色至绿色,老熟时为桔红色,中、后胸背面具小黑圈8个,前排6个,后排2个4蛹长7—10mm,圆筒形,末端尖削,具钩刺8个,初浅黄色,后变红棕色至褐色。

生活习性

东北年生1—2代,长江中下游至南岭以北5—6代,海南南部10一l1代,南岭以南以蛹和幼虫越冬,南岭以北有零星蛹越冬。越冬场所为再生稻、稻桩及湿润地段的李氏禾、双穗雀麦等禾本科杂草。该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在我国北纬30度以北地区,任何虫态都不能越冬。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秋季,成虫随季风回迁到南方进行繁殖,以幼虫和蛹越冬。如在安徽该虫也不能越冬,每年5—7月成虫从南方大量迁来成为初始虫源,在稻田内发生4—5代,各代幼虫为害盛期:一代6月上中旬;二代7月上中旬;三代8月上中旬;四代在9月上中旬;五代在10月中旬。生产上1、5代虫量少,一般以2、3代发生为害重。成虫白天在稻田里栖息,遇惊扰即飞起,但飞不远,夜晚活动、交配,把卵产在稻叶的正面或背面,单粒居多,少数2—3粒串生在一起,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向嫩绿稻田产卵的习性,喜欢吸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和花蜜。卵期3—6天,幼虫期15—26天,共5龄,一龄幼虫不结苞;二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近叶尖的叶缘,即“卷尖期”;三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束腰状虫苞,即“束叶期”;3龄后食量增加,虫苞膨大,进入4—5龄频繁转苞为害,被害虫苞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幼虫活泼,剥开虫苞查虫时,迅速向后退缩或翻落地面。老熟幼虫多爬至稻丛基部,在无效分蘖的小叶或枯黄叶片上吐丝结成紧密的小苞,在苞内化蛹,蛹多在叶鞘处或位于株间或地表枯叶薄茧中。蛹期5—8氏,雌蛾产卵前期3—12天,雌蛾寿命5—17天,雄蛾4—16天。该虫喜温暖、高湿。气温22一28℃,相对湿度高于80%利于成虫卵巢发育、交配、产卵和卵的孵化及初孵幼虫的存活。为此,6—9月雨日多,湿度大利其发生,田间灌水过深,施氮肥偏晚或过多,引起水稻徒长,为害重。主要天敌有稻螟赤眼蜂,绒茧蜂等近百种。

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水稻生长健壮,以减轻受害。

(2)人工释放赤眼蜂。在稻纵卷叶螟产卵始盛期至高峰期,分期分批放蜂,每667m2每次放3—4万头,隔3天1次,连续放蜂3次。

白翅叶蝉的为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白翅叶蝉的寄主

水稻、小麦、大麦、甘蔗、英白、玉米、油菜等。

白翅叶蝉的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片汁液,受害叶片初现零星小白点,后连成点状条斑,或白色条斑最终变为褐色,影响生长发育和千粒重。稻麦两熟和双季稻混栽区,二季晚稻受害重,晚熟中稻居次。早播、早插秧的水稻一般在前期易受害,偏施氮肥,稻苗生长旺盛的虫口数量多,受害重。天敌主要有蜜蜂、捻翅虫、异色瓢虫、多种蜘蛛等。

白翅叶蝉的防治方法

(1)早稻、晚稻的秧田,应在拔秧前5天喷药,对压低后期虫口数量有明显效果。

(2)本田的防治应根据虫情适时进行,用药种类和用量参见黑尾叶蝉。

(3)灯光诱杀:白翅叶蝉趋光性强,在成虫发生期可进行灯光诱杀。

(4)药剂防治:注意对稻田、早插田和8、9月间虫量多的田块进行药剂防治。施药适期一般掌握在二、三龄若虫盛期,在矮缩病流行区,则应在成虫向秧田及早播本田迁飞盛期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2%叶蝉散,每亩用药1.5公斤喷粉。10%叶蝉散可湿性粉,每亩150-250克;25%速灭威可湿性粉,每亩75-100克;25%巴沙乳油,每亩100-150毫升;40%扬花乐果乳油,每亩50-150毫升;50%马拉氧磷乳油,每亩50-75毫升;50%马拉松乳油每亩75毫升加40%稻瘟净乳油每亩60毫升混用。以上药剂任选一种,每亩用药量加水60-120公斤喷雾。稻田封行后也可采用泼浇法,每亩用药量加水300-400公斤泼浇。施药时,田间保持3-5厘米深的浅水层3-4天,喷雾时,如田中无水,则每亩药液应在100公斤以上。另外,拔秧或割稻时,在田中留一小块秧苗或稻丛,可使叶蝉聚集其上,然后喷高效低毒农药杀灭。早稻收割时,在附近晚稻秧田和早栽本田田边的数行稻株上施药,组成封锁带,可减少叶蝉飞迁危害。

水稻倒伏如何防治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基部倒伏,二是折秆倒伏,前者是水稻倒伏的主要现象。

病因

一、水稻倒伏与水稻植株节间的椭圆特性有关,水稻节间横断面一直被认为是圆形的,其实水稻节间是椭圆形的,表现出一定的扁平度,低位节间的扁平率高于高位节间,经测定倒伏茎比不倒伏茎表现较高的扁平率,与节间的抗倒伏性有关。

二、倒伏茎的低位节间长和总茎长明显大于不倒伏茎,这说是有低位节间越长的茎越易倒伏。

三、倒伏茎的Ⅲ、Ⅳ节间长茎轴和短茎轴较不倒茎的小,这一结果不同于以前研究得出的倒伏与不倒伏茎的宽充无差异的结果。

四、倒折一般发生在胝位节间,即第Ⅳ节间,至于邻近Ⅲ、Ⅳ两节发生倒伏概率很小,因此Ⅰ、Ⅱ节很少发生折断现象。五是倒折发生在折断节间的位置,试验表明第Ⅲ节间折断点位于节间长的13.2%-33.42%区域,第Ⅳ节间位于15.71%-23.15%区域,第Ⅴ节间位于13.27%-35.05%区域。根据上述结果可以断定,折断点位于折断节间下位节,在此节间长的10%-30%区域内。这一区域虽然只有节间长的20%,但折断发生在这一区域的概率至少有95%,这有限的20%区域被看作是折断区域,折断发生在此区域原因可能是叶鞘和茎节间综合作用的结果。折断均发生在短茎轴方向。看来水稻的倒伏原因除公认的低位节节间长与倒伏有关外,低位节间扁平率和其横截面的长茎轴和短茎轴宽度对抗倒性也有重要作用,从折断节间、折断位置、折断方向的观察表明:折断并不随机发生在某一节间的某一位置,而是在某一特定的位置,有的品种在Ⅳ节间,有的品种在Ⅳ和Ⅴ节间,折断区域局限于由下位节向上节间长的10%-30%的区域内,大部分折断沿着节间横截面的短茎轴方向发生。除了水稻本身上述原因外,其他原因还有水稻品种特性、栽植密度、施肥、气象条件等因子,倒伏是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的2-3个抗倒伏品种。如早稻有:中106、中丝2号、鄂汕杂1号、桂引901等抗倒伏的品种。中稻可选用东农419、嘉手、豫梗6号、香宝3号、八桂占2号、宁梗17号、藤系144等。晚稻可选用津稻308,津星1号,冀粳14号、15号,花粳45,辽粳244、287,沈农9017,东农419,毕粳37,宁粳15号,雪峰,龙梗4号等抗倒伏品种。

(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防止偏施、过施氮肥,必要时喷洒惠满丰(高美施),每667m2用210-240ml,对水稀释300-500倍喷叶1-2次或促丰宝Ⅱ型活性液肥600-800倍液。

(3)合理密植。

(4)对有倒伏趋势的直播水稻在拔节初期喷洒5%烯效唑乳油100mg/kg,也可选用壮丰安水稻专用型,防倒效果优异。

花卉一点斑叶蝉的防治方法


一点斑叶蝉为害碧桃、樱桃、梅、杏、李等多种观赏花木。

以若虫和成虫在叶片的嫩梢上吸汁为害,被害叶片出现黄的色小斑点,严重时整叶苍白,提早落叶,且能传播病毒病。

成虫体长约3毫米,夏季个体多鲜黄绿色,秋季个体多黄白色。复眼,触角末端灰黑色。中胸小盾片前缘共有4块灰黑色斑纹,头冠的顶端有1个大而圆的黑色斑点。喙和雌成虫产卵器微褐色。卵新月形,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转黄绿色。若虫黄白色,体瘦长,遍身密生短细毛,末龄虫翅芽明显,中胸背面有4个淡灰色斑纹,以中间的2个明显。

该虫1年发生5-6代,以成虫在侧柏等常绿树上或杂草丛中越冬。翌年3-4月间,越冬代成虫开始活动为害,各代发生极不整齐,7-8月发生数量最多,9月发生末代成虫,于碧桃等落叶后迁入越冬场所越冬。越冬代成虫出蛰后,先在早期发芽的杂草上生活,后逐渐迁移到花木上为害、繁殖。各代成虫皆将卵产于花木等寄主叶片背面的叶脉表皮下。

防治方法:

(1)秋末或春初,清除杂草落叶,消灭越冬场所内的越冬成虫。

(2)4月间越冬成虫集中在杂草上为害时,喷布4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

(3)在发生严重时期亦可用上述药剂防治。

桃一点叶蝉的防治方法


桃一点叶蝉分布与危害

桃一点叶蝉又名一点叶蝉、桃一点斑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分布于石家庄、西安、济南、南京、合肥、重庆、贵阳等地区。为害花桃、桂花、梅花、桃、月季、蔷薇、海棠、苹果、山茶、山杏、海桐、李等。为害状与小绿叶蝉、二星叶蝉为害状相同。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3.2毫米左右,体黄绿色或绿色。头顶部有1个明显的黑色圆斑,其外周有白色晕圈。前翅白色半透明,翅脉黄绿色,后翅无色透明。卵肾形。若虫体淡墨绿色,复眼紫黑色。发生规律在江苏、浙江地区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杂草丛、落叶层下和树缝等处越冬。翌年桃树等花木萌芽后,越冬成虫迁飞到花木上为害与繁殖。卵多散产在叶背主脉组织内若虫孵化后留下褐色长形裂口。前期为害花和嫩芽,花落后转移到叶片上为害。若虫喜欢群居在叶背,受惊时横行爬动或跳跃。4代发生为害期在4~9月,以7~8月严重。江西、福建地区1年发生6代,为害期在3~11月,以8~9月发生严重。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秋后彻底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

药剂防治

防治药剂:使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水稻上的小绿叶蝉怎么治?


学名

Empoascaflaoescens(Fab.)属同翅目,叶蝉科。别名桃叶蝉、桃小浮尘子、桃小叶蝉、桃小绿叶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

水稻、棉花、桃、杏、李、樱桃、梅、茄子、菜豆、十字花科蔬菜、马铃薯、甜菜、葡萄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吸汁液,被害叶初现黄白色斑点渐扩大成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早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33.7mm,淡黄绿至绿色,复眼灰褐色,无单眼,触角刚毛状,末端黑色。前胸背板、小盾片浅鲜绿色,常具白色斑点。前翅半透明,略呈革质,淡黄白色,周缘具淡绿色细边。后翅透明膜质。各足胫节端部以下淡青绿色,爪褐色;财节3节;后足跳跃式。腹部背板色较腹板深,末端淡青绿色。头背面略短,向前突,喙微褐,基部绿色。卵长椭圆形,略弯曲,长径o.6mm,短径o.15mm,乳白色。若虫体长2.53.5mm,与成虫相似。

生活习性

年生46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或低矮绿色植物中越冬,翌春桃、李、杏发芽后出蛰,飞到树上刺吸汁液,经取食后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新梢或叶片主脉里。卵期520天,若虫期10一20天,非越冬成虫寿命30天,完成1个世代40一50天。因发生期不整齐致世代重叠。6月虫口数量增加,89月最多且为害重。秋后以末代成虫越冬。成、若虫喜白天活动,在叶背刺吸汁液或栖息。成虫善跳,可借风力扩散,旬均温1525℃适其生长发育,28℃以上及连阴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

防治方法

(1)成虫出蛰前清除落叶及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2)掌握在越冬代成虫迁入后,各代若虫孵化盛期及时喷洒20%叶蝉散(灭扑威)乳油800倍液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害扑威乳油4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0%菊马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或功夫乳油、50%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倍液、35%赛丹乳油2000一3000倍液,均能收到较好效果。

《水稻电光叶蝉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如何养护叶仙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