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豇豆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希望您喜欢!

豇豆又叫豆角、带豆,原产亚洲东南部,我国自古就有栽培,尤以南方普遍种植。嫩荚可炒食、凉拌、泡食或腌渍晒干,种子可代粮和做馅料,营养丰富,味鲜美,供应期长,为解决8-9月夏秋淡季的主要蔬菜之一。长期以来,因品种退化变劣,病害严重,致使产量及品质下降,被认为是低产作物,个别地区甚至无法种植。近几年来,广大科技人员和菜农对原有农家品种进行了提纯复壮,选出了一批新品种,对促进豇豆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四川成都的红嘴燕,陕西的罗裙带,华南农学院的银燕等,尤其是1980年以来,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蔡俊德等人育成之豇28-2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品质佳,高抗蚜虫、花叶病毒病,适应性广等特点,并依品种特性研究提出配套的栽培技术,经全国26个省市推广,平均亩产1969.5公斤,增产33.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仅三四年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次品种更新,取代原优良品种红嘴燕,成为主栽品种,1987年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使我国豇豆栽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生物学特性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1、形态特征豇豆属豆科一年生植物。茎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种。南方栽培以蔓性为主,矮性次之。叶为三出复叶,自叶腋抽生20-25厘米长的花梗,先端着生2-4对花,淡紫色或黄色,一般只结两荚,荚果细长,因品种而异,长约30-70厘米,色泽有深绿、淡绿、红紫或赤斑等。每荚含种子16-22粒,肾脏形,有红、黑、红褐、红白和黑白双色籽等,根系发达,根上生有粉红色根瘤。

2、生长习性豇豆要求高温,耐热性强,生长适温为20-25℃,在夏季35℃以上高温仍能正常结荚,也不落花,但不耐霜冻,在10℃以下较长时间低温,生长受抑制。豇豆属于短日照作物,但作为蔬菜栽培的长豇豆多属于中光性,对日照要求不甚严格,如红嘴燕、之豇28-2等品种,南方春、夏、秋季均可栽培。豇豆对土壤适应性广,只要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田块均可栽植,豆荚柔嫩,结荚期要求肥水充足。

二、品种分类

豇豆按其荚果的长短分为三类,即长豇豆、普通豇豆和饭豇豆;按食用部位分食荚(软荚)和食豆粒(硬荚)二类;作为蔬菜栽培的分为长豇豆和矮豇豆。

1、长豇豆茎蔓生长旺盛,长达3-5米以上,栽培时需设支架。豆荚长30-90厘米以上,荚壁纤维少,种子部位较膨胀而质柔嫩,专作蔬菜栽培,宜于煮食或加工用,优良品种很多。如早熟品种有红嘴燕、之豇28-2、四川五叶子、重庆二巴豇,广州铁线青、龙眼七叶子、贵州青线豇,中熟品种有四川白胖豆、武汉白鳝鱼骨、广州大叶青;晚熟种有四川白露豇、广州金山豆、浙江512、贵州胖子豇、江西、广州八月豇等。

(l)红嘴燕蔓性,以主蔓结荚为主,初花着生于第4-5节,结荚多,嫩荚白绿色、末端紫红色,荚长55厘米左右,品质中等,种子黑色,亩产1250公斤左右。

(2)之豇28-2系浙江农科院园艺所育成,蔓性,主蔓结荚,第一花序着生于第4-5节,第7节后节节有花序。嫩荚淡绿色,结荚多,早熟高产,品质佳,荚长65-75厘米,耐热性强,适应性广,抗蚜虫、花叶病毒病性强,种子红紫色,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亩产1750-2000公斤以上。目前已成为全国主栽品种之一。

(3)铁线青蔓性,分枝2-3条,主蔓自第5-6节开始着花,嫩荚深绿色,长45-50厘米,末端红色,种子浅红色,耐寒性强,品质佳。

(4)八月豇如江西三村晚豆豇,蔓性,分枝强,蔓第1-2节开始着生花序,每轴花2-3对,结荚2-4条,荚深紫色,长20-30厘米,耐热,6月上旬播种,8-9月陆续采收,品质佳。

(5)白胖豇豆蔓性,第一花序着生于8-11节,以后每隔2-3节着生一花序,豆荚白而粗,长约36厘米,横径1.1厘米,厚1.2厘米,种子茶褐色,中熟,肉质厚而细嫩、味较甜、品质佳、产量较高。

(6)红鳝鱼骨蔓性,分枝性弱,第一花序着生第4-5节,荚长45-66厘米,每荚含种子16-22粒,种子土红色,稍晚熟,不耐旱,耐涝、荚肉厚,脆嫩,不易老化,品质佳。亩产1250公斤左右。

2、矮性种株高40-50厘米,荚长30-50厘米,鲜荚嫩,成熟坚硬,扁圆形。种子部位膨胀不明显,鲜荚做菜或种粒代粮。如南昌扬子洲黑子和红子,上海、南京盘香豇,厦门矮豇豆,武汉五月鲜,安徽月月红等。

(l)盘香豇植株矮生,分枝多,荚长20-26厘米,淡绿带紫色,卷曲如盘香状,6月下旬播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收嫩荚、品质佳、产量低。

(2)五月鲜株高50-68厘米,第一花序着生于第三节,荚长20-25厘米,青白色,结荚多每荚含种子12粒左右,种皮淡红色,极早熟,宜做泡渍,3月下旬至7月可陆续播种,5-10月上市。

三、土壤耕作

豇豆主根深达60-80厘米,须根在14-20厘米处,吸肥力和耐旱力强,但其根瘤菌生长不及其他豆类蔬菜,因此在栽培长豇豆时,必须深耕多施基肥,整地时施入杂土肥2500-4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为基肥。

四、播种育苗

1、选用良种豇豆喜温耐热,生长季节长,从晚春断霜后早秋霜来临前,按不同季节选择相应品种进行春、夏、秋三季栽培,以延长供应期。春季早熟栽培要选对日照要求不严格的品种,如五月鲜、红嘴燕、之豇28-2等品种春、夏、秋都可栽培;而八月豇、盘香豇、江苏毛芋红和浙江512等品种对日照要求严格,只能秋季栽培,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结荚,春、夏季栽培生长期延长,茎叶旺盛,结荚期推迟,产量不高。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豇豆喜温怕霜冻,要求晚春断霜后才能露地栽培,一般春播要求平均气温稳定在15-18℃以上,而秋播最迟时间以结荚盛期处于平均气温25℃以上,以免前期生长不良,且后期荚果受冻,产量下降。长江流域露地直播或育苗移植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中旬,6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上市;华南地区冬季气温较高,从3月上旬至9月上旬均可播种,5月至12月分批采收上市。露地播种,早春如遇较长时间10℃以下低温及阴雨,种子发芽慢,易产生烂种缺苗,幼苗生长缓慢,根系吸收受抑,叶片上往往呈现黄叶锈斑等现象。当气温上升后,幼苗虽能恢复生长,但产量大受影响。因此早熟栽培者,需利用育苗移栽。长江流域于3月中下旬利用冷床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结合地膜覆盖栽培;华南地区即可利用简易塑料薄膜小棚,于2月下旬播种,出苗后保持膜内温度18-22℃,于一片复叶时定植于大田(苗期10-15天),可提早上市,增加产量,解决早春淡季,增加花色品种。

五、栽培技术

1、合理密植密植是增产关键之一,浙江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以早熟品种之豇28-2,采用畦宽(连沟)1.3-1.4米,种植两行,穴距20-23厘米,春栽每穴三株,每亩保持13000-15000株,平均亩产量达2500公斤。密植度又依栽培季节、品种和栽培方式而有不同。如夏秋季气温高、日照足、雨水少,植株生长快,生育期短,每亩穴数或每穴株数可相应增加,如采用地膜覆盖,肥水条件好,植株生长旺盛,每穴留2株。晚熟品种如罗裙带、乌豇、八月豇等蔓叶多、分枝性强,不宜种植太密,应相应增加穴距至30-33厘米,每穴2株,苗栽7000-8000株。

2、搭架引蔓蔓性豇豆一般株高达2.5-3.2米以上,幼苗期结束后,抽蔓时应及时搭架引蔓,使茎蔓均匀分布于架上。搭架形式有:

(1)丛植式:每畦邻近四穴的支架顶部扎成一架,每架株数多,后期相互遮荫,对结荚不利。

(2)人字架;每畦对称两穴的支架顶部扎成一束呈人字型架,上边再加一横竹竿连接各人字架。此种搭架形式简便,通风透光较好,杭州等地广泛应用。

(3)直立式:每穴插一小竹竿,直立向上,每行用一横竹竿串连成排,通风透光良好。

(4)倒人字架式:此种型式是以人字架为基础、将其人字交叉点由原来在离地1.3米处下降到82厘米,使架杆的2/3在交叉点以上,形成倒人字形,这种形式不仅叶分布均匀,植株结荚部位70%以上在架外侧的畦沟上方,通风透光良好,产量较高。

六、肥水管理

豇豆忌连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幼苗期需肥量少,要控制肥水,尤其注意氮肥的施用,以免茎叶徒长,分枝增加,开花结荚节位升高,花序数减少,形成中下部空蔓不给荚。盛花结荚期需肥水多,必须重施结荚肥,促使开花结荚增多,并防止早衰,提高产量。以春豇豆为例:齐苗及抽蔓期追施10-20%人粪水1-2次;当植株进入初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结果数增多,每亩重施人粪1500-2000公斤,促使多开花结荚;采收期间,每隔4-5天施入粪水一次,共3-4次。豇豆耐旱,南方春季雨水较多,一般不必灌水,而夏秋期高温干旱,应结合施肥灌水,以减少落花落荚,并防止蔓叶生长早衰,借以延长结果,提高产量。

七、病虫害防治

蚜虫主要在苗期危害,并能传布豇豆花叶病毒病,用40%乐果每7-10天喷一次。豆野螟一般于7-8月间(夏秋豇豆)大量发生,危害豆荚。花期用敌敌畏800倍每6-10天喷一次,南方夏秋季雨水多时,常会引起豇豆煤霉病危害。发生初期,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2-3次即可防治,而豇豆锈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2-3次。

八、采收与留种

长豇豆播种后,约经60天(春播)或40天(夏播)开始采收嫩荚,而开花后约经7-12天,荚充分长成,组织柔嫩,种子刚刚显露时应及时采收,质柔嫩。产量高。豇豆每花序有两对以上花芽,通常只结一对豆荚。如肥水充足,及时采收和不伤花序上其他花蕾时,可使一部分花序多开花结荚,这样可以提高结荚率,增加产量,采摘初期每隔4-5天采一次,盛果期每隔1-2天采一次,采收期共约30-40天。矮性种亩产600-800公斤,蔓性种1250-1500公斤。

豇豆留种可分夏播和秋播两种,留种株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结荚节位低、结荚集中而多的植株,成对种荚大小一致,籽粒排列整齐,以选留中部和下部的豆荚做种,及时去除上部豆荚,使籽粒饱满。当果荚种壁充分松软,表皮萎黄时即可采收,挂于室内阴干后脱粒,晒干后乘热将种子装入缸内,密封贮藏或在缸内滴入数滴敌敌畏和放置数粒璋瑙丸密封贮藏,防止豆蟓危害。如少量种子,亦可将豆荚挂于室内通风干燥处,不必脱粒,至翌年播种前取出后脱粒即可,种子生活力一般为1-2年。

延伸阅读

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栽培条件


近日记者在长春市食用菌协会采访时,看到许多来自省内各地的农民朋友在此求知学艺,农民们认真听讲的情形让人颇有感触。现在给种菇的农民介绍一种经济效益比较高、市场价格比较稳定的优良菌类药材蛹虫草。据该协会秘书长张连生讲,蛹虫草目前在全国最大的安国药材批发市场上售价为每公斤1200元,在长春收购价为每公斤800元,效益十分可观。下面记者将该协会秘书长、副研究员张连生介绍的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栽培条件做以详细报道。

一、形态特征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等。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他是蛹虫草真菌寄生在蚕蛹体上形成的子座与蛹体的结合体。子座单生或数个一起从寄生蛹体的头部或节部长出,颜色为橘黄或橘红色,全长28厘米,蛹体颜色为紫色,长约1.52厘米。

1.菌丝体蛹虫草的菌丝是一种子囊菌,其无性型为蛹草拟青霉。其菌体成熟后可形成子囊孢子(繁殖单位),孢子散发后随风传播,孢子落在适宜的虫体上,便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体。菌丝体一面不断地发育,一面开始向虫体内蔓延,于是蛹虫就会被真菌感染,分解蛹体内的组织,以蛹体内的营养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最后将蛹体内部完全分解。

2.子实体一般当蛹虫草的菌丝把蛹体内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分解完毕后,菌丝体发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菌丝体由营养生长开始转为生殖生长,最后扭结后从蛹体空壳的头部、胸部、近尾部等处伸出,形成橘黄色或橘红色的顶部略膨大的呈棒状的子座(子实体)。

二、人工栽培条件

1.营养(1)碳源碳源是蛹虫草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人工栽培时,蛹虫草可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果胶等,其中尤以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糖类的利用效果最好。(2)氮源氮元素是蛹虫草自身合成的蛋白质、核酸等有机氮以及铵盐等无机氮。能利用的有机氮很多,如氨基酸、蛋白胨、豆饼粉、蚕蛹粉等;无机氮主要有氯化铵、硝酸钠、磷酸氢二铵等。有机氮的利用效果最好。(3)矿质元素以磷、钾、钙、镁等为主要元素。一般通过添加无机盐类来满足蛹虫草对矿质元素的需求。(4)维生素虫草菌丝不能合成必要的维生素,适当加入VB1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

2.温度在虫草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界限。菌丝生长温度6℃30℃,低于6℃极少生长,高于30℃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生产温度为20℃23℃。原基分化时需较大温差刺激,一般应保持5℃10℃温差。

3.水分和湿度水分是蛹虫草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保持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要达到65%7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要注意培养基适时补水和补充营养液。

4.空气蛹虫草需要少量空气。但在子实体发生期要适当通风,增加新鲜空气。否则,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子座不能正常分化,影响生长发育。

5.光照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应保持黑暗环境。但转化到生殖生长阶段需要明亮的散射光,光照度为100240勒(勒为光照度单位)。光照强,菌丝色泽深,质量好,产量高。

6.酸碱度蛹虫草为偏酸性真菌,其菌丝生长发育最适pH为5.26.8。但在灭菌和培养过程中pH值要下降。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应调高pH值11.5,在配制培养基时可加0.1%0.2%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酸氢二钾等缓冲物质。

酸角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


酸角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的南部及海南、台湾,海拔不越过1400米的旱坡荒地、干热河谷、庭院四旁和滨海。绝大部分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面积估算不到830公顷。长期以来,由于热区龙眼、荔枝、芒果、菠萝、咖啡、橡胶、椰子等经济作物与酸角的比较利益差距大,因而酸角果树的保护与发展被人们忽视。特别是受过去极左思想的影响,大量老酸角树遭到砍伐,资源毁坏严重。酸角在云南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怒江、元江干热河谷及西双版纳一带,海拔50~1350米的热量好的地方,自然生长有版纳甜型和普通酸型两个类型。其中川滇两省境内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是我国酸角的主要产区,年产酸角100吨,单产、品质、风味都优于省内其他地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酸角曾在广州交易会上引起国外客商注意和询购,可惜当时限于条件未能及时开拓出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酸角的更进一步认识和开发,酸角已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大放异彩。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酸角几乎浑身是宝,用途极为广泛。酸角树生长缓慢,寿命长达200年,其中经济寿命约为100年。其树型优美,枝叶常绿,是一种理想的庭院观赏乔木,若对幼树施以园艺盆景技术,又不失为一种上好的盆景制作材料。其花量大,花期长,4~8月均不断开花,可谓极好的蜜源植物,其花蜜略带酸味,口感极好,同时花又可用来做西餐沙拉。

酸角果肉富含糖、醋酸、酒石酸、蚁酸、柠檬酸等成分,在食品领域主要用来做调味品、饮料、果酱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市场,常见酸角调味品,而在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酸角饮料和酸角混合饮料非常盛行,以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也开始研究酸角。目前,国际市场出售的有中美洲酸角ADE汽水,印度酸角饮料,南美洲酸角与番木瓜、番石榴、香蕉等的混配饮料,泰国威士忌酸角调配酒,中国昆明酸角汁、果露等。每逢炎夏,西双版纳当地居民都喜欢选用成熟的酸角,加红糖煮水后制成清凉饮料饮用,酸甜鲜美,祛暑解热;或将酸角汁放在消闲食品米凉粉、米干、米线中做调味料,酸辣开胃,诱人食欲。

同时,酸角果肉又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其中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所以,在医药方面酸角也被人们广为运用。如常食用酸角可治腹泻、气胀、麻风病、麻痹、瘫痪,防治坏血病、胆汁过多,可杀死人体寄生虫,减缓酒精、曼陀罗中毒。直接口含酸角则可生津祛暑,清热解毒,消除咽喉疼痛,帮助消化,洁齿固齿。如与食盐拌用可作为去风湿病搽剂。鉴于酸角的医药用途,英国、美国和一些大型制药商号均已将其列入药典,并大量向印度、埃及、大安的列斯群岛、墨西哥、泰国、小安的列斯群岛等国家和地区进口酸角,仅美国每年就要进口90吨用于医药行业。

酸角的栽培技术

1.采种。采下成熟荚果,去其果肉取出种子,洗净后稍晒干,然后播种或贮藏。种子干时坚硬,颇耐贮藏,纯度高,每公斤约有1500~1700粒,发芽率95%左右。

2.育苗与造林。2~3月育苗。播种前用温水浸种1~2天,待种子膨胀后,条播或点播,播后5天左右开始发芽,20天以后芽基本出齐。幼苗出土后最初几天生长迅速,1个月后平均高可达15~20厘米,根深达10厘米以上,根幅5厘米5厘米,在这期间幼苗宜稍加荫蔽。5~6个月后苗高达50厘米,可在8~9月移苗,翌年雨季定植较好,春季换叶时也可定植。还可在雨季开始后进行直播造林,每塘放2~3粒种子,出芽率高达95%,1个月后小苗高5~13厘米,但后期直播苗木比苗圃苗生长慢。由于牲畜喜欢吃它的叶子,造林后要加强管理。

云南含笑开花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依据云南含笑产区和引种区调查观测材料,分析研究了云南含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含笑是木兰科植物系统发生上一个很自然而又比较进化的种,分布于云南中部以及西北部的是比较原始的种群,分布于贵州的云南含笑是比较进化而年轻的种群。云南含笑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高,可作为园林树种及香料树种加以推广应用。文章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关参考分析依据。

【关键词】云南含笑;开花;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S6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7-0177-03

云南含笑(Micheliayunnanensis)又名十里香、皮袋香、山栀子。是木兰科含笑属常绿灌木,与银杏同属第四纪冰川残留的中生代孑遗树种,花期3~4月、果期8~9月。[1]原产云南,现分布于云南及贵州西部。系云贵两省植物区系重要的链锁分子之一,属典型的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式样中的云南高原区系成分。

云南含笑花可制浸膏供香料使用,叶可制作皮袋香面;花蕾及幼果可入药,清热消炎,是食品、化妆、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由于其株矮枝密、花多姿美、期长又极富变化,可观蕾观花观果,适应性较强、耐修剪,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可塑性。因此也是一种比较珍贵优良的庭园绿化树种及盆景材料。

一、调查区生态地理条件

(一)产区生态地理条件

云南含笑产区调查点设在云南安宁楸木园。安宁地处云南高原腹地,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为2~4%,PH值在4~5范围内,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带、云贵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地带。年平均气温14.8℃,平均有效积温4568.5℃,年平均降雨量886.5mm,年无霜期229天,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温凉气候。[2]

(二)引种区生态地理条件

云南含笑引种区调查点设在云南昆明西南林学院。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1m。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雨量1035mm,相对湿度74%[2]。校内云南含笑一部分是从楸木园移植栽种而成,另一部分是从西南林学院后山移植栽种而成。

二、研究方法

(一)样的选取

产区按照云南含笑四种不同群落类型,分三个样地取样,均为10m10m正方形,共计6个样方。

引种区按照种源的不同,以及植株长势的情况,在西南林学院采取挂牌观测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6株作为定株,每一定株上选取2~3条具有代表性的枝条作为定枝,共21条定枝,每一定枝上选取一枚具有代表性的花蕾作为定点,共21个定点。

(二)形态调查

在仔细观察不同样地云南含笑花器官形态的同时,以丛或株作为调查的基本对象。在每个样方内随机抽取3丛(株),共18丛(株)。在每丛(株)上随机采取10朵花,共180朵花,分别实测花朵的花瓣数、花瓣轮数、雄蕊数、雌蕊数以及相应长度宽度。根据典型性、代表性的原则,把所测得的数据采用算术平均值法归纳处理总结成表1,以花程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节律观测

以引种区西南林学院校内具有代表性的16株云南含笑为对象,定株、定枝、定点、定时进行挂牌观测。每隔五天8:30观测一次定株、定枝。分别观察植株长势,用卷尺、游标卡尺测定树高、花瓣大小;分别记录下花瓣、花朵、果实的数目。每天8:30观测一次定点,分别观测21个定点从初蕾膨大露白待开已开花落结果开裂成熟的变化规律,同时记录相应状态。这里,定株数据采用排出法、比较法、平均值法综合处理绘成图1,制成表1;定枝的数据处理利用平均值法、数理统计法,建立以月为横轴,蕾数、花数、果数为纵轴的曲线模型(图1,图2,图3);定点数据采用排出、比较、均值的方法综合处理列成表2。

三、结果分析

(一)形态特征

1.特征描述。依照我们产地考察而描述云南含笑开花的形态特征如下:云南含笑花梗,雌蕊群及雌蕊群柄密被深红色平伏毛。花白色,花香极浓,花被1~4轮,花被片5~12,最高要达17。外轮4~3,倒卵状杓形,长2.7~3.7cm,宽约1.5~1.8cm,内轮4~1,倒卵状椭圆形,长2.3~2.7cm,宽约1.2cm,雄蕊40~84,长0.8~1.1cm,花药侧向开裂,药隔具微小短尖头,花粉近球形或椭状梨果;雌蕊群卵形或长卵形,长约4~6mm,宽约3mm。聚合果长3~3.5cm;心皮5~8个发育成蓇葖,蓇葖长5~8mm,先端有一短喙;种子扁卵球形,外种皮红色肉质,内种皮黑褐色稍坚硬。从整体上看花的各部分均螺旋状排列于花托之上,而花托是完全无限的花柄,是节间的延发育,保存着枝的固有状态,[3]乃是近似裸子植物孢子叶球结构的原始特征;[4]但又以花腋生、花枝与花药明显分化、花药侧向开裂、雌蕊群具柄、部分心皮不发育并分离,以及形成穗状聚合蓇葖果等特征而明显地区别于木兰科的其它种类。因此,云南含笑是木兰科系统发生上一个很自然而又比较进化的种。

2.特征演化。根据我们对云南含笑实地考察,发现云南含笑开花的形态特征从西到东呈现出四个方面的变化规律:(1)花梗、雌蕊群及雌蕊群柄等器官密被深红色平伏毛微被细毛或无毛甚至有些器官还微被白粉;(2)花被片多、6~12(17)少、5~9;(3)花白色淡黄白色;(4)心皮仅5~8个发育成蓇葖仅0~5个发育成蓇葖。这些形态特征的变异规律恰好符合植物一般形态演化原则。因此,有理由作出如下云南含笑形态演化的推断,分布于云南中部以及西北部的云南含笑是比较原始的种群;分布于贵州的云南含笑是比较进化而年轻的种群,其开花的形态特征有可能演化为花梗、雌蕊群及雌蕊群柄均微被细毛;花淡黄白色;花被2轮,花被片5~8、以6较多,心皮仅1~5个发育成蓇葖。

(二)开花节律

1.开花物候。引种区的云南含笑的花期为1月中旬至6月上旬,近5个月时间;果期为2月上旬至7月上旬;果实成熟期为3月上旬至9月下旬。与自然花期、果期相比,花期提前了两个月左右,延长了一个多月;果期提前五个多月。若进一步加以管理,施以适当的水、肥,在人工条件下的云南含笑花期、果期将会更加提前和延长。这样就可以获得更长的花期和果期,从而得到更多的花、果和种子,大大提高了云南含笑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2.发育阶段。云南含笑开花,从其发育形态上大体可分为蕾、花、果三个发育阶段。根据我们对西南林学院校内云南含笑开花定枝观测的结果(图1,图2,图3)。从曲线趋势的走向上,看出花蕾发育始于12月下旬,止于第二年年6月上旬,蕾期近5个多月,有四次发育高峰。第一次高峰期在12下旬至第二年1月中旬之间,应为盛蕾期,期间以12月29日左右发育成花蕾的数量最多;第二次高峰期在1月中旬至3月上旬之间,期间以2月18日左右发育成花蕾的数量最多;第三次高峰期,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之间,期间以3月10日左右发育成花蕾的数量最多;第四次高峰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期间以3月29日左右发育成花蕾的数量最多。

鱼尾葵生物特性栽培管理


鱼尾葵,树姿优美潇洒,叶片翠绿,形奇特,有不规则的齿状缺刻,酷似鱼尾,富含热带情调,是优良的室内大型盆栽树种,适合于布置客厅,会场,餐厅等处,羽叶可剪作切花配叶,深受人们喜爱。

鱼尾葵,又名红棕竹、假桄榔、酒椰子;棕榈科,鱼尾葵属,常绿丛生乔木;同属有短穗鱼尾葵等。

根据其生理特性,在栽培管理上,有其独特之处,特分述如下:

1、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不耐盐碱,也不耐强酸,不耐干旱瘠薄,也不耐水涝。

2、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30℃,越冬温度要在10℃以上。

3、耐荫性强,忌阳光直射,叶面会变成黑褐色,并逐渐枯黄;夏季荫棚下养护,生长良好。

4、喜湿,在干旱的环境中叶面粗糙,并失去光泽,生长期每2天浇水一次,夏季应每天浇水,并向叶面喷水。

5、盆栽或换盆时,另加少量腐熟饼肥作基肥,生长期每15天施追肥一次,立秋后停止施肥;鱼尾葵生长较快,根系发达,应每年早春换盆一次,换盆时切除部分老根,剪除植株基部的枯黄老叶,更换一些新的培养土,有利生长。

6、病虫害:夏季多雨湿热季节,易染霜霉病,可喷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防治,发现介壳虫可用氧化乐果喷杀。

7、繁殖:可用播种繁殖;对多年生较大株,也可利用根蘖进行分株繁殖,将根基部萌生的蘖芽切下单独栽植,如孽芽无根,可将其插入砂中,保持一定湿度,温度保持25℃左右,一个月后可生根。

金华佛手的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佛手(Citrusmedicavar.sarcodaclylus)又名五指柑、福寿桔、佛手香橼,为芸香科柑桔属果树,系枸橼的变种。我国的河南、江苏、广东、福建、云南、广西、安徽、四川等地都有栽培,其中尤以浙江省金华市生产的佛手质量最佳,其形状、色泽、香味、贮藏性及药用价值诸方面均胜于闽,粤、川、贵等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素有果中之珍品,世上之奇卉之称。金华是中国佛手之乡,金华佛手获浙江省首届优质农产品金奖,并被浙江省和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省、部级名牌产品,被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称金华佛手是中华金果。金佛手外观金黄色,芳香浓郁,果实形如人手,千姿百态,把挂果的佛手盆景摆至案头,赏心悦目,沁人心腑,是闻香观果的特有珍品。金佛手不但观赏价值高,而且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具有理气化痰、舒肝健胃、延年益寿之功效。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佛手深加工研究的深入,佛手酒、佛手保健茶等新产品开发成功并走俏市场,佛手更成为金华果农、花农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与近几年浙江乃至全国柑桔产量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年年出现卖桔难、经济效益低下(柑桔价格0.40元/kg)相比,金华佛手盆景50~300元/盆,佛手果36~40元/kg,而且不愁销路,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所以金华果农在柑桔的品种结构调整中,发展金佛手的积极性很高,不仅在金佛手的栽培管理上进行技术创新,更在佛手产业的深度开发上大做文章。金佛手种植面积已从1997年以前一直徘徊不前的不足26hm2发展到1999年的120hm2(约100万盆),可产鲜果20万公斤,栽培产值1200多万元,深加工产值可突破4000万元。为了更好地为品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发展金佛手服务,现将金佛手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1.1形态特征金佛手树是常绿的小乔木或灌木,盆裁结果树高约60~100cm,冠径40~80cm,露地栽培高度可达150cm,冠径达200cm以上。老化的树枝灰褐色,长有硬刺。叶长椭圆钝形,叶基肥阔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短。花分单性花与两性花两种,花序圆锥形或腋生花束。单花呈萼杯状,先端五裂,花瓣5片,内外白色或内白外淡紫色,具芳香气。成熟果皮黄若金,肉白胜玉,形态似手,有伸指形和握拳形,平均单果重400~500g,最大的达2300g,且芳香四溢。1.2生物学特性佛手喜暖畏寒,喜潮忌湿,喜阳怕阴。耐寒性较弱,低于0℃易受冻害,低于-8℃易死亡。耐旱性也不及柑桔类的其他品种。一般在栽植后第3年挂果,一年开花结果3次,丰产性尚可,抗病性较好。佛手果留树时间长,特耐贮藏。2栽培管理技术金佛手的栽培有盆栽和地栽两种,金华地区以盆栽居多。2.1盆栽技术2.1.1选用耐寒、抗旱且适于盆栽的优良品种内销可着重发展南京种,而为外销主要是做成小型盆景或盆景,即选用小种。2.1.2适时上盆2.1.2.1盆子的选择:一般选用粘土烧制的瓦盆,尤以灰褐色的瓦盆为好。盆的大小应视佛手植株大小而定,做到株、盆相宜。最通用盆的口径不应小于24cm,盆高不低于18cm,盆底孔直径在4cm左右。以后随着树体的扩展要及时换盆,盆子大小是金佛手冠径的2/5,盆子底部应有3个排水孔。2.1.2.2盆土的配制:盆土要采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最好采用80%的红沙土再加上20%焦泥灰混合而成,也可用70%清水沙、25%肥沃的园土和5%腐熟干燥的鸡粪混合而成,也可取菜园上层肥沃的腐殖质丰富的壤土。2.1.2.3金佛手的定植:以3月中下旬在芽未萌发前定植较宜。定植后不要全天曝晒,应先摆放在半阴半阳处,过2~3周后再让它逐步见阳光。2.1.3合理整形修剪应遵循既便于管理,又能延长结果年限和提高产量的原则进行整形修剪。金佛手树体主要采用自然开心形整形。结果树的修剪主要有春剪和夏剪2种。春剪一般在春天发芽前进行。夏剪泛指生长季的修剪,主要是剪去枯枝、交叉枝、徒长枝和病虫枝,并应及时做好摘心和除萌等工作。老树修剪按栽培条件的不同,采用短截、疏剪、拉枝等措施,以达到更新的目的。2.1.4加强肥水管理2.1.4.1科学用肥:金佛手树体在幼龄期或营养生长期以施N肥为主,在孕花结果期以P、K肥为主。一般分基肥、花前肥、果实膨大肥等,无论何种肥都应避免浓肥、未腐熟肥和重肥,而应遵守薄肥勤施的原则。并以施有机肥为主,适量增施微肥。2.1.4.2合理用水:遇到干旱要浇水。浇水要做到不干不浇,浇即浇透,要干湿相间。夏秋高温季节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冬春季可在上午9时后进行。遇到多雨季,则要将盆子倾斜,使盆内不积水。2.1.5搞好疏花疏果2.1.5.1为平衡金佛手年度间、季节间、分枝间的座果和提高品质,应及时进行疏花疏果。2.1.5.2疏花要留下树冠下部的花,保留结果母枝先端的大朵花和有叶花,疏去单性花和瘦弱的小型花和无叶花,疏花程度视树势强弱和花量多少而定。一般中花树和多花树宜疏去总花量的50%~60%为宜。2.1.5.3疏果宜分次进行,留果量以40张左右的叶留一个果。成年树疏果应掌握树冠中上部多留果,树冠下部少留果。2.1.6注意防治病虫害佛手与柑桔相似,少有病害,但也有的地方已发现佛手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等真菌性病害。一般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也可用波尔多液防治,在萌芽前用0.8%石灰等量式,生长期用0.3%~0.5%石灰倍量式的浓度防治。金佛手的虫害主要有在新梢发生期的潜叶蝇和炎热干旱期的红蜘蛛危害,可相应采用氧化乐果、甲胺磷和螨特灵农药。此外还有凤蝶、介壳虫、金龟子等害虫,可用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等农药喷杀。2.1.7注意安全越冬金佛手的安全越冬十分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幼龄树的生长发育和壮年树的开花结果。目前浙江金华等地普遍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塑料大棚来越冬。且以11月中下旬以前将佛手盆移至大棚内为好。塑料大棚对提高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防止寒风伤害等较为理想。2.2地栽技术金佛手的地栽一般可比盆栽提前1年结果且产量明显提高。地栽的密度一般掌握在2m2~2.5m,其他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与盆栽基本相似。地栽金佛手的关键措施是搞好越冬管理。2.2.1选用耐寒和抗旱力强,宜于地栽的枳壳作砧木嫁接而成的优质苗。2.2.2选择南向或西南向的低丘缓坡,海拔在20~100m的地区种植。2.2.3营造防护林带,改善佛手园环境。在佛手园周围,特别是西北面营造防护林,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挡寒流的直接侵袭。防护林应采用乔木、灌木混栽的密闭度在70%~80%的透风林效果最好。树种应选择常绿、速成和防风效果好且对佛手无害的树种,如法国冬青、杨树等。2.2.4提倡搭盖毛竹塑料大棚。塑料大棚可提高棚内温度和湿度,防冻效果较好,有条件的地方应该提倡。2.2.5冻前灌水。冻前10天左右在佛手园灌水,可调节树体与环境之间的水分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小范围的气温,利于树体越冬。2.2.6喷布抑蒸保温剂。冬季树冠喷抑蒸保温剂,有明显的防冻效果。2.2.7树干培土。入冬后在佛手树干基部用干燥松土培土30cm,可保护其免受冻害。春季气温回升时应及时将土耙开。2.2.8用稻草或废旧薄膜包扎主干和主枝。2.2.9熏烟防霜。在雪后初晴的傍晚,于佛手园燃烧堆积的杂草枝叶,使之产生大量烟雾,能有效地减轻辐射降温对树体的冻害。

金华佛手的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


金华是中国佛手之乡,1999年佛手种植面积达12Ohm2,所产佛手形状、色泽、香味、贮藏性及药用价值诸方面均胜于闽、粤、川、贵等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素有果中珍品,世上奇卉之称。金华佛手外观金黄色,芳香浓郁;果实形如人手,千姿百态,是闻香观果的特有珍品,也是不错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化痰、舒肝健胃、延年益寿之功效。金华佛手获浙江省首届优质农产品金奖,并被浙江省和农业部认定为省、部级名牌产品,被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教授称金华佛手是中华金果。近年来随着佛手酒、佛手保健茶等新产品开发成功并走俏市场,佛手更成为金华果农、花农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金华佛手盆景50-300元/盆,佛手果36-40元/kg,且不愁销路,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现将金佛手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一)形态特征

金华佛手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盆栽结果树高约60-100cm,冠径40-80cm,露地栽培高度可达15Ocm,冠径达2OOcm以上。老化的树枝灰褐色,长有硬刺。叶长椭圆形,叶基肥阔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短。花分单性花与两性花两种,花序圆锥形或腋生花束。单花呈萼杯状,先端五裂,花瓣5片,内外白色或内白外淡紫色,具芳香气。成熟果皮黄若金,肉白胜玉,形态似手,有伸指形和握拳形,平均单果重400-500g,最大的达2300g。

(二)生物学特性

佛手喜暖畏寒,喜潮忌湿,喜阳怕阴;耐寒性较弱,低于O℃易受冻害,低于一8℃易死亡;耐旱性也不及柑桔类的其它品种。一般栽后第3年挂果,一年开花结果3次,丰产性尚可,抗病性较好。佛手果留树时间长,特耐贮藏。

二、栽培管理

(一)盆栽技术

l.选用耐寒、抗旱且适于盆栽的优良品种。内销可着重发展南京种,外销可选用小种。2.适时上盆。(1)盆子的选择:盆子以灰褐色的瓦盆为好,最通用盆的口径不应小于24cm,盆高不低于l8cm,盆底孔直径在4cm左右。以后随着树体的扩展要及时换盆,盆子大小是金佛手冠径的2/5,盆子底部应有3个排水孔

(2)盆土的配制:盆土要采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最好采用80%的红沙土再加上20%焦泥灰混合而成,也可用70%清水沙、25%肥沃的园土和5%腐熟干燥的鸡粪混合而成。(3)金佛手的定植:以3月中下旬在芽未萌发前定植较适宜。定植后不要全天曝晒,应先摆放在半阴半阳处,过2-3周后再让它逐步见阳光。3.合理整形修剪。金佛手树体主要采用自然开心形整形。结果树的修剪主要有春剪和夏剪2种。春剪一般在春天发芽前进行。夏剪泛指生长季的修剪,主要是剪去枯枝、交叉枝、徒长枝和病虫枝,并应及时做好摘心和除萌等工作。老树修剪按栽培条件的不同,采用短截、疏剪、拉枝等措施,以达到更新的目的。4.加强肥水管理。(1)科学用肥:幼龄期或营养生长期以施N肥为主,在孕花结果期以P、K肥为主。一般分基肥、花前肥、果实膨大肥等,无论何种肥都应避免浓肥、未腐熟肥和重肥,而应遵守薄肥勤施的原则。并以施有机肥为主,适量增施微肥。(2)合理用水:浇水要做到不干不浇,浇即浇透,要干湿相间。夏秋高温季节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冬春季可在上午9时后进行。遇到多雨季,则要将盆子倾斜,使盆内不积水。5.搞好疏花疏果。疏花要留下结果母枝先端的大朵花和有叶花,疏去单性花和瘦弱花,疏花程度视树势强弱和花量多少而定。一般中花树和多花树宜疏去总花量的50%-60%为宜。疏果宜分次进行,留果量为40张左右的叶留l个果。成年树疏果应掌握树冠中上部多留果,树冠下部少留果。6.注意防治病虫害。已发现病害有佛手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等,一般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也可波尔多液防治,在萌芽前用08%石灰等量式,生长期用03%-05%石灰倍量式的浓度防治。虫害主要有潜叶蝇和红蜘蛛,可相应采用氧化乐果、甲胺磷和螨特灵农药防治。此外还有凤蝶、介壳虫、金龟子等害虫,可用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等农药喷杀。7.注意安全越冬。能否安全越冬将直接影响到幼龄树的生长发育和壮年树的开花结果。目前金华等地普遍采用塑料大棚来越冬,且以在11月中下旬以前将佛手盆移至大棚内为好。

(二)地栽技术

金佛手的地栽一般可比盆栽提前l年结果,且产量明显提高。地栽的密度一般掌握在2mx2-2.5m,其它的栽培管理与盆栽基本相似,地栽金佛手的关键措施是搞好越冬管理。具体措施是:

1.选用耐寒和抗旱力强,宜于地栽的帜壳作砧木嫁接而成的优质苗。

2.选择南向或西南向的低丘缓坡,海拔在20-100m的地区种植。

3.营造防护林带,改善佛手园环境。防护林应采用乔木、灌木混栽的密闭度在70%-80%的透风林,效果最好。树种应选择常绿、速成和防风效果好且对佛手无害的树种,如法国冬青、杨树等。

4.提倡搭盖毛竹塑料大棚,以提高棚内温度和湿度。

5.冻前10d左右在佛手园灌水,利用树体越冬。

6.冬季树冠喷抑蒸保温剂,有明显的防冻效果。

7.入冬后在佛手树千基部用干燥松土培土3Ocm,春季气温回升时应及时将土耙开。

8.用稻草或废旧薄膜包扎主干和主枝。

《豇豆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银杏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