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东北玉米要抗涝播种》,希望您喜欢!

本报讯去年10月以来,东北地区雨雪异常偏多,部分地区春涝严重,气温持续偏低,不利于土壤解冻散墒,农时已延后7~10天,加之去年秋整地面积减少一半,玉米春整地和适期播种任务艰巨。针对当前东北地区玉米春播中存在的问题,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提出以放寒增温抢农时,早促早管保质量为重点的春播技术指导意见。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一是及时排水散墒,加快整地灭茬。田间积雪量大、土壤水分饱和的地块,要充分利用大型机械及早进行耢地和除雪,加快融雪散墒和耕地化冻,为快整地、早播种争取主动;玉米秸秆或残茬尚留在田间的,要抓紧组织人力、机械力量清除;化冻后土壤湿渍严重、明水较多的地块,可通过挖排水沟和疏通沟渠等措施,尽早排除田间积水。提前搞好整地及播种机械检修调试,一旦条件适宜立即组织农机下地,翻耕晾晒或起垄散墒,使土壤达到待播状态。土壤水分适宜的地块可采取机械顶凌整地,实行灭茬、起垄连续作业达到待播状态。

二是科学选择品种,严禁越区种植。针对今年农时延后的情况,要选择比常年种植品种早熟5天左右的中早熟玉米品种。对田间明水严重、播期推迟较多的地块,应及时更换短生育期品种。

三是适时适墒抢播,力争一播全苗。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和地温回升情况,一般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且土壤墒情适宜时即可播种。适播期为4月下旬~5月上旬,争取5月20日前完成播种工作。土壤墒情适宜的地块,提倡机械播种,充分发挥机械作业速度快的优势,加快播种进度,确保在最佳播期内完成播种工作。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块,可在播前催芽抢积温促出苗,适当浅播浅种并隔天镇压。旱区缺墒地块,大力推广玉米坐水种、膜下滴灌等旱作栽培技术。

四是因地因苗管理,促进早发快长。适时晚定苗,留大苗、壮苗、齐苗,防止过密。结合定苗多铲多趟,放寒增温,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定苗后要尽量早施磷、钾、微肥及适量氮肥,以促苗早发,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延伸阅读

开春玉米要这样种


春玉米缩株增密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每亩地施3~5方厩肥、粪肥等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生产条件,培肥地力,提高土地质量。

起垄种植深松促根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松作业,深松深度30~35厘米。松后采用重耙耙透、耙细、耙碎。播种期地温低,播种前起垄30厘米,提高地温,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

良种配套适时播种实现超高产选区的品种为耐密型品种,如郑单958、先玉335。播前人工精选种子。播前可采用玉米种衣剂按种子量的1.5%拌种。东北春玉米区最佳播期为4月20日~5月10日,如播种过早,易造成低温烂种,出苗不齐;如播种过晚,会影响玉米生长及后期脱水。播种时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春季气温状况确定播深,适宜播深为3~5厘米。播种时播量加大10%,一般播量为4公斤,超高产田可以加大至5公斤,5叶期拔去弱苗、留下壮苗,保证苗匀、苗壮、苗齐。

增加密度建构高产群体要实现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超高产水平,必须适宜密植,将密度提高到5000株/亩以上,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水平确定适宜的留苗密度。郑单958,每亩必须留6500株以上,实收不低于6000株。先玉335每亩留苗6000株,实收不低于5500株。种植方式为,行距60厘米、株距18.5~20厘米。

化学调控缩株壮秆抗倒伏生产与试验结果表明,一般玉米品种密度超过4500株/亩时易发生田间倒伏现象。应用化学调控技术,在玉米拔节期叶面喷施300ppm金得乐或壮丰灵等玉米调节剂,可以达到缩小玉米营养体、秆细秆坚、抗倒伏,且不改变玉米穗部性状、建构高产群体的目的。

精量施肥高产高效一般高产田每生产100公斤籽粒需施用纯氮3公斤、磷1公斤、钾2公斤。春玉米高产田需亩施氮肥(尿素)50公斤、磷肥(过磷酸钙)50公斤、钾肥(硫酸钾)25公斤,对于缺锌地块每亩应加施硫酸锌1公斤。在肥料运筹上,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将氮肥总量的30%左右加全部磷、钾、锌肥,沿幼苗一侧开沟深施(15~20厘米),以促根壮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11~12片叶展开)追施总氮量的50%左右,以促穗大粒多。花粒肥在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15%~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粒重。

防病治虫保产增收病害防治一是靠选择抗病品种来防治,如大小叶斑病、茎腐病等;二是调节播期,减少灰飞虱为害,预防粗缩病毒病。地下害虫靠包种衣剂或拌种来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用有机磷农药来防治。

直播晚收壮籽增产直播玉米,播深3~5厘米,深浅一致,确保苗齐、苗全、苗匀。当大田中的玉米苞叶变白、发黄时,籽粒尚未停止灌浆,适当晚收,延迟至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苞叶干枯松散时即完全成熟后再收获,可以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李博)

东北雨养春玉米深松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应对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东北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占我国玉米生产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东北春玉米主要以雨养为主,该区玉米产业发展中耕层质量的下降和密度偏低以及栽培粗放成为重要限制因素。首先,东北春玉米区土壤紧实,耕层变浅,玉米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后期供水供肥能力下降,玉米早衰现象明显。其次,东北区域现有的栽培品种密度超过4000株/亩时,不利天气群体倒伏率常在50%以上,减产显著。另外,目前东北春玉米由于长期的习惯耕作方式、管理相对粗放,平均的单产水平仅为391.6公斤/亩,与当地可实现的大面积高产水平800公斤/亩相距甚远。因此,本研究通过交替休闲的深松土壤、深旋精量联合播种和化学控制措施的综合集成,形成切实有效的东北雨养地区深松抗倒防衰技术,是目前解决密植倒伏早衰问题,实现春玉米增密增产的有效途径。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已突破的关键技术

针对东北旱田普遍存在的耕层浅、土壤紧实、蓄水力差等耕层质量下降的问题,突破了两项土壤深松技术,一是形成了隔年深松、苗带轮换、交替休闲的宽窄行耕种方式,研制和筛选适宜的深松机具,并配套土壤耕作措施,以改善耕层结构,促进根系拓展与土壤蓄水,防止倒伏与早衰。二是针对东北春玉米长期的习惯耕作方式、管理相对粗放,创新研制出深旋精量联合播种机,将玉米施肥、深旋、精播、镇压、补水有效集成,提高玉米出苗率和整齐度,不断提升玉米的单产水平;针对东北春玉米密度普遍偏低、高密度倒伏严重的问题,突破了增密抗倒防衰技术,将化学调控技术与肥水调控、行株距配置方式有效集成,建立增密抗倒防衰高产的化学调控技术体系。

在示范过程中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应用东北雨养春玉米深松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与集成,在东北区域建立100多亩定位试验田和4000多亩固定示范田,并在相应省、市、区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和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东北雨养春玉米同比当地前三年平均增产20%~50%以上,平均亩增产150.1公斤,平均亩增效益120.52元。累计示范田11.3万多亩,同比当地前三年亩产量提高10%~30%,平均亩增产粮食90公斤,总增产粮食10207.6吨,增加效益1279.84万元;本技术集成创新了东北雨养春玉米深松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解决了该区域耕层质量的下降、密度偏低以及栽培粗放等问题,促进雨养春玉米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创了东北平原雨养春玉米超高产典型、为春玉米高产实现树立了示范样板;雨养春玉米深松密植高产栽培模式中精量配方施肥,可以大量减少化肥N、P的投入。平均亩产省尿素等氮素化肥8~15公斤,N肥素观利用率达50%以上。(赵明王立春)

玉米增产要适时晚收


夏播玉米渐近收获,保障玉米稳产、高产尤为重要。

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环节,玉米适时晚收可亩增产100多斤以上。

做到玉米晚收增产,需谨记六个一即:

一看:看玉米生长特征,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一定:定玉米最佳收获期。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有些农民担心雨天影响秋收,耽误冬小麦种植;有些农民更担心自己果实被别人抢走,因此常常见到农民抢收现象。早收晚收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验证玉米是否进入完熟期,可以从外观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已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一推:推算玉米晚收时间。一般情况下,按玉米正常生育算,需期延长10天左右进行收获为宜。

一收:收要快、要及时。提前看好天气预报,安排好人员、车辆等预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力争一次性收获完成。

一剥: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及时利用人工及时玉米剥皮机进行扒皮。

一脱晾: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收听天气预报,在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陆建春)

高产春玉米的施肥五要


春玉米苗期生长缓慢,植株健壮,抗倒伏能力较强。单株产量较高,在高温、多雨季节易感染病害,会影响春玉米的产量。掌握春玉米施肥方法,可使春玉米高产、稳产。

1、要广施有机肥

春玉米是高产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密切相关,在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措施中,首先是要广泛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亩有机肥投入量应不低于4000公斤。

2、要稳施氮肥

春玉米要施好底肥,调控追肥用量。在单产达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每亩施氮肥应稳定在9~12公斤;单产300~500公斤的中产田,每亩施氮应稳定在7~10公斤;单产小于300公斤的低产田,每亩施氮应稳定在6~8公斤。同时,合理调整施用时期和方法,提高氮肥利用效果。

3、要控施磷肥

当前磷肥的效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但施用磷肥要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合理确定和控制用量。在高、中、低3种不同产量的田块中,每亩适宜的磷肥施用量应分别控制在7公斤、6公斤和5公斤的范围内,春玉米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

4、要增施钾肥

随着土壤速效钾逐年下降,缺钾面积不断扩大,为满足玉米生长对钾素的需求,必须全面增施钾肥。高产田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为每亩8公斤左右,中产田为7公斤左右,低产田为6公斤左右,氮、磷、钾施用比例应为1∶0.5∶0.6。

5、要补施微肥

因玉米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改革及施肥结构变化,使得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玉米缺锌症状已大面积出现。补施玉米锌肥,可在玉米浸种、包衣等方面配施,也可在玉米播种或苗期追肥时普遍施用1~2公斤的硫酸锌,还可在玉米专用肥中或玉米苗期叶面喷药,喷肥中添加锌肥。

东北地区玉米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陆续进入抽雄吐丝期,长势总体较好,但后期仍面临旱涝、早霜等威胁,玉米螟、粘虫、大斑病等将偏重发生。为指导各地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丰产丰收,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提出东北地区玉米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一)排涝防旱保生长。针对东北地区前期雨水较多,近期部分地区连续多雨的情况,对一些低洼易涝、山区沟塘地块,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涝害发生。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搞好土壤墒情监测,防范后期可能发生严重的旱情,如遇秋吊迹象,应及时浇水,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求,避免因旱造成减产。

(二)补施粒肥增粒重。多雨易导致肥料淋失,引起后期脱肥。在玉米吐丝期,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株长势,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并适当增施钾肥。但施肥量不宜过多,施肥时期不宜过晚,防止贪青晚熟。也可在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混合液,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粒重。

(三)统防统治控病虫。玉米螟、粘虫、大斑病是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病虫害。近期温度高、湿度大,田间郁闭,易导致病虫加重发生。要加强监测预警,适时开展防治,大力推行生物防治、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并综合运用高架自走式机械喷雾和飞防等多种措施,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对玉米大斑病等病害,还要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菌侵染来源。

(四)促进早熟防早霜。近日中央财政出台东北秋粮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政策,对因低温春涝晚播的秋粮作物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等给予补助。玉米专家指导组和广大农技人员要配合当地农业部门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搞好政策宣传,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视植株生长发育和天气情况,确定合理的喷施药剂、喷施剂量和喷防时间,提高作业质量和实施效果,促进安全成熟,规避早霜风险。

(五)适时晚收夺高产。今年东北部分地区玉米播期较常年偏晚,各地要在早霜来临前尽量延迟玉米收获时间。当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粒皮层光亮、灌浆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为最佳,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加速果穗和籽粒脱水,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

夏玉米贴茬播种技术要点


玉米贴茬播种是指在小麦收获之后,不经过耕地、整地,直接在麦茬地上播种夏玉米。采用贴茬播种技术可实现抢时早播,减少农耗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利于机械化作业。玉米贴茬播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期早播。夏玉米生育期短,要抢时抢墒早播。为争时间,夏播玉米宜采用早、中熟品种。造墒播种,结合前茬小麦浇好麦黄水,为播种玉米蓄好底墒;播种后干旱时浇好蒙头水。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二、选种。要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高产杂交包衣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等。

三、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及种植方式确定合理种植密度。一般紧凑型品种,透光性较好,在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块,以每亩不低于4500~5000株为宜。

四、秸秆还田覆盖。在播种玉米之前,应将成垄或成堆的麦秸挑开、散匀。有条件的可选用带有秸秆切碎和抛撒装置的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割作业,秸秆还田。

五、玉米铁茬播种。在完成小麦收获和秸秆覆盖后,就可以直接用专门的玉米贴茬播种机在大田中进行播种作业。播种量一般为2~2.5公斤/亩;播深一般控制在3~5厘米,施肥深度一般为8~10厘米。(蒋艳青)

《东北玉米要抗涝播种》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播种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