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强降雨发生涝害后,如何补救受灾农田?》,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这几年,因为连续强降雨的影响,造成水量剧增或水位急涨,很多地区面临着水患事件。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是世界上水灾频发且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全国约有35%的耕地、40%的人口和70%的工农业生产经常受到江河洪水的威胁,并且因洪水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居各种灾害之首。

水患灾害,直接导致了很多地方各农田被淹,造成农作物被毁。涝害对植物的伤害首先发生在根部,然后才引起地上部分的伤害,从植物生理学角度来讲,植株受涝以后,根系处于无氧状态,从而迫使其进行无氧呼吸,影响根系正常代谢、生长,根系由黄至黑,最后腐烂。且无氧呼吸的产物积累不利于植物生长,在植株地上部分表现为叶片颜色异常、长势过慢,株势衰弱。

当洪涝灾害过后,大棚处于高湿环境,为病菌的大量繁殖和侵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典型病害有枯萎病、根腐、茎基腐、疫病、灰霉等。

都说天灾无情,人间有情,当灾难过后,生活还是依旧是要过下去,人这一生,当你的坏运气用完了,剩下的也就剩下好运了!所以灾后的复产工作我们也一定要抓起来,能挽救的农作物我们能救就不要放弃!

具体补救方式小植也大概整理了一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对于果蔬农作物,抢排积水、疏通沟渠、清除杂草是首要任务。

涝害过后一般短时间内温度不高,很多农夫会觉得大棚里不用开风机,但此时开风机有利于降低湿度,增加棚内环境通透程度,减少病害发生。

如果是完全枯萎的水稻,由于浸水时间太长,根部已经变黑,全部腐烂,失去了生长点,无法挽救。当务之急,就是迅速开展改种补种,选择成熟期在110天左右的早稻品种或者晚稻品种,进行直播。

2、对于水淹之后还能抢救的秧苗,及时洗苗!

对于受浸不严重的农田,等水退了可以用水洗刷秧苗,尽快恢复生长,受浸严重的因为肥料损失较大,等禾苗长出新叶后要损失补上速效氮肥,配施磷钾肥,用螺粉尽快消杀福寿螺。

要注意:在南方的夏季,通常持续性降雨过后便是高温干旱,极易引起“涝转旱”的灾害。

扩展阅读

农田害鼠的发生及其防治方法


近年,由于受气候、耕作、栽培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害鼠猖獗。老鼠不但取食种子,咬啮青苗,造成缺苗断垄,而且对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作物取食、盗藏、破坏,使粮食丰产不能丰收;同时破坏田间环境,给耕作及灌溉造成极大不便,已成为农业生产和田间试验的一大自然灾害。

一、农田害鼠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

1、主要害鼠种类。调查表明:我地害鼠主要有黄毛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及东方田鼠等。其中黄毛鼠为优势种,占60%左右,其次为占15%-20%左右的褐家鼠及黄胸鼠。

2、为害特点。一般说来,旱地,地形复杂的荒、沟坡地、耕作管理粗放的田块危害较重,而水浇地、平坦宽阔地及精耕细作的田块危害较轻。离村庄近的田块家鼠数量多,而离村庄远的以黄胸鼠、黄毛鼠比例占绝对优势。

同时,鼠洞80%以上分布在田埂上。靠近地埂的作物相对受害重。从时间分布来看,4、5月及9,10月种群数量大,危害重,主要是因为此期气候条件适宜,食物充足;怀孕率高,幼鼠成活率也高,而1、2月气温较低,7、8月气温过高,对繁殖不利,相应的数量较少;但是,冬春季由于食源较少,所以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及大棚作物受害很重。

3、危害程度。害鼠几乎可为害所有农作物,除大田作物小麦、玉米、油菜受害严重外。近几年花生、大豆、水果受害也日益加重,尤其是苹果、梨、桃等,常被害鼠咬出伤疤,满地落果,严重影响商品性和产量,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受害作物一般产量损失5%-10%,严重者超过20%。通过挖鼠洞调查发现,一个鼠洞大豆、玉米籽粒平均可藏l5kg左右,最多达到30kg,花生果可藏一麻袋。

二、农田鼠害的综合防治

在了解鼠害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因时、因地、因作物区别对待,以生态灭鼠为基础,化学药物毒鼠为重点,统一行动,做好防治工作。

1、农业措施。农业措施主要是通过耕作等方法,创造不利于害鼠发生和生存的环境,达到防鼠减灾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

(1)科学调整作物布局,连片种植,可减少食源,并且有利于统一防治。

(2)彻底清除田间、地头、渠旁杂草杂物,消灭荒地,以便发现破坏;堵塞鼠洞,减少害鼠栖息藏身之处。

(3)采取深翻耕和精耕细作,消灭害鼠,提高作物抗鼠能力,一般减少损失5%-10%,旱地作用尤为明显。

(4)灌水灭鼠。旱地在雨季集雨灌洞,水浇地保证冬;春、夏灌,可降低本田害鼠数量的30%-60%。

2、化学药物防治。化学防治必须坚持经济,安全,高效的原则。

(1)投毒时期:针对优势种群;在麦油作物返青、春播作物面积大、害鼠繁殖危害上升的早春,进行第1次防治。第2次一般在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此期秋收秋播正在进行,害鼠数量大,活动频繁,利于防治和减灾保苗。

(2)选择适宜饵料及药剂:饵料一般选择小麦、玉米及水果类(苹果、梨等),而药剂则应选择高效、无二次中毒的0.5%的溴敌隆,7.5%的杀鼠迷及80%的敌鼠钠盐,效果均好。

(3)操作:一般采用湿润拌药或浸泡饵料,药、饵比例溴敌隆为0.005%,杀鼠迷水剂为0.037%;敌鼠钠盐0.02%。准备好后,统一行动,每667m2撒150-200g,由四埂向地中心0-4m的范围内每隔5-6m放一小堆(10g左右)或将毒饵置于鼠洞内,每洞20g,然后封洞口,效果均很好。

3、物理捕鼠。

(1)在鼠洞边放置并固定鼠夹,上放毒饵,在乏食季节效果非常好。

(2)下扎签:根据当天鼠洞口的新土,确定老鼠拱食方向,然后在其前进方向上浅插9根尖竹签,分三排,每排3根,相距10-l5cm,竹签上方将一方形重物用木棍轻微支撑好,重物与被食作物相连接。一旦害鼠取食作物,重物下落,老鼠即被刺中。此法防治东方田鼠,几乎百发百中。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灭鼠,均应及时检查清除死鼠,既有利于稳固防效;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和二次中毒。

夏季蔬菜发生药害咋补救


除草剂飘移所致的药害小麦收割后,当前正是玉米除草剂大量使用的时候,但是,蔬菜对于除草剂非常敏感。部分越夏小黄瓜棚内就有部分植株受到了除草剂的影响,叶片出现变黄、干枯等问题,在棚前脸处较为严重。因此,为防止除草剂药害发生,应加强巡查,发现棚室周围有喷洒除草剂的应及时关闭通风口,避免其飘移危害。

为防旺长,生长调节剂过量使用致药害种植越夏蔬菜,棚内的温度较高,尤其在夜温较高的情况下,蔬菜消耗的营养较多,很容易造成旺长,影响蔬菜开花坐果。因此,在通风降温以及遮阳降温的基础上,为了调节蔬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很多菜农采取了喷施助壮素、矮壮素、多效唑等生长抑制剂的办法来调节植株的长势。但为了保证控旺效果,很多菜农盲目加大了激素浓度或重复用药,导致激素中毒,影响了植株以及果实的生长。因此,应尽量按照植株的长势以及说明使用,不可盲目多施。

防治病害不当致药害夏季棚室内的温度较高,水分蒸发较快,因此,菜农浇水都比较频繁,棚室内湿度偏大,尤其在连续阴雨天气下,棚室内的病害发生非常严重。而在病害防治的过程中,有的菜农存在中午高温强光下喷药,药液浓度过大以及频繁用药的做法造成药害。因此,一定要把握好用量,对症下药,适时喷药。

发现药害,及时补救一是及时喷水淋洗叶片;二是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如果喷用多效唑过量,可用赤霉素混加芸薹素内酯喷雾进行缓解。助壮素和矮壮素对果实造成的影响,可喷用细胞分裂素缓解。当蔬菜作物上出现除草剂药害时,可喷施惠满丰活性液肥缓解药害,也可喷施800倍液丰收一号或0.05%的920溶液等,既可解毒,又可修复被损害的细胞。同时可增施尿素等速效氮肥提苗。三是加强肥水管理,并喷洒0.5%磷酸二氢钾和爱多收2~3次,以促进蔬菜长势的尽快恢复。

夏季喷施农药的最佳时间

夏季喷施农药,无论任何作物,都以上午8~10点,下午5点前后为最好。因为上午9的左右,露水已干,温度还不太高,正是日出性害虫取食、活动最旺盛的时候,这时用药不会因为有露水冲淡药液浓度,也不会因温度过高使农药分解,降低药效,因而可使害虫增加食药、触药的机会。下午4点以后,太阳偏西,光线渐弱,夜出性害虫即将开始活动,这时喷施农药,害虫在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或取食,也有较高的杀虫率。不少农民喜欢在中午喷施农药,认为中午气温高,容易杀死害虫。实际上中午温度虽高,但太阳光照强,而害虫又躲在背光面,甚至停止活动,药性容易分解,故而杀虫效果较差。另外,由于中午药液挥发快,人的吸入量大,也容易使人中毒。

因此,农民夏季喷施农药应科学地选择时间,以充分发挥农药的杀虫效果和避免农药中毒。

植物发生棉卷叶螟后该如何防治


分布与为害棉卷叶螟又名棉大卷叶虫,俗名裹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

棉卷叶螟寄生植物有棉花、苘麻、红麻、木槿、蜀葵、黄秋葵、芙蓉、梧桐、木棉及冬苋菜等。其中尤以苘麻、棉花、蜀葵和木槿受害最烈。

为害状初孵幼虫多聚集在叶背取食,残留表皮。2龄后开始分散吐丝卷叶成筒,幼虫在筒末吃完,常排在卷筒内。幼虫有转移习性,一个卷叶尚末吃完,常又迁至他叶继续卷叶为害,叶如被吃完,可食苞叶或幼蕾。幼虫蜕皮5次后,以丝将尾端粘于叶上,化蛹于卷叶内。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4毫米,翅展22-30毫米。体黄白色,有闪光,前后翅外缘线、外横线、内横线均为褐色波状纹。

卵椭圆形,略扁,长约0.12毫米,宽约0.09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绿色,孵化前呈灰色。

幼虫成熟幼虫体长约25毫米。头扁平赭灰色,并有紫色斑点。胴部青绿色,体背渐变桃红色,前胸硬皮板深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的代数在长江流域4-5代,华南5代,台湾省6代,以老熟幼虫在蜀葵、木槿及其他寄主附近杂草、枯叶、树皮中越冬。翌年春季4-5月间开始化蛹变蛾。幼虫危害盛期在6-8月。

防治方法

1、灭越冬幼虫铲除杂草、收集田间枯枝、落叶等集中处理,消灭其中的幼虫。同时消灭中间寄主上的虫和卵,以压低虫源基数。

2、药剂防治掌握幼虫1、2龄末卷叶而群集叶背为害时期防治,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防治。

中药材地下发生虫害后该如何防治


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这类害虫多昼伏土中,夜出地面活动,食性很杂,主要危害丹参、玄参、地黄、乌头、贝母、黄连、牡丹、麦冬、天南星、白芍、桔梗、白术、紫菀、元胡、太子参、板蓝根、白芷等多种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对穿心莲、菊花、荆芥、绞股蓝、薄荷、除虫菊、款冬花、牛蒡子等药用植物的幼苗危害也较严重。

这些地下害虫的1~2龄幼虫,常聚集在药用植物心叶或嫩叶背面,将叶片咬成无数小孔。有的啃食叶肉,残留表皮,使叶片呈现半透明白斑;有的咬食未出土的药材种子、根、茎、块根、块茎;有的咬食未出土的幼芽或刚出土的子叶以及生长点。幼虫3龄以后,扩散危害,食量大增,白天躲在被害植株附近的表土下2~3cm处,晚上出土危害,尤以晚上9时、12时和清晨5时活动最盛。阴雨天则整天出土危害,将叶片咬成孔洞、缺刻或咬断幼苗嫩茎,甚至连苗带叶拖入洞穴内食用。一条4龄以上的幼虫,一个晚上平均可以咬断幼苗3~5株,最多的可达10株以上,常常造成缺苗、断垄,使幼苗生长不良,造成药材质量下降,产量降低,严重影响药农种植药材的经济效益。

防治地下害虫有以下方法:

冬季深翻

冬季,深耕土壤35cm,并随耕随拾虫,通过翻耕可以破坏害虫生存和越冬环境,减少次年虫口密度。

粪肥处理

未腐熟的粪肥是最易引诱地下害虫产卵繁殖的好场所。因此药用植物栽培施用粪肥时,一不能施用未腐熟的生粪,二要在倒粪时每立方米粪肥掺5%的西维因500g进行药剂无害化处理,效果较好。

清洁田园

杂草是地下害虫产卵及隐蔽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迁向药田危害的桥梁。因此,头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拣尽田间杂草,可减少越冬幼虫和蛹的数量;同时,在作物出苗前或地下害虫1~2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尽田间杂草,减少幼虫早期食料,也可消灭部分幼虫和卵。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可消除产卵寄主。

药剂拌种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ml加水500~600g,拌药材种子5~6kg,均匀喷洒,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有效期30~35天;或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kg拌种,可防治蝼蛄、蛴螬、黄蚂蚁、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根部灌药

苗期害虫猖獗时,如发现断苗而幼虫入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任选以上一种药液灌根,隔8~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在地下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40%甲基异柳磷50~75g(均为亩用量)对水50~75kg,或用2.5%敌杀死6000倍液、速灭杀丁4000倍液,或地虫一扫净、乐斯本(按使用说明书配用),下午4时开始灌在苗根部,杀死地老虎效果可达90%以上,还可兼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撒施毒土

每亩用5%特丁磷2.5~3kg,沟施、穴施均可,药效期长达60~90天;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0g,拌细沙或细土25~30kg,在药物根旁开沟撒入药土,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中耕将药土施入,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

灌水灭虫

水源条件好的地区,在地老虎发生后,及时灌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灭虫效果。

人工捕捉

每天清晨到田间扒开新被害药苗周围或被害残留茎叶洞口附近的表土,捕捉害虫,集中处理。

诱杀成虫

诱杀成虫有很多有效的方法:

1.金龟子(蛴螬的成虫)、地老虎、蝼蛄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向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条件下,于成虫盛发期放置一些黑光灯进行诱杀。

2.用糖6份、醋3份、白酒1份,加90%敌百虫1份调匀装盆可诱杀地老虎等成虫。

3.用炒香的麦麸、豆饼诱杀蝼蛄,一般于傍晚无雨天在田间挖坑,放置诱饵,次日清晨收捕害虫集中处理。

4.毒饵诱杀可首先用20%灭多威乳油100g,加水1kg稀释,再喷在100kg新鲜的草或切碎的菜(长约16cm左右),拌成毒饵,于傍晚堆放在田间,每隔一定距离堆成直径为30~40cm、高15cm的小堆,亩用毒饵25kg诱杀地老虎。

或用1m左右长的新鲜树枝泡在稀释50倍的40%氧化乐果溶液中,10小时后取出,于傍晚插入已播药材田内,每亩25~40枝,诱杀金龟子效果好。

或将新鲜菜籽饼(或花生饼)2.5kg搓散,放锅中炒香,把炒好的菜饼盛在桶内,然后把用温水化开的敌百虫倒入桶内,闷3~5分钟,于傍晚将毒饵分成若干小份撒放于移栽药田的畦沟行间,第二天清早即可见到毒死的地老虎虫体。

地面施药

傍晚收工后,用背负式喷雾器,按每亩用2桶清水、每桶清水内加2.5%的敌杀死8ml的标准,配成2000倍的溶液,搅拌均匀,满地喷洒。由于夜间气温下降,蒸发量少,加上有露水覆盖,土壤、苗棵均成湿润状态,可保证药效。对各类地老虎幼虫几乎可达100%的治虫效果。这一灭虫技术,用在各种药材育苗地,可取得较好效果,很少再见有地下害虫危害药苗。

植株施药

当药材植株幼苗出现孔洞、缺刻等被害状况时,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20%拒食胺乳剂500倍液,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喷施或交替使用。成虫发生期于傍晚喷雾2~3次,每7~10天重喷1次;也可用2.5%敌百虫粉剂每亩1~1.5kg喷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棉花苗期发生病害后该如何综合防治


棉花苗期病害种类多,为害重,其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有产枯病、炭疽病等。发病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达50%~90%。尤其是早春低温阴雨,棉苗长势弱,出苗慢,极易遭受病菌的侵染,引起大量的烂籽、病苗和死苗,甚至缺苗断垄,乃至翻耕毁种,严重影响棉田高产。

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应采取如下综防措施。

选种晒种

棉苗病害,如炭疽病菌多以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内外越冬。播种前必须精选种子,汰除烂籽、病虫籽和杂籽,还须抢晴天将种籽曝晒1~2d,以杀死种籽上所带的部分病菌,提高种籽质量,促进种籽后熟,便于提高种籽发芽率,促进苗齐,苗壮而病轻。

精细整地,开好排水沟

整地前全面、彻底清理棉田周围的枯枝落叶和烂铃,是防治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有效措施。翻地前施足基肥,地要整平整细,以利出苗。棉田要开好排水沟,特别是地势低洼棉田,要做到深沟高畦,尤其是南方棉区,春季雨水多,地下水位高,深沟高畦有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收到防病保苗效果。

适时播种

迟播,不利于棉苗生长;早播,气温、土温偏低,出苗太慢,有利于病菌侵入为害。通常以5cm土温稳定在12℃以上为播种适期,即长江流域棉区最佳播种期为4月中旬,华北棉区最佳播种期为4月下旬。

轮作

棉立枯病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的病菌靠腐生生活可达2~3a之久。炭疽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也可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棉花播种后,均能侵入棉苗引起发病。若进行水旱轮作,便能大量减少和消灭土壤内的病原菌,对控制产枯病的炭疽病等为主的病害有良好作用。如与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套种,应及时分别对小麦扎把、油菜打老叶、吞豆打顶,便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可减少病害发生。

药剂拌(浸)种

5.1稻脚青拌种用25%稻脚青可温性粉剂0.5kg与10kg半干半湿细土加草木灰混合均匀,可拌棉籽100kg,以现拌现播为宜,不能拌后久放;也可用0.5%稻脚青水溶液拌种后贮藏15d再播,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疫病。

5.2多菌灵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拌棉种100kg,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等苗期病害和棉花枯、黄萎病。

5.3多菌灵胶悬剂浸种用40%多菌灵胶悬剂0.7kg,对水100kg,可浸棉种50kg,浸泡14h后,捞出稍沥水即可播种,防治炭疽病、立枯病效果好,对棉花枯、黄萎病也有一定效果。

5.4五多合剂拌种五多合剂是非曲直由五氯硝苯与多菌灵的复配剂。拌种时用种子的0.5配备,拌后即或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和疫病。

5.5拌种双拌种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1%~0.2%配备,拌后即可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疫病。

5.6种衣剂拌种种衣剂是由呋喃丹与多菌灵的复配剂。拌种时用种子量的0.5%种衣剂,拌种后即可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疫病,并能兼治苗蚜。

5.7802拌种棉花播种前,用802抗菌剂3000倍液,加棉籽重量的60%药液,边喷边搓种,直到药剂喷完为止,放置4~6h后播种。亦可用3000倍液淹没棉种6~10h后,滤去多余的药液即可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等。据试验,用802拌种后,棉花单株长一次侧根数和5叶期单株干物质重量比对照分别多5.85条和4.05%。

药剂保护

棉籽出苗后,若遇低温多雨,特别寒潮侵袭后,苗期苗病很可能发生流行,因此要及时用波乐多液(1:2:20)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其它有效农药进行防治和保护,每667m2每次用药液kg。

园林果树发生药害症状及其补救的措施


一、药害产生的原因

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很多,性质各异,产生药害的原因主要有药剂、果树、施药方法、环境条件四个方面。

1.药剂的剂型及特性:药剂的理化性质与果树的关系最大。一般情况下,水溶性强的、分子小的无机药剂最易产生药害,如铜、硫制剂。水溶性弱的药剂则比较安全,微生物药剂对果树安全。农药的不同剂型引起药害的程度也不同,油剂、乳化剂比较容易产生药害,可湿性粉剂次之,乳粉及颗粒剂则相对安全。

2.果树对药剂的敏感性: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在生长季节对波尔多液敏感,无论用何种比例配制极易产生药害。波尔多液重石灰量低于倍量式时,梨、苹果(尤其是金冠品种)、山楂、柿树等都易产生药害。波尔多液重石灰量高于等量式时,葡萄易产生药害。使用45%代森铵,当药液稀释倍数在1000倍以下时,梨、苹果树极易产生药害。其中,梨品种以鸭梨药害较重,雪花梨次之;苹果以金冠、乔纳金等品种较重,富士、秦冠、美国8号等品种较轻。

3.药剂的施用方法:用药浓度过高,药剂溶化不好,混用不合理,喷药时期不当等,均易发生药害。由于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致使用药浓度越来越高,或误配浓度过高,也会导致药害。喷雾滴过大,喷粉不均匀时会造成局部药害。有些农药不能混用,混用后不但失效,有的还会产生药害。

4.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中以温度、湿度、光照影响最大。高温强光易发生药害,因为高温可以加强药剂的化学活性和代谢作用,有利于药液侵入植物组织而易引起药害。湿度过大时,施用一些药剂也易产生药害。在有风的天气喷洒除草剂,易发生飘移药害。

二、药害症状

根据药害发生的快慢和症状明显程度,一般为急性药害、慢性药害和残留药害3种。

1.急性药害:指在施药后很快(几小时或几天内)就出现药害症状。其特点是发生快,症状明显,肉眼可见。一般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斑点焦灼、穿孔或失绿、黄化、畸形、变厚、卷叶甚至枯萎、脱落等症状;果实上出现斑点、畸形、变小、落果等症状;花上表现枯焦、落花、变色、腐烂、落蕾等症状;植株生长迟缓、矮化甚至全株枯死。

2.慢性药害:指在用药后并不很快出现症状的药害。其特点是发生缓慢,有的症状不明显,短时间内不易判断。多在长时间内表现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开花结果延迟,落果增多,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3.残留药害:果树喷药时,有一半以上的农药落在地面上,撒毒土或土施时药剂基本上都留在土壤里。这些农药有的分解较慢,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果树生长。其症状与慢性药害类似。

三、补救措施

由于使用农药不当而发生药害,应根据产生药害的具体原因和受害的程度,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轻药害的程度。

1.灌水喷水:如发现早,应立即喷水冲洗受害植株,以稀释和洗掉黏附于叶面和枝干上的农药,降低树体内的农药含量。此项措施越早、越及时,效果越好。

2.喷药中和:如药害造成叶片白化时,可用粒状的50%腐植酸钠配成30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或用同样方法将50%腐植酸钠配成5000倍液进行灌溉,3~5天后叶片会逐渐转绿。若错用或过量使用有机磷、菊酯类、氨基甲酯类等农药造成药害,可喷洒0.5%~1%的石灰水、洗衣粉液、肥皂水等,尤以喷洒碳酸氢铵等碱性化肥溶液为佳,不仅有解毒作用,而且可以起到根外追肥,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

3.及时追肥:果树遭受药害后,生长受阻,长势衰弱,必须及时追肥,以促进受害果树尽快恢复长势。

4.中耕松土:果树受害后,要及时对园地进行中耕松土,并对根干进行人工培土,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果实自身的恢复能力。

5.适量修剪:果树受到药害后,要及时适量地进行修剪,剪除枯枝,摘除枯叶,防止枯死部分蔓延或受病菌侵染而引起病害。

果蔬采后病害发生原因及其防治


果蔬采后病害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采前田间带病、采后机械损伤、温湿度条件及管理不当造成的生理失调等等都是促成发病的因素。病害的防治措施则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据调查发现,多数采后病害和田间病害是同一个病原菌。如果腐病、灰霉病、软腐病、疫病和绵疫病、绵腐病、炭疽病等,发生这些病害的地块收获的果蔬往往带有大量病原菌,虽然收获时看不出有病,但很可能病菌已侵入而暂时处于潜伏状态,这种果实采收之后则大量发病。也有的病原菌如根霉在田间不引起病害,只在采后引起腐烂,但这种病原菌在田间也可大量繁殖。

据试验,在西红柿采前5~6周喷杀菌剂,接着在采前18~20天喷第2次,或者在采前每隔2周喷1次杀菌剂,连续处理3次,可以防止田间真菌在死亡或衰老的叶子上繁殖,能有效地控制西红柿采后果腐病的发生。在青椒收获前喷洒适当的杀菌剂,也可有效地减少采后根霉菌引起的腐烂。因此采前防病与采后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即使在田间不致病,只在采后为害的病害,收获前减少田间病原菌密度的措施也同样有效。

采前防病应采用各种保证果蔬健壮生长的综合栽培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耐藏品种栽培、做好田间卫生管理、选择适当的药剂防治(安全间隔期为7~14天)等。收获时应选择健康地块采收,而不能从有病地块中挑选没病没伤的果实贮藏,这一点不可忽视。

果蔬采后病害中有些病原菌是寄生性较强的,如疫霉菌、炭疽菌等,可直接从果实表皮侵入引起发病。但更多的病菌是弱寄生性的或腐生性的,需从伤口侵入或产品受到生理伤害(如冷害)时大量发生,例如灰霉和根霉就是由伤口或柔嫩的花瓣侵入的。由于青椒开过的花瓣容易脱落,所以花端感病较少,大部分腐烂是病菌从果柄切口处侵入造成的。黄瓜的花瓣常沾附在瓜上,所以黄瓜的灰霉病多发生在花端。对于这类病害,下述措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2.采收时采用锋利的剪刀将果柄处剪成平滑的切口,使其切口尽快形成愈伤组织;

3.摘掉凋萎的花瓣。

在采收运输过程中还应注意所用包装物品的清洁卫生,装菜用的菜筐在使用之前应消毒,因为菜筐长年累月用于装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腐烂菌,如不消毒,就会在采运过程中传染健康果实,造成果实发病。

如何降低苹果翌年病害发生


腐烂病该病是苹果树最重要的枝干病害,于10月在皮层上形成坏死斑,冬季缓缓扩展,第二年春季有一部分可能扩展为腐烂病斑。斑内外的病菌成为翌年发病的菌源。在11月全园喷1次40%福美胂100倍液,可杀死坏死斑中的病菌,大减轻翌年的病害。 轮纹病该病是苹果最重要的果实及枝干病害,富士品种受害尤其严重。枝干上的轮纹病病斑内外可潜伏病菌,是翌年果实受害的重要病菌来源,冬春季节要抓住时机,加以防治。 干腐病枝干的干腐病、各种枯枝上的干腐病菌,也是翌年果实发病的重要病菌来源,落叶后搞好果园卫生,十分重要。 炭疽病该病是部分果园的重要果实病害。病菌主要在枯枝、衰弱枝上越冬;也可在果园周围的刺槐枝上越冬;树上及落地病僵果上的病菌也可越冬。有该病发生的果园要抓紧清理。 青霉病贮运期的主要烂果病。病果软烂多汁且有强烈霉味,病斑上长满青绿色霉层。后期病果失水干缩,仅留一团果皮。该病是贮运期病害,主要危害受伤果;该病在贮藏温度较高(10℃以上)时可能扩展蔓延,造成严重损失。伤果不入窖和低温贮藏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痘斑病和苦痘病采收前可发生,贮藏期也可发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圆形黑色坏死斑,病斑外略显红晕,破坏外观质量但不导致烂果。痘斑病病斑直径不超过2毫米,深度不超过1毫米;苦痘病斑较大,一般2~5毫米,有时超过5毫米,深度超过2毫米。两种病害均因果实缺钙造成,采收后用1%的硝酸钙溶液浸果可控制发生。 褐斑病是重要的叶部病害,导致果期落叶。病菌只能在带病落叶上越冬,及时清扫落叶并掩埋或烧毁,可减轻翌年发病。

棉花为什么会受涝发生后该怎么办


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常因连降暴雨或洪水浸没,棉田积水深,积水时间长,

以至老叶沾泥、嫩叶枯黄、主根发黑、毛根渍死、花蕾脱落。如果棉茎和顶心呈

青绿色,说明棉株仍有生机,对于这样的棉花要加强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抓紧时机洗苗、排水趁水还没退完,抓紧洗苗,水退到哪里,就洗到哪里。

把叶片、茎秆上的糊泥洗净,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功能。要开好沟,及时

排除棉田积水。

突击扶好棉株受涝棉株如不及时扶理,将造成烂叶、烂蕾、烂铃。

适时中耕、培土和追肥松土破板,上喷下促。待棉田土壤稍千后及时中耕

松土,以利通气,深度至少要达10厘米12厘米。待一段时间,再中耕第二

次,同时要视苗情适当培土。还要追施一两次速效氮肥,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

8公斤;为弥补营养不足,还可外用0.2%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混合液进行

叶面喷施,促进棉株生理功能早日恢复。

控制徒长、晚熟受涝后的棉苗,因湿度大,生长快,对于有徒长趋势的棉

苗,要根据不同情况,适时喷施缩节胺进行化控,塑造理想株型。受涝后的棉株,

发育迟缓,晚桃多,极易贪青晚熟。在生长后期要适时喷洒乙烯利,可促进其早

熟。

认真搞好整枝对下部没有蕾铃及叶片发黑的果枝要剪去,及时抹掉赘芽;

对没有顶心的棉株,每株可留两个果枝,形成双秆棉。

加强病虫防治受涝棉苗易感立枯病、炭疽病、疫病等。这时可喷洒50%

多菌灵一两次,或使用适当浓度的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对虫害,应及时进行综合

防治。

茶叶、油茶冻后如何减灾


特大冰冻灾害对我省茶园和油茶林造成重度灾害。专家提出,农民要高度重视减灾补损,抢抓冷尾暖头,落实冻后减损措施。

茶叶冻后减损

省茶业公司专家、高级经济师尹钟提醒,我省100多万亩茶园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区、南岭山区、雪峰山区和洞庭湖区。眼下的特大冰冻灾害,给广袤茶园带来了严重冻害。她建议农民抢抓冷尾暖头,落实科学减灾措施,把冻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她提出,一旦天放晴,农民要从以下方面抓好冻后减损。一是整枝修剪。二是浅耕施肥。在整枝修剪的同时,应及时喷施叶面肥,恢复茶树生机,促进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三是培养树冠。冻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

油茶冻后减损

省林科院研究员陈永忠提醒,冬季是油茶的休眠期,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其体内发生冰冻,致使叶、枝梢、主干、根系等受到伤害或死亡的现象。由于多年暖冬,此次冰冻灾害发生前期,我省多数油茶林防冻措施不到位,遭受的冻害损失不轻。

他提出冻后补损措施。一是及时摇落雨雪冻块。在中午温度回升时,尽量用手或绳子轻轻地摇、拉树干,切不可用木棍等物使劲敲打,以免造成枝叶创伤。二是合理修剪。三是松土施肥。四是叶面喷肥。

如何防止甘薯软腐病发生


甘薯软腐病为甘薯采收和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甘薯含水量高时,贮藏期间极易生软腐病,如不加以重视,就会造成红薯大量腐烂。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适时收获,避免机械损伤。夏薯要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要在立冬前收完,要选晴天收获,挖薯时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生伤口。

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在甘薯入窖前要精选,淘汰病、残、烂薯,水气晾干后入窖,尽量用新窖。旧窖用前要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也可每平方米用硫磺15克进行熏蒸消毒杀菌。

加强管理,降湿、保温和通风。贮藏前期,即入窖后30天内,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通风、保温和散湿,温度控制在15℃以下,湿度控制在90%~95%。利用通风孔或门窗,有条件的利用排风扇,加强通风。如果白天温度高,可以采取晚上打开、白天关闭的方法;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通风孔可以日开夜闭,待窖温稳定在15℃以下时可不再通风。

贮藏中期,即前期过后到立春的这段时间,窖温降低,是薯块最容易受冷害的时期,保温防寒是这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使窖温不低于10℃,最好控制在12℃~14℃。封闭通风孔或门窗,加厚窖外保温层,薯堆上覆盖草垫或软草。

贮藏后期,即开春以后(3月份)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经常检查窖温,保持在10℃~14℃,中午温度过高及时放风,傍晚及时关闭风口,使窖温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

茶黄螨发生后该怎么办以及防治措施


茶黄螨,又名白蜘蛛,是世界性的主要害螨之一,食性很杂,繁殖较快,危害严重。

茶黄螨可在30多个科的70多种植物上寄生,蔬菜生产上主要危害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菜豆、黄瓜、萝卜等,对茶、烟草以及菊科的多种观赏植物也有危害。近年来,茶黄瞒在茄子、辣椒上发生较为普遍,尤其在保护地蔬菜苗期发生严重。茶黄螨以成螨、若螨集中在作物幼芽、嫩叶、花、幼果等处刺吸汁液,植株受害后常造成畸形。

茶黄螨身体较小,雌螨长约0.2l毫米,雄螨长约0.19毫米,肉眼难以观察识别。以雌成螨的个体或群体在避风的寄主植物的卷叶中、芽心、芽鳞内和叶柄的缝隙中越冬。在苏北一年可发生20代左右,在温室条件下全年都可发生,但冬季繁殖力较低。辣椒上一般6月份发生,危害盛期79月,10月以后气温下降,虫口数量逐渐减少。在温室中,12月份

仍能取食危害,甚至产卵。茶黄螨的传播蔓延,除靠本身爬行外,还可借助风力远距离传播。

防治茶黄螨的措施:(1)清洁田园,减少虫源。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及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2)在温室中用溴甲烷或敌敌畏熏蒸,杀死若螨和成螨。(3)选用20%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1200倍液、57%灭螨净1000倍液、1.8%阿维菌素6001000倍液、扫螨净800倍液、10%联苯菊酯(天王星)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茶黄螨繁殖力强,数量增加迅速,防治重点是压低基数,早发现、早防治。喷药重点是植株上部,连续喷23次即可基本控制茶黄螨危害。

《强降雨发生涝害后,如何补救受灾农田?》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立冬后多肉植物如何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