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香樟樟脊网蝽防治》,希望您喜欢!

樟脊网蝽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樟树害虫。成虫、若虫群集叶背吸汁,被害叶正面呈浅黄白色小点或苍白色斑块,反面为褐色小点或锈色斑块。严重被害时,全株叶片苍白焦枯,无一幸免,对树势生长发育影响颇大,而对3m高左右的幼壮年树,为害更甚。

虫体特征

成虫:体长3.5~3.8mm,宽1.6~1.9mm,体扁平,椭圆形,茶褐色。头小,腹眼黑色,单眼较大,触角稍长于身体,黄白色。头卵形网膜状,其前端较锐,盖没头;前胸背板后部平坦,褐色;密被白色蜡粉,侧背板白色网膜状,向上极度延展;中脊亦呈膜状隆起,延伸至三角突末端。三角突白色网状。前翅膜质网状,白色透明有光泽,前缘有许多颗粒状突起,中部稍凹陷,翅中部稍前和近末端各有一个褐色横斑,翅末端钝圆。足淡黄色,跗节浅褐,臭腺孔开口于前胸侧板的前缘角上。胸部腹板中央有一长方形薄片状的突环。雌虫腹末尖削,黑色;雌虫较钝,黑褐色。

卵:长0.32~0.36mm,宽0.17~0.20mm。茄形,初产时乳白色,后期淡黄。

香樟樟脊网蝽防治

若虫:一龄体长0.5mm,宽0.2mm左右,椭圆形。初时乳白色,取食后为淡黄,腹背暗绿,各足基节黑色。头圆鼓,腹眼稍突出,红色;触角4节。头部前端具长刺3枚,呈三角形排列,头顶两侧及前、中胸侧角上各有长刺1枚,中胸背板上有短刺2枚,腹部背板上有短刺4枚,两侧缘各具长刺6枚。二龄体长0.9mm,宽0.3mm左右,腹部两侧缘的长刺变为枝刺,三龄体长1~1.2mm,宽0.4mm左右。任稍平扁,黄褐色,腹部墨绿色,触角第3节端部膨大,第4节略成纺锤形。前翅芽达第二腹节前缘。体上各刺均成枝刺。四龄体长1.4~1.5mm,宽0.5~0.6mm,黄褐色;翅芽和腹部墨绿色。触角第3、4节端部稍膨大。前胸背板后缘中部稍向后延。延伸部分的中央两侧各具白色短刺1枚。翅芽达第3腹节中部。五龄体长1.7~1.8mm,宽0.9mm,触角第2节极短,近圆形,第3、4节端部不膨大。前胸背板中央两侧各具长刺一枚。

生活习性

一年4代,以卵在寄主的叶片组织内越冬,第1代若虫于4月下旬孵出,5月中旬羽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成虫死亡(广东海南地区,3月下旬可完成第一代)。第二代若虫于6月上旬末至中旬孵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7月上旬至7月下旬产卵,8月上旬成虫死亡。第3代若虫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出,8月上旬至8月下旬羽化,8月中旬至9月中旬初产卵,9月中旬成虫死亡。第四代若虫8月下旬至9月下旬孵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羽化,9月底至11月中间产卵过冬,12月上旬成虫全部死亡。

成虫和若虫性喜荫蔽,不甚活泼,卵成行产于叶背主脉和第1分脉两侧的组织内,疏散排列,上覆灰褐色胶质或褐色排泄物。每叶有卵多达83枚。

防治方法

5月上旬,喷施50%杀螟松1000~2000倍,或25%速灭威或25%西维因400~600倍。一般在喷药后全年得到控制,但仍应随时留心检查,如发现某一代虫口密度回升较快时,仍需防治一次。

延伸阅读

杜鹃网蝽如何解决?


在,美化园林的绿色植株之中我们常常能见到杜鹃花,为什么会是常选择之花呢?主要是因为其是比较容易护理并且外观也是比较好看的品种。但是,对于所有的缓解,但它们并不是没有几个问题。其中之一是杜鹃花蕾丝错误。这些杜鹃虫可引起显着损坏植物,如果不加以控制。网蝽损害杜鹃往往是化妆品,但他们可以很快毁掉一个细心照顾杜鹃花的样子。

识别杜鹃花蕾丝损坏的Bug

网蝽破坏杜鹃花通常发生在叶片上,并会看起来像银色,白色或黄色斑点。这是由这些杜鹃花虫引起的,从字面上吮吸叶片小部分干燥和杀灭叶的那个部分。由于这些杜鹃叶害虫在整个叶前进,越来越斑点出现。

你也知道,如果你通过看叶,其中杜鹃花网蝽趋向于找到的下侧有这些杜鹃昆虫问题。如果你看到一个黑色的黏稠物质或铁锈色,这是你有这些杜鹃虫的另一个迹象。

你甚至可以找到叶杜鹃花蕾丝错误或若虫。成年杜鹃网蝽可以通过他们的花边翅膀一样被识别而若虫只会看起来像小斑点。

杜鹃网蝽喜欢常绿杜鹃花,也可以攻击落叶的品种为好。

如何摆脱杜鹃网蝽

最好避免在首位,这些杜鹃虫的问题。杜鹃网蝽倾向于攻击那些已经减弱因施肥不足或浇水的植物,所以一定要考虑你的植物适当的照顾。

如果你的杜鹃花灌木已经感染了这些杜鹃叶害虫,你可以试试以下两种方法之一为摆脱他们。第一个是化学控制,另一种是有机的控制。

化学控制涉及使用杀虫皂(其中一些是有机的)和最现成的杀虫剂能有效地杀死杜鹃网蝽。

对于这些杜鹃花昆虫有机的控制,你可以尝试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尝试是喷涂植物向下与在软管的喷雾器。这可以敲植物害虫和迷惑他们足以防止再次感染。

您也可以尝试喷洒植物印楝油或白油。

网蝽损坏杜鹃不必是毁灭性的。随着一点点了解这些杜鹃花昆虫的问题怎么样,可以处理和消除。杜鹃花网蝽没有减少你的植物之美。

荔枝蝽象有什么危害?荔枝蝽象如何防治?


荔枝蝽象俗称臭屁虫,是常见的一种虫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荔枝、龙眼等果实。荔枝蝽象通过刺吸嫩梢、花穗、幼果中的汁液,使被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导致落花落果。那么大家知道荔枝蝽象有什么危害吗?荔枝蝽象如何防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荔枝蝽象有什么危害?

荔枝蝽象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冠浓密处避风,在向阳的荔枝、龙眼树上或屋檐下越冬。第二年春分前后才上枝梢或花穗上活动取食,等性成熟后开始交尾,交尾后1-2天开始产卵,卵多产于叶背,也有的产于叶面、花穗、枝梢以及树体以外的其他场所。每雌虫一生产卵5-10次,每次14粒,排列成块。成虫产卵期以3月下旬开始,但以4-5月间产卵最盛。卵期15天左右,若虫于4月初开始孵化,初孵若虫群集在一起,清明后可见若虫于花、枝梢、果上刺吸为害,若虫共5龄,整个若虫期约82天,6月间新成虫相继出现,七八月间大部分已为新成虫,成虫寿命约310天。

荔枝蝽象如何防治?

第一次防治适期要掌握在成虫未大量产卵以前(约3月中下旬),用90%敌百虫800倍液;第二次防治适期在卵孵盛期和若虫在3龄以前(广州4月下旬或5月上旬),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10%灭百可2000倍液防治;若虫进入5龄新成虫后抗药性已增强,则可用90%敌百虫晶体600倍液,或用水胺硫磷8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兴棉宝、快杀敌、灭百可等)1500-2000倍液,但菊酯类农药杀伤天敌较大,使用次数宜少,同时,也可利用平腹小蜂进行生物防治,特别是树龄在30年以上的大树,因枝叶茂密,树冠高大,喷药难以彻底防治,此法效果更佳。

以上就是关于荔枝蝽象的一些信息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花生网斑病怎么防治?


【常见问题】花生网斑病怎么防治?

【专家解答】

花生网斑病又称褐纹病、云纹斑病,常与叶斑病混合发生,造成严重落叶,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

危害症状: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茎部。叶片受害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污斑型,叶片正面初生针状褐色小点,渐扩展成近圆形、深褐色污斑,边缘较清晰,周围有明显的褪绿斑。病斑可穿透叶片,但叶背面病斑稍小,病斑坏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粒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另一种为网斑型,初在叶片表面形成黑褐色病斑,病斑稍大,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呈白色放射状,常扩大或连片成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晕。此病斑不穿透叶片,仅为害上表皮细胞。叶柄和茎受害,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稍凹陷,严重时可引起茎叶枯死,病部有不明显的褐色小点。

发病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多在花生花针期开始发生,发病盛期在结荚至成熟期。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

2.与玉米、大豆、甘薯、小麦等非豆科作物轮作1~2年。

3.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基肥和磷肥、钾肥,不偏施氮肥,并适当增补钙肥;合理浇水,及时中耕松土,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株、病叶,集中烧毁或沤肥,以减少第2年病害初侵染源。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小编点评】网斑病主要发生在花生、小麦、水稻等植物上,危害叶片、叶柄和植物茎部,这个病常与褐斑病、黑斑病一起发生,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它的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棉花棉红蝽若虫怎么防治?


棉红蝽会为害棉花等锦葵科植物,导致棉籽和纤维不能充分成熟,纤维被污染,严重时棉铃干缩脱落,这种虫受刺激时会发出特殊气味,下面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它的形态特征与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成虫头、前胸背板和前翅几乎全为褚红色;触角4节,黑色,第1节基部朱红色;喙4节,红色;前胸前缘缝合线白色;小盾片黑色,革片中央具l个椭圆形大黑斑,膜片黑色。卵椭圆形,黄色,表面光滑。若虫共5龄,初孵幼虫淡黄色,12小时后变红;3龄后长出翅芽,背面生红褐斑3个,两侧有3个白斑;5龄颈白色。

【发生规律】

云南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表土缝隙内常成堆越冬,若虫或成虫在土缝内、棉花枯枝落叶下越冬。5一7月和9一11月是2个世代的严重为害时期。成虫爬行迅速,不善飞翔。成虫羽化后的10天雌虫开始交配,交配时不停止活动和取食,交配后10多天才产卵,产卵1一3次。卵成堆,多产在土缝、植株根际、土表下和枯枝落叶下,有时产在棉铃苞叶或棉絮上。若虫有群居习性。这孵幼虫先在棉株或杂草根际群集,后转移到青棉铃上,数十头聚于一铃。成虫最适温度为2234℃,17℃发下不活动,0℃发下超过5小时即死亡,37℃经34小时死亡。最适相对湿度为40%80%。若虫不耐低湿和高温。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收获后清除田间枯枝落叶,翻耕土地。

药剂防治:必要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花卉虾脊兰的养护


虾脊兰应为兰科虾脊兰属虾脊兰的一种,拟为钩距虾脊兰,学名:CalanthegraciliflordHzyzta。

钩距虾脊兰,产浙江省的临安、余姚、宁波、普陀、开化、仙居、天台、临海、逐昌、龙泉、景宇、丽水、文成、泰顺等地;自然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常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500米的山谷溪地、山坡林下阴湿地。

虾脊兰类,即可观花,又可赏叶,通过杂交,可望培育出具香味的新品系,为虾脊兰筛选出芳香一族。

虾脊兰喜温暖、高湿和半阴的环境,忌阳光直射和空气干燥,要有排水良好、疏松、有一定保湿性、且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作栽培基质;通常用分株法繁殖,也可用无菌培养基播种育苗。

盆栽可用腐殖土或草炭土加适量河沙,也可用一般园土加腐殖土混合,添加适量骨粉或蹄角屑作基肥;生长季节须保持盆土湿润,但开花期间(3月至5月)须略干燥;5月至8月,可每隔半月施薄肥一次,浓度不超过0.5%;花后进行换盆,每2年至3年换盆一次,冬季最低温度宜维持在0℃以上,并控制盆土以湿润为度。

钩距虾脊兰,植株外形清丽,叶色美,花莛高,花期长,适于盆栽供室内陈设,也可植于庭院作点缀。

龙脑樟栽培养护


一、龙脑樟的繁殖培育

龙脑樟采用大田扦插育苗成活率达80%以上,以11月采割为最好。矮林留枝桩作业可以连年采伐,持续利用,加工无污染。

1.扦插法

扦插地可选在小气候较好的林缘或林间空地。扦插苗床可用砖砌成东高60厘米、西高40厘米、东西宽315米(长度视地形而定)的床框。床底中央开一条深40厘米、宽40厘米的暗沟通至苗床外,沟内用碎石填至龟背形。插壤为红壤冲积土,厚20~25厘米。扦插前一周用0.2%高锰酸钾消毒,并用薄膜盖好。插床上架设2米高固定荫棚,透光率约为30%~40%。为便于移栽,也可用营养钵扦插。

扦插时间南方为3月至4月上旬。过早则因低温致插穗基部切口变黑,不利愈合生根;过迟则气温偏高易导致插穗未愈合先抽梢,消耗营养,也不利于愈合生根。插穗最好选用2~3年生龙脑樟壮苗的侧枝。插穗基部靠节位剪成光滑平口,顶部离节0.13~0.15厘米带斜口剪断,每穗留一芽一叶。扦插前插穗用-吲哚丁酸或-萘乙酸浸泡处理。

扦插株距3~4厘米,行距10~12厘米,插穗插入土内。插后压紧,喷水湿透,并覆盖塑料薄膜。愈合前一般每天喷雾2~4次,愈合至生根期每天1~3次,雨天可隔天进行。苗床要注意通风,空气湿度控制在80%以上,温度应控制在29℃以下。

当插穗长出3~4片新叶时,可适时撤去塑料薄膜,进行苗木正常管理。平时应注意除草、防虫,干旱时应及时喷水。翌年3月上旬,当苗木生长至40~60厘米高时,可将其挖出定植。

《香樟樟脊网蝽防治》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