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旱地冬小麦栽培技术》,希望您喜欢!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旱作农业,随着旱作农业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旱作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包括甘肃)在旱作农业、农田整治、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节水或耐旱作物的品种选育及早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等都得到重视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旱作区农业生产条件。这些旱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旱作地区稳产、高产和生态环境治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甘肃省旱作区年均降水量只有350--450mm,属典型的干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既是甘肃旱作区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和希望所在。全省冬小麦面积1060万亩,旱地面积占90%左右。当前,在这一地区推广旱地冬小麦栽培技术十分必要,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播前准备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一)轮作倒茬与整地。在旱作区冬小麦前茬为豆类、油料等作物,既不影响作物接茬种植,又有很好的肥地效果。其轮作倒茬方式是四年四收,小麦--小麦--小麦--豆类、油料。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深耕20cm,以充分接纳降水。并剔除田间植株杂草残体,秋季耙耱合墒,使土壤上虚下实无坷垃,秋播前平整疏松,墒情良好,以利出苗。

(二)施足底肥。底肥要充足,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kg,纯氮8.0kg,五氧二磷6--10kg,有条件的农户,可增施羊粪等热性有机肥,以利培育壮苗。

(三)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选用耐旱、耐瘠、高产、丰产、优质品种。甘肃中部地区选用冬小麦陇鉴19、中旱110、苏引10号等抗旱、丰产型品种;甘肃陇东旱塬区选用冬小麦陇鉴196、陇鉴127等抗旱高产型品种。播前做好种子处理,清除秕粒及杂草种子,进行晒种,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势。药剂拌种可用75%的甲拌灵乳液0.5kg,加水15--20L,拌麦种250kg。拌后堆闷12--24小时,待种子吸收后播种,防治地下害虫效果良好。或用种衣剂,40%的拌种双可湿性粉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可以防治根腐病、虫害、黑穗病,促进小麦健壮生长。或用种子量0.2%--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亦效果良好。

二、播种技术

(一)适期播种。播种期应根据各地的气温、土壤、品种等差异而定。在甘肃陇东旱塬海拔1600--1800m地区每年8月下旬左右播种为宜,在甘肃中部地区海拔1700--2100m的地区以9月下旬至秋分前后播种为宜。

(二)播种密度。在旱塬、梯田地一般亩播量30--36万粒,川旱地及山坡地一般播量33.0万粒。

(三)播种方式。良好的播种方式,能使播下的种子分布均匀,达到粒多不挤,苗多不靠的标准。目前各地采用的播种方式有耧条播、机播、两行畜力机播等。相比较,机械条播和两行畜力机播最好,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播种速度快,能按期播完,省工省时。

三、田间管理

冬小麦田间管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即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苗期管理包括越冬期和早春期管理。苗期管理的重点是压耱保墒,早中耕促早发。当冬小麦进入越冬期后,在冬季进行镇压耱有利保墒。在冬小麦返青期至起身期,早松土中耕除草保墒,有利于促早发培壮苗。松土保墒两次以上,能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根据地力,结合降水,亩追施N肥5--8kg。

中期管理的重点是调节水肥、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促健壮秆大穗,为粒多粒重奠定基础的前提下,及时防治病虫害。在蚜虫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标准时,用40%乐果乳油按0.100%--0.125%的稀释浓度喷雾,或亩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0.5--1.0kg,对水50kg喷雾防治蚜虫。并及时防治锈病和白粉病。

除草、去杂结合拔除田间大棵杂草,剔除田间异杂品种,以保持纯度。

后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防早衰,增粒重,防止倒伏,预防病虫及灾害天气。

四、适时收获

冬小麦适时收获期是蜡熟末期,此时穗和穗下节间呈金黄色,其下一节间呈微绿色,子粒全部转黄。群众有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的说法,及时收获预防暴灾。

编辑推荐

冬小麦化学除草技术,小麦冬前除草施药技术


导语:麦田杂草很多,特别是冬小麦,入冬前进行除草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是麦田杂草最好的防治时间,小麦冬前除草效果更好!

冬小麦化学除草技术

冬小麦化学除草可在冬前苗期和春季返青期进行。要根据杂草种类和前后茬作物选择除草剂。在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发区,可选用70%麦草净可湿性粉剂70克/亩,在麦苗1叶1心期至2叶1心期,兑水喷洒;以禾草、日本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为优势种群的地区:选用6.9%骠马浓乳剂50毫升,于杂草2~3叶期喷施;以阔叶草为主的田块,在阔叶草2~4叶期,每亩用1克75%巨星喷雾防除。后期猪秧秧较多时,可用二甲四氯水剂防除。

冬前除草施药技术

施药时间

①在小麦3叶后,杂草基本出齐且组织细嫩时喷药除草效果最好。一般以11月上中旬,即小麦播种后40天左右用药为宜,此时杂草的出土量占整个生育期的90%以上。

②为确保防效,要在气温10℃以上的晴好天气,土壤比较湿润时用药。若喷药时气温过低(6℃以下),杂草死亡较慢。

注意事项

●施药方法要正确。配药时,必须采用二次稀释法,严禁将药剂直接倒入喷雾器中使用。

●药剂选择需根据麦田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是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麦田,可选用苯磺隆+炔草酯,或者喷施苯磺异丙隆复配剂。

●要用足药量、水量,喷细雾,努力提高防除效果。施药前后田间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保证药效的正常发挥。最好抓住降雨后的有利时机用药,旱情严重的田块要先灌水抗旱沥干后,再用药防除。

●确保安全用药。掌握在冷尾暖头、田间无积水时用药,避免产生药害。最好选择风小的晴天中午时段用药。寒流期间或者是在低洼积水田块,不得使用异丙隆。

旱地春播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我国北方大豆多在旱地种植,因受水分因子限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难以突破,因此,我们自九五以来,在国家攻关寿阳旱农试区开展了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一、增产增收效果

大豆地膜覆盖可采用覆膜穴播和膜际条播两种方式进行。试验表明,覆膜穴播大豆和膜际条播大豆均较露地条播对照有显著增产效果,亩产分别达232kg和190kg,增产78kg和36kg,增幅达50.6%和23.4%。可见,地膜覆盖大豆确有明显增产效果,其中以覆膜穴播方式为最佳。

经济效益核算表明,地膜大豆不仅增产,且增值显著。扣除地膜成本后,地膜大豆的产值仍高于对照,覆膜穴播和膜际条播方式亩增收分别达162.8元和63.6元,相当于40.7%和15.9%。由于播种均采用机械,免除了人工铺膜、打孔、放苗等操作过程,且苗期管理省去了部分中耕除草工时。因此,地膜大豆经济效益显著,推广价值高。目前,该技术已在试区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栽培技术要点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偏旱区的大豆产区。

(二)种子及其处理

1.品种选择。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熟期适宜或比当地常用品种生育期稍长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审定推广品种。种子要做到3年更新1次。

2.种子处理。(1)药剂拌种:每亩用5%甲拌磷颗粒1.5~2.0kg,随肥料下地防治地下害虫。(2)钼酸铵拌种:土壤有效钼含量每千克小于0.15mg时,每千克种子用0.5g钼酸铵,将其溶于20ml水中,喷洒在豆种上搅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三)轮作与耕翻整地

1.轮作。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

2.耕翻整地。(1)秋整地:秋季深耕蓄墒,耕深20~25cm,做到除净根茬、无漏耕、无坷垃;结合整地措施,一次性按量施入底肥,包括有机肥和化肥。(2)春整地:早春及时顶凌耙耱,春旱时要镇压提墒;当耕层土壤解冻12cm时,及时进行整地;结合整地,秋季未施肥的要按量施肥;遇雨及时覆膜保墒。

(四)施肥

1.底肥。每亩施有机肥2.5t以上,碳铵40kg,过磷酸钙30kg。结合秋整地或春整地一次施入。

2.叶面追肥。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在初花期每亩用尿素0.75kg,加磷酸二氢钾0.1kg,溶于30kg水中喷施。

(五)播种

1.播期。播期因品种成熟期而定,一般晚熟品种4月下旬播种,中熟品种5月上旬播种。原则上在引进长生育期品种的同时,较当地传统播种期提前7~10天播种。

2.播法与播量。播种方法有两种,均需采用相应机械播种。一是覆膜穴播法,即先整地铺膜,选用幅宽为80cm,厚0.005~0.007mm的强力超微膜,覆膜时不起垄,平铺地面,膜面宽60cm,膜间距30cm,膜上种大豆2行,用覆膜穴播机播种,穴距平均11cm,每穴播种1~2粒。播后及时堵膜孔。二是膜际条播法,选用幅宽40cm的微膜,采用覆膜条播机一次完成起垄、覆膜、播种等工序,垄宽30cm,行距30cm,每亩播种5kg左右。播后及时整理地膜,杜绝漏压膜。

3.播种深度。覆土镇压后为3~5cm。

4.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及水、肥条件而定。一般覆膜穴播的每亩保苗1.0~1.3万朱,膜际条播的每亩保苗1.3~1.6万株。

(六)田间管理

1.播后要随时检查地膜覆盖情况,防止地膜被风吹起。

2.间、定苗。在子叶展开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间苗,按计划密度1次定苗。

3.中耕除草。地膜大豆中耕除草主要指膜间部分,要求生育期内中耕除草3次。

4.病虫防治。(1)防治蚜虫和红蜘蛛:每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0.1kg,对水20kg喷洒;或用5%来福灵乳油10~20ml,对水30~40kg喷雾。(2)防治食心虫:结荚盛期,每亩用2.5%功夫乳油10~20ml,对水30kg喷雾,每次间隔7天左右。(3)防治大豆灰斑病:大豆花荚期,每亩用40%多菌灵0.1kg,对水30kg喷雾。

(七)收获

人工收割在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收获后做好废膜回收处理工作。

山区小麦栽培技术


近年来,山区受劳动力减少、劳动者素质下降、生产资料与工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小麦播种质量有下滑趋势。受其影响,小麦产量、效益随之下滑,面积明显萎缩。

提高小麦产量首先要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山区在目前高物价、高工价情况下,要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宜良种

目前农户在使用小麦种上容易走两个极端。一部分农户认为,目前小麦种价格较高,反正小麦属常规种子,可以留种,干脆就用自己的老种子,既省钱、又省事。另一部分农户则认为,买种子能增产、更划算。而且要买就买贵种子,现在假种子太多,种子贵一点,应当更稳当。以上两种观点,其实都不太正确。农户购买小麦种子,关键是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力、耕作制度、产量水平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良种。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以鄂西北山区为例。首先,应选择冬性或半冬性品种。春性强品种,若秋季播种偏早或播种后年内温度偏高、肥水充足,虽然前期长势好,但很容易导致小麦提前拔节,耐寒性显著下降,冬季或早春若遇低温,就会出现冻害死苗。其次,对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施肥充足的高产田块,应尽量选择抗倒、高产品种,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但山区有很多土层较薄、肥力低下、施肥不便、容易受旱的旱坡地,对这类地块,如果盲目选择对肥水条件要求高的高产品种,产量反而不太理想,应选择耐旱、耐瘠薄的小麦品种。其三,山区小麦大部分为旱地预留行栽培,春季要在行间套种玉米。为尽量减轻小麦对春玉米前期生长影响,应选择株矮、紧凑、抗倒、早熟品种,对满幅播种的小麦,则无此特殊要求。

总之,贵种子不一定就是适宜的种子,适宜的种子才是农户真正应当购买的种子。如果农户小麦面积较大,觉得购买种子成本过高,可以每年只购买一点原种,隔离种植、认真除杂、单独收获、妥善保管,来年留做种用,这样既稳妥、又省钱。

2.免耕播种,草覆盖栽培

山区种植小麦,整地是最主要的一项投入。目前水田从揭板起旱到小麦播种,一般需要两犁两耙,需用工费用120150元;旱地从腾茬到播种,整地费用也需要100元以上,而且请工还比较困难。特别是秋雨较多年份,腾茬至播种时间短,整地更加困难。采用免耕播种,可以免除整地环节,缓解季节矛盾,节省用工、降低劳动强度,只要技术把握得当,同样可以获得高产高效。

山区小麦免耕播种,首先要注意开沟起厢。尤其是易渍水的稻田、洼地,更要做到深沟高厢,厢沟、腰沟、围沟,沟沟相通,三沟配套,排水通畅。其次,要采用化学除草。一般在小麦播种前1天,每亩用200~500亳升克无踪,兑水75公斤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也可在小麦出苗后23叶期,每亩用骠马50毫升加苯磺隆20克,或骠马50毫升加麦客隆10克,兑水45公斤喷雾。其三,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亩播小麦种10公斤左右,确保一播全苗。

小麦免耕栽培应与草覆盖技术配套,这样不仅利于小麦播后减少雀鸟危害,实现一播全苗,而且可以起到保温、保墒,抑制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等作用。盖草须在小麦播种后及时进行,一般亩盖草150公斤左右。盖草要尽量做到覆盖均匀,草不成砣,地不露白,籽不见天。稻草覆盖后如果地较干应喷水增湿,防止大风将稻草吹跑,同时起促进稻草腐烂作用。小麦出苗后要加强巡查,对盖草过厚的要地方要适当减薄,助小麦出苗。

3.把握播期,控制播量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山区按照过去经过反复试验确定的最佳播期播种,常出现小麦冬前旺长甚至年前拔节现象。冬季和早春若遇低温,这些小麦就会发生冻害,进而造成严重减产。针对此问题,应将小麦的播种期适当推迟。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过去小麦最佳播种期确定在10月中旬,近两年可推迟到10月下旬;海拔600米左右的中山,过去小麦最佳播种期确定在10月上旬,近两年可推迟到10月中旬;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过去小麦最佳播种期确定在9月下旬,近两年可推迟到10月上旬。但对腾茬较迟的红薯地,则应尽量提早播种。

对小麦播种量,总体上应加以控制。其主要原因,一是山区薄坡地退耕还林后,目前种植小麦的耕地,地力水平一般都比较高;二是种植面积缩减后,单位面积施用化肥数量较以往明显加大;三是小麦品种也在不断改良,单株生产能力较过去有明显提高。在此情况下,如果仍然按照过去的方法加大播量,依靠大群体增产,势必会造成小麦中后期群体偏大,苗弱秆细,病害较重,植株早衰,易于倒伏,难以实现高产稳产。因此,小麦具体的用种量,应随着时代发展,根据新时期小麦的品种特性、播期早晚、土壤肥力、整地质量、施肥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过去小麦亩用种量一般在1012.5公斤,亩基本苗数控制在1518万左右;目前每亩播种量应控制在810公斤,亩基本苗数控制在1215万左右,切不可播量过大。

4.讲究科学施肥

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要提高小麦产量,必须相应地增加肥料用量。但近年来不少农户种植小麦肥料用量虽有明显增加,但小麦的产量与效益却没有同步增加,反而出现了病害、倒伏加重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施肥不够科学,单一施肥、偏施氮肥,只重底肥、不施追肥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以上问题,提高种植小麦的产量与效益,在施肥上一要坚持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山区目前留守农村务农的青壮年劳动力较少,大量施用有机肥不够现实,应坚持草覆盖栽培,通过草覆盖实现秸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二要坚持氮肥与磷、钾、锌肥配合使用,农户可直接购买优质三元复合肥或小麦专用肥,保证小麦生长期间养分供应全面、均衡,不可只施氮肥。三要注意适量用肥。尤其是氮肥用量,应根据土壤地力与小麦单产水平灵活掌握。一般亩产300公斤小麦,需施纯氮8--10公斤;亩产400公斤小麦,需施纯氮11--12公斤。施氮过量,不仅难以提高产量,反而会加重病害、增加成本、减少收入。四是高产田小麦,应采用氮肥后移技术,即改过去的一炮轰将氮肥全部底施,为部分低施、留部分追施,小麦追肥时间由早春推迟至拔节期,通过将氮肥施用时间后移,促进小麦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提高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实现小麦产量与品质同步提高。五是改钾肥全部底施为底施与拔节期追施相结合,减少钾肥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熊飞)

秋播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培肥地力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重施磷肥,补充微肥,有条件的地方重施有机肥。试验表明,精播麦田一般要求土壤地力达到有机质1.22%以上,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达到0.084%、47.510E-6、29.810E-6、91104浓度左右。同时要提高整地质量,适当加深耕层,地面平整,无明暗坷垃。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选用良种选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大穗大粒、株型紧凑、光合能力强、经济效益高、早熟、落黄好、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

适期早播淮北麦区的冬性、半冬性品种在10月初开始播种,至10月15日结束,偏春性品种在10月15日左右开始播种,至霜降结束。淮南的苏中麦区春性品种在10月20日开始播种,至10月底前结束;淮南的丘陵麦区春性品种在10月25日开始播种,至11月初结束。苏南的太湖麦区春性品种在10月25日左右开始播种,至11月5日前结束。超稀播田块可适当提前播种。

合理播量每亩播量4~7公斤,基本苗达每亩6~14万株,淮北麦区基本苗掌握在6~10万株,是预期穗数的1/5;苏中麦区8~12万株,是预期穗数的1/3;苏南麦区10~14万株,是预期穗数的2/5。播种要采用扩行条播,坚持足墒播种,确保播深一致。

培育壮苗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高效施肥注意尽量不施目前大面积生产上常施的蜡氮肥和返青氮肥,以减少无效分蘖和无效生长。淮北亩产500公斤目标产量每亩需施纯氮22公斤左右,淮南400公斤目标产量需施纯氮18公斤左右,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施用比例大致为1:0.5:0.6。氮肥基(苗)肥和追肥比例控制在5:5左右,追肥中平衡接力肥占10%左石,拔节孕穗肥可分两次施用,其中拔节肥(倒3叶期)占25%左右,剑叶(保花)肥占10%。

冬小麦高产施肥技巧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1.4~1.6公斤,磷0.5~0.75公斤,钾1.5~2公斤,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1∶0.33∶1,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据小麦植株分析,亩产412公斤冬小麦,从出苗、分蘖到冬后起身拔节吸收的氮约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0%,磷素、钾素各占总量的20%,从拔节到扬花期约吸收氮素总量的48%,磷素总量的67%,钾素总量的65%。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目前即将进入小麦播种期,根据冬小麦的栽培特点、需肥特性和农业生产实际,笔者建议农民朋友做好以下三点,以提高产量。

加大基肥用量

苗期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磷钾肥可使麦苗早生快发,冬前有一定数量的健康分蘖,并为春后生长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础。底肥用量占施肥总量的60%~70%左右,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根据小麦吸肥规律,高肥水地块每亩应施尿素4~7公斤或碳酸氢铵23~38公斤、磷酸二铵15~17公斤、氯化钾12~17公斤,也可选用45%复合肥50公斤或40%小麦专用肥50公斤。中低产地块每亩应施尿素2~5公斤或碳酸氢铵5~12公斤、磷酸二铵18~22公斤、氯化钾9~12公斤,也可选用45%复合肥或40%小麦专用肥40~50公斤,或36%磷酸二氢钾复合肥50公斤。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两公斤。如果是盐碱地上种小麦就不宜施用氯化钾,需改施用硫酸钾或硝酸钾。如果是施用复合肥,就按肥料所含氮磷、氮钾或氮磷钾数量计算施用。在肥力很高或者施用优质农家肥作底肥的麦田,底肥可不施氮肥,氮肥可全部作追肥。而对于种麦季节较晚的晚茬麦或者底肥不足的麦田,播麦时每亩可用5公斤硫铵或2.5公斤尿素作种肥,但碳铵容易挥发烧种,不宜用作种肥。

适量使用种肥

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亩施尿素2~3公斤,或过磷酸钙8~10公斤,也可用复合肥10公斤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入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公斤种子用硫酸锌2~6克、硫酸锰0.5~1克,拌种后随即播种。

适时追肥获高产

巧施追肥是获得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追肥包括两种:一种是土壤追肥,这是较传统的追肥方式。追施肥料一般习惯于追施氮肥,追肥的时间一般在拔节期,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可在拔节后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或氢铵40~50公斤。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并加大用量,可在返青后每亩施尿素20~25公斤或氢铵50~70公斤。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亩施尿素15~17公斤为宜,施用不宜太晚。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公斤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

另一种是根外喷施,这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不足的一种有效施肥方法。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小麦生长后期应根据情况进行叶面施肥,这时北方麦区常受干热风危害造成减产。如果用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每亩喷50公斤肥液,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左右)在抽穗扬花期喷1~2次,两次间隔时间为10天半月,可以促进小麦灌浆结实,并减轻干热风的危害,从而保证小麦的高产优质。

免耕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浙北地区选用扬麦158、扬麦12等扬麦系列品种,浙中、浙南地区选用温麦10号等品种。

2、适期足墒播种。晚稻收获前7天断水,保证晚稻收获后土壤足墒。晚稻齐泥收割后,削高填低,整平田面。浙北地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浙中南地区,11月上、中旬播种。适期播种时,每亩播种量为7.5~10公斤,迟播适当增加用种量。播种要均匀,防止出现丛子,要匀播到畦边。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3、及时开沟覆盖。播种后及时开沟覆盖。提倡机械开沟,一般畦沟2米,沟宽20厘米,沟深20厘米。沟泥要破碎均匀覆盖畦面,覆土厚度2厘米,消灭露子。搞好田内三沟(畦沟、腰沟、田边沟)配套,沟沟相通,达到雨停沟干。

4、稻草还田。播种后每亩均匀覆盖稻草300公斤,以草不成堆,田不露土为宜。

5、化学除草。(1)播前2天,每亩用10%草甘磷300毫升或20%克无踪100毫升,兑水40公斤喷施,封杀稻田杂草。(2)杂草2叶1心期前,每亩用50%异丙隆150克或6.9%骠马胶悬剂50亳升,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防除。

6、科学施肥。亩产250~350公斤的产量水平,每亩施纯氮11-13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4~6公斤,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有机肥、磷肥和钾肥全部做基肥,氮肥总量60%作基肥,10~15%作苗肥,25~30%作穗肥。

7、防治病虫害。扬花期,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赤霉病。当百株蚜量达到800~1000头时,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8.适时收获。人工收割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期,联合收割机收割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末期。

《旱地冬小麦栽培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