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香菇冬季重管理掌握关键促丰收》,希望您喜欢!

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必备,其出菇期历经秋冬春三季,时期漫长,元月正是香菇出菇的关键时期,冬季管理十分重要。香菇冬季管理关键技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发菌室培养

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两个月。接种后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

接种后1~6天,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室温要控制在28℃~30℃之间,此期菌袋不能翻动,不要通风,遮阳造成暗光。7~10天菌丝生长开始吃料,室温降到26℃~28℃,每天通风2~3次,7天进行第1次翻堆,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使每个菌袋都能接受同样条件的管理。

2、转色期管理

菌丝生理成熟后,由白色变成红棕色,并出现黄水珠,继之呈现香菇原基,香菇菌丝转色早晚及好坏,关系到出菇早晚和产量高低。转色期要增加室内散光,加强通风,薄膜要时开时盖,形成干干湿湿的环境,促进转色。室外催菇

香菇为低温变温结实菇类。当菌袋转色成红棕色菌膜后,菌袋搬到室外阴处,上下用麦草垫盖好,并洒水保湿,晚上盖膜,白天揭膜,反复4~5天,盖薄膜进行闷菌催菇。

3、出菇管理

秋冬季气温逐渐下降,有利于菌丝健壮生长。催菇3天后将出菇的菌袋每天拣1次,放进菇棚床架上,袋距7~10厘米,直到催菇全部结束。菌袋放进床架后,用尖刀在菇蕾四周划开薄膜,进行蹲菇。一般蹲菇期7~10天内不盖膜,当幼菇有花生籽大小时,可进行催花。

4、控温催花

保持菌袋内相对湿度在80%~90%,温度保持在12℃~18℃,且有比较多的散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白天把膜盖上,使阳光透晒,提高菇棚温度达28℃,到夜间12点后打开薄膜,让冷空气侵入,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连续3~4天,可激发菇蕾大量发生。当变温催蕾后,菇体长到2~3厘米时,可选晴天中午在地表泼水,以加速子实体生长,然后夜间揭开薄膜,让冷空气刺激,使菌盖干燥,再把薄膜盖上,利用地温地湿配合,干湿交错,促进菌盖分裂成花纹形花菇。

延伸阅读

重施花肥促芝麻高产


芝麻进入开花结蒴期生长最迅速,此时营养生长和生长生长同时并进,也是需肥高峰期,此期吸收的营养物质占整个生育期间的70%~80%。实践证明,追施花肥可增产30%以上。花肥以施用化肥较为方便,也可施用腐熟的饼肥、粪肥、厩肥等。条播时应在行中间开沟条施或点施,施入10厘米左右土层中,以利根的吸收,施后覆土,清除田间杂草。在撒播情况下,除腐熟的饼肥或颗粒状尿素可掺土撒施,随即中耕松土掩肥外,其它各种化肥都应该开穴点施,切忌撒施,以防肥料粘附在芝麻叶片茸毛上,引起烧苗。天气干旱时,施后灌水,才能充分发挥肥效。一般每亩用尿素5~8公斤。

另外,在芝麻始花到盛花期,还应叶面喷肥。芝麻茎杆直立,叶片宽阔,茎、叶、花上茸毛密生,接收和附着肥液能力较强,叶面喷肥成本低、工效高、水肥同补效果好,喷肥还可与防治病虫相结合。据试验,在花期喷施两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千粒重平均增加0.09克,增产率为19%。喷施二次即在初花期喷施1次,隔5~7天后喷施第二次,一般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250克,兑水50~62.5公斤稀释后喷于叶片正反面,应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避免喷肥时受高温和干热风的干扰,减少营养液水分的蒸发,更有利于叶片对营养的吸收。(陈茂春)

仙客来冬季促花养护


仙客来又名萝卜海棠、兔耳朵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南欧、西亚等地,是我国冬春季节室内美化的重要盆花之一。仙客来花期可从11月开始,持续长达3个月,每朵花自始花到花谢约20天至30天,花色有红、白、紫等多种颜色,其中白色花瓣上常有红色斑纹,备受人们喜爱。若使仙客来春季盛开,须掌握几项关键的促花养护技术。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仙客来喜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的环境条件,适宜生长温度为12℃至20℃,花蕾形成的温度为16℃,高于30℃则生长不良或生长停滞呈半休眠状态。夜间10℃左右可以不休眠,且有利于开花。

合理浇水施肥。仙客来属喜湿、怕涝植物,水分过多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烂根死亡。冬春管理时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浇水不可过勤,水量也不能过大。仙客来为喜肥植物,培养土以泥炭与砻糠灰1:1配成,或泥炭与煤渣1:1配成,也可用泥炭与充分腐熟的木屑1:1配成,盆土内腐殖质肥沃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冬季一般不需施肥,更忌浓肥,否则会前功尽弃。此时每隔15天至20天喷施0.2%磷酸二氢钾1次(切忌施用高氮肥料),可提前开花15天至20天。

延长光照条件。仙客来喜光,光线充足对其生长有利。一般入秋以后气温降至20℃左右时,正值仙客来旺盛时期,此时应给予光照,为新蕾新叶的分化和生长提供足够的条件。秋末冬初时,室外温度降到10℃以下时,应及时入室过冬,并将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但要防止光线太强或阴蔽过久,若摆放位置过阴,会出现叶黄、茎萎、下垂的现象。如光线充足、温度过高,花朵和花蕾就会早开早谢,缩短观赏期。

激素处理。进入冬季管理期更应密切关注,当仙客来幼蕾出现时,以每公斤水配制1毫克赤霉素(920)的浓度轻轻喷施幼蕾,每天喷1至3次,一般可提早开花15天以上。

病虫害防治。仙客来的主要病虫害有叶腐病、软腐病、灰霉病、蚜虫和螨虫等。在暖冬年份或室温较高时,应注意改善养护条件,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一旦出现病害,可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至8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喷洒防治。

小麦春管是关键方法得当促高产


一、因地、因苗制宜,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对生长正常、肥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应在拔节期结合浇水重施拔节肥;对于中等肥力麦田,可在起身期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对于生长较差的三类麦苗,应在早春划锄的基础上,于返青期和拔节期两次进行追肥,以促进春生蘖成穗,提高成穗率和促进小花发育结实,增加穗粒数;对于播种时未施底肥或施肥量少的晚茬苗,应在土壤刚解冻时借墒追肥,但不宜浇返青水,以免造成地温下降、土壤透气性差,影响小麦植株生长。可在精细划锄的基础上,在小麦起身初期运用肥水,以每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为宜。浇水应于平均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进行,以免浇水过早发生冻害。

二、中耕。对各类麦田,都要在小麦返青期前后普遍进行中耕,以破除地表板结,灭除杂草,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快长。具体来说,对偏弱苗应浅锄,破除板结,促弱转壮,并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对有可能旺长的麦田,应适当深锄,抑制地上部分生长,控旺转壮;对于整地粗放、坷垃多,特别是旋耕播种和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以及有旺长趋势的麦田,都要适时进行镇压,并掌握压干不压湿、不压冻、不压盐碱地的原则。另外,镇压要和中耕结合起来,最好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虚下实、提墒保墒和增温的效果。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三、对于无水浇条件的旱地小麦,应以保墒增温为主。一般麦田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可趁墒开沟追肥,起身至拔节期若出现脱肥症状,应结合降雨及时适量追施化肥;对冬前苗量较大、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旱肥地,可在起身至拔节期趁雨酌情追肥。追肥可采取开沟深施或耧施,以免肥分损失,底施磷肥不足的地块,要氮、磷配施。

四、小麦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两病两虫,即纹枯病、锈病和吸浆虫、穗蚜。当前应重点抓好对纹枯病的控制,可用粉锈宁、井冈霉素、禾果利等内吸性药剂,加大水量,均匀喷雾。对去年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地块,要在4月中下旬吸浆虫羽化出土盛期,每亩用3%的林丹粉或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公斤制成毒土,顺麦垄撒施,施药后如无雨应适当浇水。对小麦条锈病,要积极推行准确检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成功经验,防止大面积暴发成灾。

五、对于麦田杂草严重的田块,要在中耕和人工拔除的基础上,注意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对猪殃殃、野油菜、麦蒿、荠菜等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麦草净除治;对野燕麦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6.9%的骠马除治。具体时间以气温稳定在10℃~15℃时为宜,并要注意掌握好施药量和施用时间。

六、根据我省偏春性小麦品种种植面积比例较大,倒春寒发生几率高的特点,各地要积极防御春季麦田冻害。要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之前及时灌溉麦田,预防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中耕,结合浇水补施速效氮肥,促进新生分蘖成穗,把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白光明郑新巧)

春季巧管理 大蒜保丰收


随着气温的回升,苍山大蒜进入了返青生长;春分前后,达到烂母期(又叫退母期)。由于受去冬今春连续低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大蒜生长受到影响,苗情较差,弱苗蒜田偏多,必须加强管理。

一、返青期管理。在返青前后可喷一次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氨基酸类叶面肥,增强抗逆性,以防倒春寒对大蒜的伤害。到春分后,大蒜处在烂母期,此期易发生蒜蛆,注意喷药防治种蝇。

二、蒜薹生长期管理。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防治葱蝇和种蝇,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次。从4月下旬开始防治大蒜叶枯病、灰霉病等,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提薹前喷药2-3次。地膜蒜应在清明以后,待温度稳定后,除去地膜和杂草,每亩追施二铵或钾肥20公斤,并喷施高效叶面肥,然后浇一次透水。注意提薹前一周要停止浇水,以利于提薹。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三、蒜头膨大期管理。提薹以后,随之浇水一次(可随水冲施10-15公斤高钾肥料),至收获前根据天气浇水12次,保持地面湿润状态,满足大蒜后期对水分的需要,并喷施一次防病药物,同时喷施叶面肥,巩固防治大蒜病害效果,确保大蒜丰收。

四、病虫害防治

大蒜的虫害主要是蒜蛆;病害有叶枯病、紫斑病、病毒病等。

虫害:蒜蛆。可用2%阿维菌素800-1000倍液,每5-7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亦可用辛硫磷,或50%地虫威+敌敌畏混合800-1000液灌根杀蛆。

病害:

1、叶枯病。每亩可用多菌灵胶悬剂0.1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15公斤,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2、紫斑病。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轮流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均有较好效果。

3、病毒病。用1.5%植病灵2号乳剂15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5%抗毒剂1号300倍液;菌克毒克200-250倍液;5%菌毒清300倍液喷施,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玫瑰冬季按需重剪的三要点


玫瑰在冬剪时要留下新枝(上年发出的新枝)、上年春天开花最多的枝条,而舍弃老化的枝条,这样可使植株年轻化,并且可以清理掉混杂在一起的枝条,保证通风、日照,整理出整体的株型。其要点是:

1、不要的枝条从根部剪除

枯枝、有病虫害的枝条、细弱枝条,虽然粗但不健壮的枝条、伸向植株内侧的枝条(内抱枝)、前一年秋天才从地下发出的枝条等,即使留着也不会开出好花,所以要从根部剪除。

2、剪短留下的枝条

前一年开花最多的枝条在约中间处剪短,促使花枝发出。修剪的程度因品种而异。有的不求花的数量,而希望花开得大而美的,要重剪。而有的为了使花开得多,尽量多留些芽,要留下整株的二分之一左右,剪得轻些。

3、在饱满的芽上方动剪

决定剪除枝条的大致位置后,要选择其附近饱满的芽,在芽上6~7毫米处、与芽的方向平行来剪。饱满的好芽是指大而带圆形且硬实的芽。顶端瘦弱的尖状芽不是好芽。

芽伸向各个方向,尽量要保留伸向植株外侧的芽,因为伸向内侧的芽一旦长成枝条,则变成内抱枝,会影响通风,易成为病虫害的发生源,而且枝条相碰怕会伤到叶、花等。

科技管理 抗击洪涝夺丰收


东北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其中辽宁省还是水果的重要产地,目前东北地区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现在正是水稻的抽穗灌浆期、玉米的花粒期、大豆的结荚鼓粒期,多数田块已丰收在望,苹果等也正在成熟。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和植保等措施,抵抗洪涝灾害,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

水稻抗灾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抽穗灌浆期遭遇洪涝容易发生倒伏,叶片长期淹水或被泥沙粘污会影响光合作用,阻碍籽粒灌浆;阴湿天气还会助长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应对措施:一是加强排水。尽早挖沟排水,让水稻露出水面,但注意在高温烈日天,不能一次性将水完全排干;在退水时,要随退水捞去漂浮物;在退水刚落时,随即洗去粘污茎叶的泥沙。二是适当施肥。喷施1~2次0.2%的磷钾溶液,如果因脱肥叶子发黄,也可喷施1~2次0.5%尿素溶液。但注意施氮不可过量或过迟。三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玉米抗灾

花粒期玉米正在灌浆,遭遇洪涝后容易发生倒伏,造成减产。应对措施:一是清沟排水。疏通沟渠,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二是扶苗培土。如果发生倒伏,要在风雨过后及时人工扶直,并进行根部培土;因植株高大,可将几株捆绑在一起,待植株直立后及时松绑并去掉老叶、枯叶,以节省养分损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三是补施肥料。涝害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可每亩追施尿素5~10千克,对严重受淹的田块,可喷施0.5%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四是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积水后空气湿度增大,易发生各种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大豆抗灾

结荚鼓粒期大豆一般怕旱不怕涝,但如果土壤长期积水,也会障碍根系吸收功能,诱发病虫害,造成减产。因此要注意田间排水和病虫害防治。在一次性分层施肥地区,尤其要注意后期是否有脱肥现象,必要时可喷施0.5%~1%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补救。

果树抗灾

果树长期淹水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使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出现叶片卷曲甚至青枯现象。应对措施:一是挖排水沟。沟宽80厘米左右,沟深不小于60厘米,以确保主要根层不积水。要注意沟的坡度、坡向和间距,以确保排水通畅。二是修剪枝条。要及时剪除密集枝、旺长枝和病老枝,以减少水分、养分和氧气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根系负担。注意,如果涝害严重,首先要保住果树,因此剪枝下手要狠。三是防治病虫害。洪涝的阴湿天气給病虫害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注意病情,及时防治。

当前作物抗涝措施的基本特点是:既要及时排水,保护或恢复作物根系的吸收功能,又要适当提供养分使作物能够正常成熟。此点对全国其他有类似灾害地区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香菇冬季重管理掌握关键促丰收》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养护植物须掌握的常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