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花卉土壤的一般管理》,希望您喜欢!

庭院植物栽植后,定期进行土壤管理,对维持植物良好的根际环境非常重要。

1、土壤深翻庭院土壤探翻可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加速土壤熟化,刺激新根的产生。最好选在秋季进行,土壤中的土块应破碎得很均匀,深翻后可以结合施基肥和灌透水。果树、木本花卉一般翻耕深度在40~80cm,蔬菜和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深翻至20~40cm,黏性土壤宜深些,沙质土壤宜浅些。

2、中耕除草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下层水分的蒸发,促进土壤透气和养分分解,中耕同时还可除去杂草,避免杂草和园艺植物争夺养分、水分,有利于预防病虫害,减少来年的病虫害发生几率。中耕深度一般为3~5cm,以不影响植物根系生长为限。易板结的土壤,在蒸腾旺季须每月中耕一次。除草除小,除小除了。除草宜在杂草刚萌发时就开始进行,同时应铲草除根,尤其是危害严重的各类藤蔓杂草(如冤丝子等)。中耕除草应选在晴朗或初晴天气,土壤不过分潮湿的时候进行。

3、地面覆盖利用各种材料(如作物秸秆、杂草、塑料薄膜、沙砾等)覆盖在土壤表面,可减少水分蒸发、水土流失,调节土温,减少杂草。注意事项:①极盖材料以就地取材、经济适用为原则,如秸秆、树叶、树皮、锯末、草坪草末等

②幼龄树可仅覆盖树盘.③覆盖厚度一般为4~6cm。

4、植被粗盖在庭院种植地被植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水、保肥,调节小气候,管理省工。但是,这种方法要注意避免地被植物与果树、花木的竞争水分和养分。人工种植的地被植物种类有:①一年生绿肥作物,如绿豆,首楷+豌豆,蚕豆。②多年生地被植物,须选择抗逆性好,耐荫力强,繁殖容易,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种类。草本植物如石竹类、黄草、二月兰、麦冬、玉瞥;木本植物如地锦类、铺地柏、扶芳藤、常春藤、金银花等。③草坪草。

小编推荐

线虫的一般性状 如何根治线虫的危害


植物病原线虫多为不分节的乳白色透明线形体,雌雄异体,少数雌虫可发育为梨形或球形,线虫长一般不到1mm,宽约0.05~0.1mm。线虫虫体通常分为头部、颈部、腹部和尾部。头部的口腔内有吻针和轴针,用以刺穿植物并吮吸汁液(图2-27)。寄生线虫在土壤或植物组织中产卵,卵孵化后形成幼虫,幼虫侵入寄主危害。幼虫一生需蜕皮4次才能变成成虫,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卵,线虫完成生活史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需要一年,有的只需几天至几周。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最适宜线虫发育和孵化的温度为20~30℃,温度过高(40~50℃)时,线虫不活跃甚至死亡。土壤潮湿有利于线虫活动,但土壤水分过多不利于线虫存活,所以田间土壤积水,能杀死大多数线虫。多种线虫病在沙壤中比在粘重土壤中发生严重,这是因为沙土通气良好,有利于线虫的生活和活动。

线虫主要靠种子、苗木作远距离传播,土壤灌溉水也可以传播线虫,病株残体中的线虫也可借风、机具等作一定距离的传播。线虫自身只能作短距离的主动运动,在传播病害上意义不大。不同类群的线虫有不同的寄生方式,有的寄生在植物体内,称为内寄生;有的线虫只以头部或吻针插入寄主体内吸取汁液,虫体在寄主体外,称为外寄生;也有的线虫先行外寄生,再行内寄生。

线虫除直接引起植物病害外,还能成为其他病原物的传播媒介。现已证明寄生线虫中有三个属都是病毒的传播者。如已发现一种美洲剑线虫能将马铃薯环斑病毒传给南美扁柏的根,但不表现症状。同时,因线虫危害常为其他根病的病原物开辟了侵入途径,甚至将病原物直接带入寄主组织内。例如香石竹萎蔫病是由一种假单孢杆菌和任何一种根线虫联合引起的,细菌是通过线虫造成的伤口侵入植物的。

中药材的采集一般有哪些原则


合理采收中药材对保证药材质量十分重要,现将常用中药材的一般采集原则简要介绍给大家。

1根及根茎类药材根为植物贮藏器官,当地上植株开始生长时,往往会消耗根中贮藏的养分,所以一般根及根茎类药材多宜在其休眠期采收,即秋季及冬季采收。例如地黄在秋末或冬季采收,此时质地坚实,干燥后粉性也足。可是到了春天,地上部位长出后,这时采收就松泡,干燥后其性状干瘪如柴,没有粉质,不能入药。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春天来收,太子参则在夏天采收较好,延胡索(元胡)是早春植物,则应在立夏后地上植株部分枯萎前采挖。

2叶类及全草类药材应在中草药地上部分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将开放时,亦或在花盛开,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如艾叶,紫苏叶均在开花前采收。少数叶类药材秋冬时采收,如桑叶即如此。全草类的青蒿、薄荷均在茎叶旺盛生长时采收。益母草、荆芥、香需等在开花时采收。全草类一般割取地上部分,少数连根挖起,全株药用,如蒲公荚、细辛等。

3茎木类药材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如关水通、大血藤、忍冬藤、首乌藤等。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可采,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4皮类药材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与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取,如川楝皮、肉桂等,此时皮中有效成分较高。

5花类药材一般宜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不宜在花完全盘开时采收,更不可在花衰败欲落时采收。因为后两种情况不仅影响药材性状、颜色、气味,更重要的是药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如金银花、辛夷花、丁香、槐花米等都应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红花、洋金花等均宜在花刚开放时采收。菊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药材质量。个别如松花粉、蒲黄更要掌握采集花粉时间,否则自然脱落,影响产量。

6果实与种子类药材一般多在果实接近成熟时或成熟时采收,如栝楼、栀子、山楂;有的在果实成熟后经霜变色时采摘,如川楝子经霜变黄,山茱萸经霜变红时采摘。有的专采未成熟的果实,如积实、青皮等。如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可随熟随采,过早采收则其肉薄,过迟则其果肉松泡,影响质量与产量,如木瓜等。种子类药材必须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白芥子等。

7动物类中药材因其种类不同,药用部位不同而异。一般动物及虫类药材大多在春、夏、秋三季,在其活动期中捕捉,如斑螫、蚯蚓、蟾酥、全蝎、蛇等。有的以卵鞘入药的,则在3月中旬前收集,过时则虫卵孵化成虫。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其活动期捕捉;有翅昆虫的清晨露水未干时便于捕捉;鹿茸则应在5月中旬至7月下旬锯取,过时就骨化为角;牛黄、马宝结石类药材应在屠宰时注意收取。两栖动物如蛤土瞑,则于秋末进入冬眠时捕捉,不可用炸药或通电捕捉,泽渔而竭、杀鸡取卵的办法应予禁止。

茶园的土壤管理


茶园的土壤管理是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其目的主要是控制杂草,改良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为茶树良好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下环境。

1.常规成年茶园的土壤耕锄

(1)耕锄的时期与深度。成年茶园耕锄的时间和深度因各地自然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同差异较大,但均可分为春夏季的浅耕和秋冬季的深中耕。①春季耕锄。时间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高山茶区(海拔1200米以上)可到4月上旬。此次浅耕一般是结合施春肥进行,耕深7~10厘米。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补给营养,促进春茶萌发生长。②夏季耕锄。一轮茶结束(约在5月中下旬)结合追施夏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茶园经过春季的采摘和其他农事活动,土壤表层已被人的多次践踏而板结,妨碍了空气的流通和雨水的渗透,而这时又是杂草生长旺盛期,因此夏季耕锄极为重要。③伏耕。夏末秋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第二轮茶结束时配合施秋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这时气温高,光照强,还往往伴随干旱,适时耕作对彻底杀灭杂草,促进土壤硝化细菌活动,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具有显著作用。④秋耕。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当地上部停止生长时结合施冬肥进行,耕深15~20厘米。这次耕翻不仅可以将杂草随同基肥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加速土壤的自然风化,使肥分释放,土壤结构改良,为次年春芽(越冬芽)的大量形成奠定物质基础。成年老茶园秋冬季的深中耕,可以每年一次。但对根系密布行间,尚在壮年期的茶园,则不必年年冬耕,可每隔2年一次,以免大量损伤根系,影响树势发育和下年春茶产量。

(2)耕锄方法和工具。耕锄方法合理与否对茶树生长和水土保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工效也有很大影响。在锄草时靠近茶树下的地面应浅削,尽量减少对茶根的损伤,密集于丛脚的夹窝草宜用手连根拔除。除去的杂草应积于行间,借助晴天的烈日晒死或运出园外,制作堆肥。锄草方法与水土保持关系很大,在坡地茶园,如顺坡耕锄草,将扩大表土沟蚀,引起冲刷,故应沿等高线(或梯面)进行。第一次耕锄与第二次耕锄的方向应交换调节,以避免表土移位搬家。耕锄的时间宜选择晴天或雨天后土壤稍干时进行,土壤过湿易粘结成块不易耕作,同时因破坏了土壤结构会造成土壤更为板结。梯式茶园在耕作时还要进行梯壁管理。对梯壁不宜用锄头去挖,而需用刀割,使草根深扎土中保护梯坎。锄草工具,一般使用板锄,裤刀,深耕则使用扁嘴锄、钉齿耙等。注意千万不能用牛犁,因犁会造成茶根的严重损伤,使次年大减产,如果年年用牛犁则会造成茶树生长不良提早衰退。为了节省用工,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当前茶园除草最好宜选用草甘膦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只有当地面板结时才辅以耕锄,但为了结合施肥,耕作仍不可全免。

2.密植免耕茶园的土壤管理

密植茶园经过2~3年的精心培育,即可形成宽阔的茶蓬覆盖整个地面,此时由于地面荫蔽,杂草已失去生存条件;茂密的枝叶阻止了雨水对地面的直接打击,水分被土壤缓慢吸收,地下庞大的根群已布满整个土壤表层,地面又加上一层枯枝落叶保护土壤水热稳定,土壤有机质迅速提高,茶树进入旺盛生长时期。此时,免耕条件具备,即应停止耕锄,这对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进一步形成,提高茶叶品质、产量都有良好作用。研究表明,茶树生长的好坏与主根长短关系不大,而与侧根细根的数量和旺盛与否关系最为密切,耕作动土必然损伤大量根系,破坏地上、地下部的生理平衡,从而导致减产。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试验,在密植茶园中耕锄草,一次每亩(667米2)即损失细根达5千克(鲜重)之多,而茶叶产量则随耕作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连续5年对比,耕作区总产量比免耕区减产16.6%。密植茶园郁闭后实行免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一定年限后可结合树冠更新改造,同时对土壤进行深耕和补施有机肥,使土壤得到周期性调节。

园林植物大树移栽的一般移植技术


移植时期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劳力的安排。一般在春、秋两季移植,个别地区和树种可在雨季移楦。春季是主要的移植季节,绝大多数树种都可春植,应在早春土壤解冻后树液开始流动前进行,尤其是常绿针叶树种,由于生长量集中在春季和初夏的一个短时期内完成,更应及早移植,早舂移植由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当苗木地上部分开始萌发时,根系已得到初步的恢复,能够开始吸收水分供地上部分需要,使苗木本内能够保持水分平衡,易于成活。温暧湿润的地区也可在秋季移植,秋季移植应在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而根系尚未停止活动时及早进行,以便在移植后使根系得到恢复生长,提高移植成活率。由于苗圃中很多工作都集中在早春,所以有必要把一部分移植工作提前在秋季完成,以缓和春季劳力的紧张状况。但小苗一般不宜秋植,切忌在严寒天气来临前移植。有些常绿树种可在梅雨季节的初期进行移植。

移植要避免在风吹日晒的情况下进行,最好选择多云或阴天无风的天气,但切忌在雨天或土壤过湿的情况下进行,因为土壤泥泞往往使苗木根系不易舒展,会影响成活和以后的生长,同时还会破坏土壤的结构。

移植密度就是单位面积移植的株数或移植株行距的大小。合理的移植密度以能保证在移植后苗木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和能提高单位面积苗木产量为原则。具体应根据苗木生长速度、苗木的枝条和根系的扩展程度、移植后留床培育年.限、抚育管理的方法以及圃地自然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一般造林苗木移植后培穿1-2年的,株距约为15-40厘米,行距30-80厘米。通常阔叶树种的移植比针叶树种要稀些Q苗木喜光性强的、生长迅速的、枝条横向扩展的、侧根发达的、留床年限长的、圃地土壤肥沃、气候温暧的,一般移植的株行距要大些。如果行间使用畜力或机引工具中耕,则行距应适当扩大。供作行道树和园林绿化用的大苗,培育年限较长,要求培育成通直良好的主干,发育勻称的树冠,且具有发达的根系,移植密度不宜过大,一般以估计留床期间,枝叶不致互相接触为度。一般阔叶树培育2-4年,移植一次即可,株距可为0.4-0.6米,行距0.5-1米,初期可在行间作绿肥。生长较缓慢的松柏类常绿树,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和促进须根的生长,可移植2-3次,第一次移植的株行距不宜太大。

为了提高移植成活率,要求做到随起苗,随移植。为使苗木移植后生长整齐,便于抚育管理,减少苗木分化现象,提高出圃率,起苗后要进行分级,并剔除弱苗与废苗,将各级苗木分区栽植。移植前苗木要进行适当修剪。深根性树种的苗木,为促进侧根发达和便于移植,避免根系卷曲,可将过长的主根适当剪短。修剪的程度,因树种与苗木年龄而不同,一般修剪后根系的长度为2025厘米,过短不利于移植后的成活和生长。一般大苗和抗旱力弱的树种,根系稀疏的以及圃地比较干旱的情况下,留根要适当长些。起苗时受机械损伤的根系,如被压碎呈纤维状的根端,劈裂的或无皮的根,不易愈合而且会引起腐烂,都应加以修剪。修剪时的切口要小而平滑,以利愈合。常绿阔叶树种,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可剪去部分枝叶。形成双叉主干的、枝条扩展不规则的以及受机械损伤和有病虫害的枝条,均应加以修剪。萌发力强的阔叶树种,为了使根系吸水能力和叶片蒸腾保持平衡,地上部分可进行适当修剪,或采用截干处理,截干不仅可提高移植成活率,而且可形成端直的干形,在培育行道树苗时常被采用。

当前苗圃都采用人工移植,移植的方法有穴植和沟植两种:

1、穴植法适用于移植大苗或移楦较难成活的苗木。即先按株行距定点,然后用锄刃长15厘米,宽8厘米,手柄长25厘米的移植手锄挖穴栽植。穴楦法能使苗木根系舒展,不会产生根系卷曲现象,因此移植成活率高,苗木生长恢复快,但工作效率比较低。

2、沟植法先用锹按行距开沟,将苗木按一定株距排列沟中,然后填土踩实。沟的深度应大于苗根长度。以免根部弯曲,此法工作效率较高,适用于一般苗木移植。

无论采用何种移植方法,在移植过程中,都必须十分注意对根系的保护,防止苗木过度失水,影响移檀成活率和当年生长势。移植时如圃地土壤干燥,应在移植前1-2天进行灌溉,移植后要充分灌水,使土壤落实,以保证成活。移植时要使苗木端直,深浅适当,根系舒展,并与土壤密接。移植深度可较苗木原土痕略深,以免土壤下沉时苗根外露。

库拉所芦荟怎么养一般的栽培技术


库拉索芦荟怕涝耐旱,怕寒喜暖,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栽培要采用大棚保护,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还应采取加温措施,使大棚内气温不低于5℃。库拉索芦荟一年四季都可种植,除盛夏高温季节有短暂休眠外,几乎不停地生长。现将库拉索芦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法。2年生的芦荟在1年内能长出1015个分蘖,当分蘖长到45片小叶和35条小根时,可从母株上分离,定植于大田。

2.扦插繁殖法。芦荟长高后,可从茎的顶部1012厘米处切断,或从叶腋处切取长1015厘米的幼芽,再将其倒挂在阴凉处放置一周,使切口收缩干燥,然后插入搭盖阴棚的苗床中,促生根成活。幼芽插后约20天生根后,保持土壤湿润,适当追肥,促进幼苗生长,培育壮苗。扦插苗生根35条时,即可移栽于大田。

3.试管组培苗采用扦插和分株繁殖的传统方法栽培芦荟易导致种性退化,品质下降,且带有多种病毒。而组培苗经历了严格的脱毒复壮处理,品质好,种性纯,有效生理生化成分高。试管组培苗一般先在试管里培养3个月左右,再在混合沙床上培养3个月左右(炼苗),方可直接移栽入大田。

二、定植。

1.种植时间。春植(35月)和秋植(911月)均可,尤以春分至清明期间定植为好。

2.种植规格。应选择排水良好,不易板结,不易积水的沙壤土栽植。株行距一般为40厘米50厘米;在贫瘠的砂质地种植,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

3.种植方法。种植前园地要求两犁三耙,翻耕深度为1520厘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基肥要施入表土15厘米范围内,切忌单施速效氮肥。整成宽1米、高1015厘米、长1520米的畦。移栽前畦面撒施1层松叶土或草炭土,然后适当翻耕整平。移栽前,苗床地和移栽地均应先灌水,待表土略干后再起苗、栽植。移栽后将幼苗四周的土按实,浇足定根水,然后培上干土并及时遮阴。

栽植时根部要固定紧,因为芦荟要在田间生长若干年,根系不牢固,采摘叶片时易将植株拔出土表。春夏季栽植时要一次性浇足水,冬季栽植时要适当浇水。一般以春夏秋三季栽植为好。

马蹄莲叶片发黄怎么办一般的养护方法


马蹄莲又名慈菇花、水芋,原产南非,我国较广泛栽培的是白花马蹄莲,现在少数地区已有彩色马蹄莲栽培并正在逐步扩展。彩色马蹄莲即黄花马蹄莲和红花马蹄莲,前者苞片金黄,后者苞片鲜红。有的叶片上有白斑,又叫白斑彩色马蹄莲。花期一般在春夏。如果用温室栽培,调节温度,注意明暗,秋季降温控制生长发育,冬季增温增光促孕蕾,可使花期调至阴历年底和早春。栽培与繁殖如下:

一、温度:彩色马蹄莲既不耐寒,又不耐热。白花马蹄莲一般在4℃以上能露地越冬,而彩色马蹄莲却要在6℃左右才能露地越冬。在盛夏酷暑时,彩色马蹄莲是休眠期,要遮阴越夏,在半阴半阳的环境中较适宜。它喜温和、湿润、半阴的环境,一般在12?25℃是它最佳生长期。

二、肥水: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种植后,第一次用1:1000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的药液浇足浇透。在生长期每十天左右施一次以氮为主的液肥和千分之一的药液;每半月叶面喷施1:1000的磷酸二氢钾的溶液。在孕蕾和花期前,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花大花艳,同时促使种球增长和分蘖仔球。生长期要浇足水,平时也要适当湿润些,花期适当控水,冬季更干些。

三、繁殖:一是分株;二是在花后。

《花卉土壤的一般管理》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的一般养护管理有哪些”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