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植物砂培的设施与技术要点》,希望您喜欢!

1969年,在丹麦人开始采用岩棉栽培的同时,美国人则开发了一种完全使用砂子作为基质的适于沙漠地区的开放式无土栽培系统。作为节水性农业项目,很快受到美国亚利桑那州、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重视。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沙漠、半沙漠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4~1/3,分布于中东、北非、中国、南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在理论上这种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这些地区的砂子资源极其丰富,不需从外部运入,价格低廉,砂子不需每隔1~2年进行定期更换,属永久性的基质。

砂培可以看作是砾培的一种,但其基质粒径比砾培小,且其保水性比砾培高。砂培系统的特征是砂粒基质能保持足够湿度,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能充分排水,保证根际通气。但有时会因砂粒粒径过小,保湿量过大,而又不循环流动,导致溶氧供应量减少,通气不良的情况。因此,如何把握砂培不过干、不过湿是管理技术的关键。

一、基质

砂是无土栽培中应用最早的一种基质材料。其最大优点是取材广泛,价格便宜。砂的不同粒径组成,物理性质有着很大的差异。决定着栽培效果,粗砂透气好而持水力弱,细砂及粉砂相反。Shive研究结果表明,1.5~1.0mm粒径的砂粒,保水力为26.8%,1.0~0.5mm的为30.2%,0.5~0.32mm为32.4%,0.23~0.25mm为37.6%。

从砂的化学性质来看,由于砂的种类及来源不同,其pH值和微量元素含量都有较大的差别。鉴于以上所述,砂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砂粒不宜过细,可选用0.6~2.0mm粒径组成的为好。砂粒应均匀,不宜在大砂粒中加入土壤或细砂。J.SDauglas认为粒径小于0.6mm的砂粒应占50%左右,大于0.6mm的应占50%左右。王儒钧等试验砂培的粒径组成为:砂子粒径大于2mm的占1.1%,2~1mm占6.9%,1~0.5mm占19.7%,小于0.5mm占72.3%。

2.砂子在使用前应进行过筛,剔除大的砾石,用水冲洗以除去泥土及粉砂。

3.用前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有关成分含量,以保持营养成分的合理用量和有效性。

4.确定合理的供液量和供液时间,防止因供液不足而造成缺水。

二、砂培的设施结构

(一)栽培槽

1.固定式栽培槽一般为多用砖或水泥板筑成的水泥槽,内侧涂以惰性涂料,以防止弱酸性营养液的腐蚀,也可用涂沥青的木板建造。槽的宽度为80~100cm,两侧深15cm,中央深20cm,横底呈V形,横底铺双层0.2mm厚黑色聚乙烯塑料薄膜。zw59.cOM

由于砂培采用滴灌法供液,一般供液量都超过8~10%,且不回收,因此槽底部应有1:400的坡降,以利于排液。另外还应设置排液管,使多余的营养液排放到棚室外面。排液管依槽底形状不同而设置不同。V字形的槽底,排液管可设置在槽底中央;如中间高两边低的槽(图9-3),则设在槽外,于道路边设一暗沟排液。设置槽中间的排液管可用多孔塑料管,管径4~7.5cm,孔隙朝下,即排水孔朝槽底。也可以从排水管腹部每隔40~50cm切割一道深入管径1/3的缝隙作为排水通路,缝隙朝底下,以防作物根系阻塞孔隙。

2.全地面砂培床这是另一种砂培形式,由美国Arizona州开发的,非常适于在沙漠地区应用。在整个温室地面上全部铺上砂,做成一个大栽培床,为了利于排水,床底的坡降应稍大,通常为1:200,在床上铺两层0.15~0.2mm厚的黑色聚乙烯薄膜,薄膜上按1.5~2.0m的间隔,平行排列直径为4.0~6.0cm的多孔塑料排液管,排液管孔应向下(图9-4)。排出的营养液流到室外的贮液池中,可用于大田施肥。排液管放好后,铺上30cm厚的砂层,整平,砂的厚度要均匀,如深浅不一,将导致基质中湿度分布不匀,浅的地方作物根系可能会长入排水管中将其堵塞。

(一)供液系统

砂培通常采用滴灌方式供液。由供液主管道(32~50mm)、支管道(20~25mm)、毛管(13mm)、滴管和滴头组成。滴管和滴头接在毛管上,每一植株有一个滴头,务求每株滴液量相同。毛管在水平床面长度不能超过15m,过长会造成末端植株的供液量小于进液口一端的供液量,导致作物生长不一致。

较为经济、方便的方式是选用多孔微灌软管代替上述滴灌系统,使毛管、滴管和滴头溶为一体,出水口位于软管轴线的上方,管壁厚一般为0.1~0.2mm,出水孔的孔径为0.7~1.0mm,孔距为250~400mm,对水源的要求也降低了许多,直接铺在行间,从微孔中流出营养液,湿润基质。微灌带的出水孔采用特殊的机械加工方法形成,流量均匀。软灌带的成本低,使用方便,但使用寿命较短。

灌溉系统用的营养液,要经过一个装有100目砂网的过滤器,以防杂质堵塞滴头。

三、砂培技术要点

(一)营养液管理

1.配方及浓度

从砂的化学性质看,pH值一般为中性或偏酸,除Ca的含量较高,其他大量元素含量都偏低。各种微量元素在砂中都有一定的含量,很多砂中Fe的含量较高且可被植物利用,Mn和B含量仅次于Fe,有时可以满足作物需要。

另外,砂培基质的缓冲能力较低,且是采用开放式供液,在基质中贮液不多,以致使基质中营养液的成分、浓度和pH反应会变化较大。

因此,在选定营养液配方时,应根据所用砂的各种元素的含量对配方进行调整以确保各种养分的平衡,另外营养液的生理反应应比较稳定。使用时,应用低的剂量,如果配方的生理反应稳定,但剂量较高,则可用其1/2的剂量。

2.供液量和供液方法

在正常情况下,可根据作物对水分的需要来确定供液次数。每天可滴灌2~5次,每次要灌足水分,允许有8~10%的水排出,并以此来判断是否灌足。

每星期应对排水中的可溶盐总量测定两次(用电导率测定仪)。如可溶盐总量超过2000mg/l时,则应改用清水滴灌数天,让其溶盐,以降低浓度。当出现低于滴灌用的营养液浓度后,应重新改回用营养液滴灌。

如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从对水分的需要来看,可能不需要天天多次滴灌。但从养分需要来看,有可能是需要滴灌的。此时可继续滴进营养液,让新营养液替换掉已在砂中被作物消耗去养分的旧营养液,以保证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如遇到滴量不多就有不少水排出时,可将营养液的浓度提高(总营养盐浓度不要超过2.5g/l)再行滴灌。

(二)基质消毒

一般每年进行1次,也可以1茬1次。以消除包括线虫在内的土传病虫害为主。常用消毒剂为1%福尔马林溶液、0.3%~1%次氯酸钙或次氯酸钠溶液。药剂在床上滞留24h后,用水清洗3~4次,直至完全将药剂洗去为止。此外,也可用溴甲烷等药剂消毒和其他方法消毒,方法可参照本书基质消毒部分。

编辑推荐

淮山药连作速培技术要点


淮山药为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但生产上常因重茬连作,而遭致短体线虫病(黑斑病)的毁灭性危害,加之品种退化,产量愈种愈低。连作速培高效新技术改善了这一点,其栽培要点:

优化选用良种

淮山药欲想实现连作优质高产,必须在每年秋冬选择纯正种苗,有条件最好用山药豆培育的一代优质无病种苗(底端钝圆、颈部粗短、毛孔稀疏),忌用毛孔外凸、颈部细长、底部尖细的多代退化种和黑斑病种苗,进行窖贮或室内沙土堆藏,以利保温(0℃以上)防冻,护苗越冬。贮前须剔除破损者,且结合100倍的25%多菌灵液浸蘸,以灭菌防腐。

科学选地布局

淮山药宜择地势高燥、水系配套、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进行深沟高畦种植。第1年冬前结合深翻(深50cm,忌打乱土层;有条件的亦可用拖拉机耕翻;继后每年无需耕翻),拌人厩肥或灰杂肥,进行冬冻春晒,熟化培肥土壤。初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饼肥150~200kg或优质腐熟粪肥5000kg,加施优质三元复合肥100kg。然后浅翻入土,挖墒建畦,拍细整平。

适期催芽播种

淮山药通常于2月下旬选用无病小块茎切割成5~6cm小段(每667平方米需种300k),尔后用40%甲基异柳磷600倍液浸泡种苗48小时,防黑斑病。捞出后于切口处蘸上石灰粉,晾晒3~4天,待切口愈合后进行双膜保温催芽(先催种段,后催龙头),以促其生育期提前,早熟高产。

待萌芽后即4月初引线开沟,顺行播种(播深7cm),行株距4317cm,每667平方米播植9000株;播后起垄拍实(每2行为一垄),保墒防渍。趁雨后墒情较好时,每667平方米用48%氟禾灵150~200ml兑水50kg,进行地面均匀喷洒,喷后浅耧。灭草保苗。尔后,隔行铺覆可降解地膜(即垄上行间铺膜,人行道不铺。膜宽40cm),以利增温保墒,争早促发,提前上市。

注重精细培管

淮山药待藤蔓长至200cm,即出苗后10~15天选2m以上柴竹搭架(每2行为一束),有条件的每柬架中再增插一根3m的支撑物,引蔓向上攀缘,并须上连加固,以免风雨过后倒伏。

待藤蔓爬至架腰时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65g,因苗喷洒,控旺促壮。初花期即小暑期间趁雨后土壤潮湿时,因苗每667平方米撒尿素15~20kg,结合叶面喷施植物动力20031000倍液,促地下块茎膨大。梅雨季节注意用瑞毒霉等防炭疽病与褐斑病,7月中旬与8月下旬及时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山药叶蜂。霜降前后开始择晴刨收,亦可因市场需要,适度提前采收应市。

设施秋冬黄瓜施肥要点


北京顺义菜农魏友福去年秋季栽了4个大棚的黄瓜。他是这样给黄瓜施肥的:栽种前结合翻地每亩施5方鸡粪作底肥。深翻入土并灌水,然后整地打畦。在移栽瓜苗前,他又开沟施了高氮复合肥(25%-10%-10%)作基肥,施用量为每亩50公斤。在黄瓜整个生长期间共施了5次追肥,追肥只用了尿素。5次追肥每亩共用尿素100公斤,每次追肥时间是在采瓜后,施尿素与灌水相结合进行。到今年1月份黄瓜拉秧时,黄瓜平均亩产量为2800公斤。

专家分析:从上述案例看,一季黄瓜每亩共施用鸡粪5方,所施基肥和追肥中的化肥养分投入量分别为:氮69公斤/亩,磷、钾各5公斤/亩,共投入化肥养分79公斤/亩。所投化肥的氮磷钾比例为14:1:1。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本案例在化肥施用上存在以下明显的缺点:

1.施用了过量的氮肥。在获得相同产量的条件下,农科部门推荐施氮量每亩约在26~30公斤,而本案例在5方有机肥的基础上还施了69公斤的氮。过量施氮不仅造成黄瓜枝叶过茂、瓜果少、贪青晚熟、不耐贮藏,还可能使保护地土壤盐化加重,而且,氮素过剩还会造成地下水硝态氮超标,对环境有害。

2.化肥投入的氮磷钾比例失衡。由于黄瓜要求氮磷钾的适宜比例为1:0.6:1.3,而本案例的施肥比例却钾少、磷不足,氮又大大过剩,造成氮钾严重失衡。

专家对大棚黄瓜施肥提出如下建议:

1.基肥除了施有机肥以外,每亩还要配施35~40公斤复合肥,要求是中氮、低磷、高钾型复合肥。

2.追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施氮5公斤,且要肥水配合。结瓜盛期追施氮、钾肥各5公斤,这样控制氮的总用量,并在黄瓜生长中期追施钾肥。(曹一平)

设施桃树修剪技术


因为设施桃树栽培密度较大,树冠矮小,生长条件不同,所以设施桃树与露地桃树在修剪原则和修剪方法上是不同的。无所谓主枝、侧枝、枝组等,也没有固定的树形。生产中应采用以下的修剪原则:随树做形,调整树势,打开光路,中长枝结果。修剪方法以多疏除、少短截、中长果枝长放为主。在修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疏除病虫枝修剪时一定要疏除病虫枝,以减少棚室内虫源和病源,降低病虫发生率,提高产量和品质,当要保留的果枝顶部有病虫时,可将顶部轻剪除。

2.疏除无花芽或少花芽枝因为没有花芽所以不能结果,这样疏除后可以改善光照条件,避免与结果枝争夺水肥、争夺空间,从而促进结果枝发育,提高坐果率与果实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当结果枝条不够用时少花芽枝可选留。

3.疏除过密枝一般成年树留25-30个中庸结果枝。在留足结果枝的前提下,对局部过密枝、丛生枝、短果枝、重叠枝、交叉枝要适当疏除,使结果枝布局合理,最大程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4.疏除上部过粗、过旺枝条上部过粗枝条生长势旺,遮光严重,影响下部结果枝结果;同时过粗枝条坐果率低。而由于桃树顶端优势强,上部过粗枝条极易引起树体上强下弱,造成中下部结果枝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一般上部枝直径在1厘米以上的强枝要疏除,否则极易造成上强下弱,结果部位上移。

5.疏除下部过细的枝条这类枝一般成熟度差,无花芽或花芽质量差,不能结果,即使结果果实小、成熟晚、品质差、果易软。为了增强下部通风透光性,一般也要疏除。

6.花后复剪花后对不坐果的枝条也要适当疏除或重短截,以增强透光性。如果枝条较密,当果实坐住后而离中心干较近时,可对结果枝适当短截,以便通风透光。

总之,修剪时上部枝要多疏,下部枝少疏。从整体树形看,枝条应上少下多,错落有致。对成熟度好、花芽质量好的二次枝可适当选留,代替一次枝补充空位,增加结果部位。当树体达到高度要求时,顶部应采用平斜枝,以稳定树势。

红桎木栽培组培的好处和技术要点


红桎木的组织培养包括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组培技术在红桎木生产上的应用,不只仅限于组培育苗,还有望通过组培在育种上的应用,解决种间、属间等远缘杂交和杂种胚停止发育的缺陷,使红桎木的种质资源进一步纯化和提高。

1外植体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桎木茎尖、芽及枝等作外植体,其中外植体采集在78月最好,污染率较低。

2培养基

红桎木的组织培养包括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试验标明,初代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基可参考MS+BA1.0mg/l+IBA1.0mg/l生根培养基可参考1/2MS+NAA1.01.5mg/l+0.1%的活性炭。

3培养条件

红桎木的培养条件一般为:温度20℃左右,光照时间14h/d每天14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LX勒克斯)

操作方法

1外植体消毒:资料采回后,及时用稀薄的漂白粉溶液洗去材料上的污物,而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20分钟,直至冲洗干净备用。

2接种:接种前,先将接种室内的紫外灯开约2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打开接种台上的鼓风机吹十分钟左右,即可进入接种室进行接种操作。将消好毒的外植体放于超净工作台上,首先,无菌条件下用70%酒精或0.01%升汞在常温下浸泡资料消毒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然后用消毒的镊子夹取材料置于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注意接种时所用的镊子需先在70%的酒精中消毒,并在酒精灯上烧一下再用,以求更好消毒,防止接种外植体感染。

当芽长至2厘米左右时,切取芽端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上分化增殖,然后将继代增殖的丛生芽分别移至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当根长至12厘米长时,从培养室中取出炼苗,以备移栽。

1繁殖速度快:从优良母株上取下一个芽或一部分组织,理想条件下一年能繁殖几万到十几万株新的个体,所以组培技术最适合大量快速繁殖名贵和稀有植物。

2脱毒快繁:真菌、细菌、特别是病毒对植物的危害越来越大,已受到人们重视,而采用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则是一项最有效、最快捷、最实用的方法。

3辅助育种:组培技术是单倍体育种、遗传性状研究、保存种质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4组培苗性状一致:用组培技术繁殖的植株来自于一个亲本主体,所以能够坚持后代植株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整齐度。

5不受亲本限制:由于组培苗是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植株,所以不受亲本不开花、不结籽及杂交品种后代易变异等品种特性的影响,可繁殖不育、杂交品种及易变异品种。

6不受季节限制:组培生产采用人工光照,室内培养,可以周年生产。

7节省土地和资源:由于组培生产可以在室内集中生产,立体分层生产,集中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土地、人力等,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组培技术在红桎木生产上的应用,不只仅限于组培育苗,还有望通过组培在育种上的应用,解决种间、属间等远缘杂交和杂种胚停止发育的缺陷,使红桎木的种质资源进一步纯化和提高。

紫色砂叶岩栽兰的技术


据兰花的特性,用紫色砂叶岩为基质栽植兰花,结果花、叶并茂,地下根系发达,新芽萌发率高,其栽植方法如下:

一、基质准备收集如绿豆或米粒大小的紫色砂叶岩,用筛子反复筛动去其棱角,再用水冲净粉末和杂质,曝晒1至2天,或用1高锰酸钾稀释液浸泡30分钟,并用清水冲洗一次,晾干备用。

二、花盆或栽植床准备选择大小适中的紫砂盆、瓷盆等兰盆,用1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再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栽植床宽80至100厘米,两旁用红砖筑高15厘米,长度根据植苗多少而定。

三、栽植时间3至6月和9至10月栽植均可,佳栽植时间为春、夏新芽未萌发时和秋季植株休眠期。

四、栽植方法

1.植苗准备:用清水洗净兰苗根部泥土和叶面污物,剪除枯叶、腐叶、空根和断根,伤口用锅底灰拌茶油涂抹,再用3高锰酸钾液浸泡30分钟,而后放在阴凉通风处,至根呈乳白色后待植。

2.栽植

①盆栽。先把兰盆透水孔用弧形瓦片盖好,再将略粗的基质填至花盆的1/3,然后植入兰苗,4至6苗一盆。如植株带有新苗、芽,应将新苗、芽向外摆好,放部分基质固定植株,株正轻轻提根,再填基质至假鳞茎基部,浇透水,放阴凉通风处。

②床栽。先铺一层10厘米厚的基质,然后把植株按7至10厘米的间距摆好,此后操作与盆栽相似。

五、水肥管理1.浇水:从栽后第4天起,见基质转干变色后浇透水一次,冬天休眠期可酌情减少浇水次数,每逢干爽天气,上、下午都要进行一次叶面喷水,增加雾化,改善小环境。2.施肥:栽植一个月后,见新根长成,可用花生麸、骨粉等量混合,按每盆40至50克用量,每月施放一次,休眠期停施。生长期间每月还可用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叶一次。

紫色砂叶岩风化粒状体,取材易,质软,疏松通气,病菌少,为其他基质所不能及。特别是南方,梅雨季节长,以此栽植,能有效防止烂根,减少病虫害。室内栽植可保持卫生清洁,为无土栽兰开辟新途径。

植物组培的对日照的要求


日照对植物组培的影响--植物组培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获得了飞快的发展。多集中于研究各类植物的培养基组成,包括无机盐、有机物、激素等培养基成分的种类和配比浓度。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培养基研究成果的积累,人们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培养条件方面,如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容器内空气因素对组培和培养过程中植物生长速度、生长质量的影响。

组织培养中光照也是重要的条件之一,主要表现在光强、光质、以及光照时间方面:

1、光照强度(lightintensity)

光照强度对培养细胞的增殖和器官的分化有重要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光照强度对外植物体、细胞的最初分裂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生长的粗壮,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容易徒长。

2、光质(lightwave)

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组织的增殖以及器官的分化都有明显的影响。如百合珠芽在红光下培养,8周后,分化出愈伤组织。但在蓝光下培养,几周后才出现愈伤组织,而唐菖蒲子球块接种15天后,在蓝光下培养首先出现芽,形成的幼苗生长旺盛,而白光下幼苗纤细。据倪德祥等在香石竹的研究表明,白光条件下生长量最高,其次是红、黄、绿、蓝光对生长有抑制作用,单色光对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在复合光条件下完成。

3、光周期(lightperiod)

试管苗培养时要选用一定的光暗周期来进行组织培养,最常用的周期是16h的光照,8h的黑暗。研究表明,对短日照敏感的品种的器官组织,在短日照下易分化,而在长日照下产生愈伤组织,有时需要暗培养,尤其是一些植物的愈伤组织在暗培养下比在光下更好。如红花、乌饭树的愈伤组织。

除某些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需要黑暗条件外,一般培养都需一定的光照。

《植物砂培的设施与技术要点》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植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