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EM原露在香蕉生产中的应用》,希望您喜欢!

EM原露系由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发明,由江西省农业厅天意公司组织生产,在全国已有2000多个县市数十万农户在使用。今将EM原露应用于香蕉的初步用法介绍给大家。

一、用EM原露浇注土壤

每亩用EM原露1公斤。配成500倍液浇注土壤,具体方法:先用少量水约10公斤(若是自来水需放置24小时后用)溶化1公斤红糖,再加入EM原露1公斤,后兑成500倍液(需水500公斤即10担)便可使用。}

二、用EM原露稀释液及防虫液喷洒叶片

按每喷桶30斤水计算,每喷桶加入EM原露20毫升及防虫液20毫升。(比例为1:1:750倍)以雾状喷洒,叶子两面都喷到。一般10-15天喷洒1次,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对于已发生叶斑病的香蕉树株可采用1:1:500-300倍液即每喷桶用30-50毫升,预防有害细菌引起的病效果更好,例:炭疽病、轮纹病、黑斑病、细菌性穿孔病等病害,可采用1:1:300-150倍液,即每喷桶用50-100毫升。

三、注意事项

1。因EM原露是活菌,在温润的条件下使用效益更好,所以在雨后,阴天或下午4点后使用最好。

2。使用EM原露防虫液最基本的目的是预防病虫害。它能增强植物的新陈代谢,强化叶片保护膜的角质层(好象在叶片表面打上一层蜡)防止病原菌侵入,同时它能抑制害虫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所以应及早使用,如果虫害已大量发生效果就不理想。

四、使用效果

1。节约肥料,可防治香蕉病虫害(防治有害细菌有奇效),可不用或少用农药。

2。改良土壤,提高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3。经使用过的农户介绍,每亩香蕉园可节约肥料、农药等费用300-500元。

扩展阅读

南果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栽植密度问题

南果梨老果园株距大,单位面积株数少,树冠高大,管理极不方便,生产成本高,前期单产低,进入盛果期晚。根据现在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倡合理密植。针对南果梨有乔砧树和矮化中间砧树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乔砧南果梨树适宜栽植密度为株距3~4米、行距4~5米,每亩果园栽植33~35株。这种株行距,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措施,可以提早进入丰产期,把冠幅控制在3~4米。如果水肥条件较好,树冠一旦控制不住,到后期还可以采用隔株去株、隔行去行的办法,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逐渐加大株行距。但是,在建园时要确定永久株和临时株,永久株用大冠型的树形,临时株用结果早的小冠型树形,随着永久株树冠的不断扩大,逐渐缩小临时株树冠,保证永久株树形和产量。矮化中间砧南果梨树的适宜栽植密度,一般株距为1.5~2米,行距为3米,亩栽植密度111~148株。地势高、坡度大的山地,往往土层薄,管理不便,树冠长不大,在不影响果园作业的情况下,栽植密度可以适当密一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树冠生长普遍高大,栽植密度可以适当稀些。

二、不同时期整形修剪问题

1.新植幼树所选目标树形与栽植密度不相符合的果园,要依据栽植密度,重新确定适宜的目标树形,并因树制宜进行转型。放任生长的果树,由于忽视了修剪,树冠内主从不分,有的出现2干或者3干并生的现象,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结果。修剪改造时,首先依据栽植密度选用适宜的目标树形。其次是按照树形结构,选留中心干和主、侧枝,疏除多余的强旺枝、徒长枝,其余枝条拉平、缓放,对选留的枝条,角度小的及时开角。对2或3个树干并生的果树,从中选留1个最好的保留,把另外多余的并生干疏除,然后按要求选择主、侧枝,并逐年加以培养。

2.初果期至蛊果初期梨园这段时期的树虽然整形阶段即将完成,但树形结构不合理的仍要进行改造,形成合理的骨架,才能培养丰满的结果枝组,为今后生产打下良好树形基础。因此,改造、完善树形和培养结果枝组同样重要。对主干过低的树有计划疏除过低的大枝,提升主干高度。主干高度提升以后,便可拉大主枝角度,既改善光照,也方便树下作业。对主枝角度小、枝轴过长的树,修剪重点要拉大主枝角度,开角的时期以生长季为好,同时对主枝进行适度回缩,回缩部位的分枝势力要相当。通过拉枝、回缩,使树下和行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方便果园作业。在拉枝、回缩中要注意1年内的修剪量不宜过大,控制在20%~30%。冬剪以后到春季萌芽时,抹除多余的萌芽,避免萌发大量无效条子消耗树体营养,恶化通风透光条件。

3.老龄果园老龄果园指树龄在40年以上,由于整形修剪基础差,树势衰弱,结果部位外移,枝梢先端下垂,中心干不明显,主枝数量多,主枝角度小,树冠郁闭,光照不良。这一时期的果树修剪重点是对枝组的更新复壮,保持树势,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稳定产量,延长经济结果年限。

结果部位外移、先端下垂、树势衰弱的树,外围枝量充足,形成伞盖树冠的,要中部落头开心,外围下垂枝回缩,促进内膛发枝,逐渐降低树冠高度。外围枝量少,几个主枝形成笊篱状的,对先端下垂枝适当回缩,回缩力度应略大一些,刺激下部萌发新枝,降低树冠高度。促发新枝后,要采用截放结合的方法,向下培养枝组,使树冠重新丰满,,形成立体结果,保持枝组的年轻化,维持中庸健壮的树势。

中心干不明显、主枝多、角度小、树冠郁闭的树,结果枝组数量不足,结果部位少。修剪重点是有计划地疏除多余的大枝,减少棒子。同时,根据空间大小,培养适宜的结果枝组。通过减少大枝,合理布置大中小枝组,解决通风透光问题,保持叶幕层厚度不超过2米。冬剪后上下两层主枝间距达1米以上。

树冠内膛条子多的树,修剪的重点是清除多余的条子,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冬剪时,清除内膛多余的徒长枝和细弱枝,缓放充实的枝条。春季萌芽后,利用各种夏剪方法,控制再次萌发条子。萌芽时,随时抹掉中心干和主干上萌发的多余的芽子。将冬剪时留下来的枝条拉平缓放,成花结果以后再回缩,培养成枝组。切忌用单一的冬剪改造树体。

蔷薇枝在嫁接月季生产中的作用


嫁接月季生产中保留蔷薇枝有何用处?

昆明市呈贡县农业局花卉办李光祥答:

月季用蔷薇作砧木嫁接,可延长月季生产寿命和显著提高商品质量。近年来,嫁接月季切花生产中出现留蔷薇枝的现象。

嫁接月季切花生产中留蔷薇枝,是在月季枝完全用作切枝条件下,用限量蔷薇枝作月季营养枝,以供月季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这与月季非切花枝做营养枝是同理。不同的是,蔷薇枝由于长势较旺、抗逆性强,所以不能任其生长。

在嫁接月季切花生产中留蔷薇枝有什么用处呢?一是为月季生长提供营养,随时激活根系动力,萌生新根;二是维持月季生长平衡,使月季随时具备萌发能力;三是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为月季在夏季生长创造条件;四是提高月季抗性,减少病害发生。

嫁接月季切花生产留蔷薇做营养枝,应掌握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留枝部位方面,蔷薇枝留在接口上方,这可根据个人的习惯来选择;二是留枝时间方面,春季可少留,夏季要多留,秋季正常留,冬季可不留。三是留枝数量方面,应根据植株大小、长势及生长季节而定,株植大、长势旺,可留1至2支,反之,可留2至3支;四是留枝长度方面,一般可留45厘米至55厘米。

总之,嫁接月季留蔷薇做营养枝,要在月季留短桩20厘米至30厘米,并随时促控蔷薇生长量等条件下,才能使嫁接月季发挥更大的生产效能。

农作物生产中的“跳甲虫”防治


【病虫害问题】跳甲虫怎么防治?

【小编导语】农业生产过程中,不管种植什么作物,基本上都有产生各种各样的病虫害,而跳甲虫就是农作物的一大害虫,跳甲虫在我国一些地区又被称做菜蚤子、土跳蚤等,它对作物的危害什么广泛,萝卜、白菜、油菜、芥菜及对茄果类、瓜类、豆类、香蕉等瓜果蔬菜都会遭遇它的摧残,这几年在我国一些地区跳甲虫病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

【专家解答】

跳甲虫主要以成虫危害植物的叶片为主,成虫取食有趋嫩性,因而幼苗期危害重,尤其是刚出土的幼苗,受害后不能生长,往往造成毁种。

春夏和冬季是跳甲虫两个危害较重的高峰期。由于跳甲虫能飞善跳,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根据其生活规律和危害特点,要按照以下四个原则来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适时防治跳甲虫一年中以4~5月(第一代)危害最重。温度较高的季节,中午成虫大多数潜回土中,一般喷药较难杀死。可在早上7~8时或下午5~6时喷药,此时成虫出土后活跃性较差,药效好;在冬季,跳甲虫上午10时左右和下午3~4时特别活跃,易受惊扰而四处逃窜,但中午常静伏于叶底部。因此,冬季可在早上成虫刚出土时,或者于中午、下午成虫活动处于疲劳状态时喷药。

先外后内跳甲虫有很强的跳跃性,从里向外喷药,跳甲虫容易逃跑,所以喷药时应注意从田边向里围喷,以防具有很强跳跃能力的成虫逃跑。田块较宽的,应四周先喷,合围杀虫;如田块狭长,可先喷一端,再从另一端喷过去,做到围追堵截,防止成虫逃窜。喷药动作宜轻,勿惊扰成虫。

上下兼治防治跳甲虫只考虑地上喷药,往往效果较差。跳甲虫不但危害作物叶片,还危害作物根部,应该采取上下同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首先于作物收获后,彻底收集残株落叶,铲除杂草烧毁,并进行播前深翻晒土,以消灭部分虫蛹,恶化虫子越冬环境,可减轻危害。另外,铺设地膜,避免成虫把卵产在根上。在重危害区,播前或定植前后采取撒毒土或淋施药液的办法先处理土壤,毒杀土中虫蛹。

交替用药能防治跳甲虫的药不少,但单一用药容易发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当发现幼虫开始危害蔬菜根部时,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逐棵灌根,每棵灌药液100~200毫升。当田间出现危害时,可喷施啶虫脒、哒螨灵和菊酯类的杀虫剂,可以混配使用,也可交替使用,但不要单一用药。

棉花原种生产中的育苗控制技术怎样进行


针对棉苗在床时间短且集中,便于管理和控制的特点,我场在总结以往育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95年开始对棉花原种生产实施育苗质量全程控制技术。近两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该项技术既可一播培育早、全、大、壮苗,又能省工节本,并能确保品种纯度。现以全程控制技术的实施时间为序分述如下:

?一、播前控制,夯实早全大壮苗基础。?

1.选用良种,搞好种子处理。我场棉田全部选用泗棉3号株系种。播前统一进行硫酸脱绒和药剂拌种,方法是:每10公斤剥绒种子用75%工业硫酸1.5~2公斤急速搅拌,直至短绒脱净;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去除嫩籽、瘪籽、破籽及虫伤籽后,按每50公斤光籽用灵福合剂1公斤拌种包衣备用。

?2.早选苗床,培肥钵土。苗床宜选在近水源的无病地段,实行冬翻春晒,冻融熟化土壤。制钵前7~10天,按每30平方米苗床用腐熟饼肥5公斤、碳铵4公斤、过磷酸钙3公斤、硫酸钾2公斤与土拌和均匀。制钵前一天下午浇水,钵土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松散为宜。

?3.早制钵,预备盖籽土。制直径7厘米、高10厘米的大钵,在3月25日以前制钵结束。为防地下害虫损钵,每30平方米苗床需撒施呋喃丹50克。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增温、防雨淋。此外,每平方米床面需预留盖籽土15公斤。?

二、播种时控制,确保一播夺早苗全苗?3月底4月初抓住冷尾暖头天气抢播。播前,不管土壤湿度有多大,都必须浇足底水。干籽播种,一钵播2~3粒健籽,播后盖土1~1.5厘米厚,盖土后喷施棉花苗床除草剂防除杂草。平盖超薄地膜后,再覆盖拱膜,密封保温保湿促全苗。苗床四周疏通排水沟防渍害。

?三、播后控制,确保培育大苗壮苗?

1.播种后齐苗前。播种后不通风,不揭膜;见苗7成左右时于晴天上午9时前轻轻抽出超薄地膜;此后继续保持苗床处于密封状态,直至齐苗。

?2.齐苗后至二叶期前。(1)温度管理。此阶段由于大气温度低而不稳,温度管理采取只通风不揭膜和日通风夜关闭的方法将床温控制在25~30℃。通风时应做到:先开两头,再开中间;先少开小洞,再逐渐增多;先迟开早闭,再早开早闭。通风口开闭的时间为晴天上午10时后、下午2时前,并且要经常变换通风口的位置,保证暖床过夜,保温催芽。(2)病虫害防治。全苗后、分心期前,选择无风或偏南风的晴天,于日出后一小时内不通风,直接揭膜晒床降湿,同时定苗(一钵一苗),喷药防治病虫害。喷药方法是:每30平方米苗床用水杨多菌灵2毫升,加久效磷1毫升,加壮苗素5毫升,对水2公斤喷雾,7天后再用20克10%灵福合剂对水2公斤喷雾。

?3.二叶期至移栽前。随着大气温度的上升,前期通风口要逐步扩大,通风时间要延长,使床温控制在20~25℃;后期要适当揭膜炼苗,促进壮苗老健。移栽时要坚持做到苗不移田膜不离床,防止灾害性天气伤苗。棉苗二叶一心时,每床用壮苗素5毫升,加久效磷1毫升,加磷酸二氢钾2克,加水杨多菌灵2毫升,对水2公斤喷雾防苗病和防止产生无头苗、高脚苗,促进形成壮苗。移栽前一天喷药治虫,带药移栽。

苹果在生产中的用药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在苹果生产中,用药管理是薄弱环节,一方面新农药层出不穷,新农药品种日新月异,群众认识应用有个过程;另一方面农药制造企业鱼目混珠,非常混乱,假药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真假难辨,因而提高防治管理水平是苹果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根据生产经验在苹果生产中用药防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无公害防治方向。高毒高残留农药,一般大多数有机磷农药、无机砷类杀虫剂、有机砷类杀菌剂、有机汞杀菌剂、有机氯杀菌剂均为禁用药品,生产中应坚决禁用;特别是进行高档果生产,准备进军国际市场的苹果,应坚决禁用上述药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为安全通过边界检疫,与国际市场接轨打好基础。

二、生产中应少用或不用抗性农药。由于农药长期施用,病虫对药物的抗性增加,杀伤力有限,有的甚至会引起病虫害大量发生。如蚜虫、螨类对葡萄类农药、乐果、氧化乐果,斑点落叶病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产生了抗性,喷药后防效甚微或无效。

三、认真选购农药。目前农药市场非常混乱,在购药时应认真分辨,一般正品农药外包装杀虫剂应有一红横道、除草剂应有一绿横道,正品农药均应有农业部的批号,无有横道和批号均为假药。

在购药时既要细致分辨外包装,又要注意观察内溶物,一般液体农药均匀透明,上无乳油,下无沉淀,吸一滴滴入水中即快速乳化成乳状液体;粉剂农药应松散不结块;可湿性粉剂入水摇动即成悬浮液,放置30分钟无沉淀、不分层者为正品,否则为劣质农药。

四、坚持正确的用药方向,在苹果生产中合理选择农药。在苹果生产中应坚持以生物性无公害农药、植物农药、新型杀菌剂等为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防效显著,稳定持久,无残毒或低残毒,不污染果面和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无公害。

一般在苹果生产中提倡使用以下农药:

1、生物源杀菌、杀虫剂:农抗120、多养霉素、浏阳霉素、中生霉素、克菌抗、阿维菌素、白僵菌、BT等。

2、植物源类杀虫剂:除虫菊、鱼藤、烟碱、苦参碱、茴蒿素、松脂合剂等。

3、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虫脲、灭幼脲、扑虱灵等。

4、矿物源杀虫、杀菌剂;机油乳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晶体石硫合剂、硫悬浮剂、柴油乳剂、腐必清等。

5、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扑海因、粉锈宁、百菌清、克螨特、尼索朗、双甲脒、吡虫啉、辛硫磷、代森锰锌类、新星、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

五、注意正确使用传统的杀菌类药物。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是生产中应用时间长,防治效果好的农药,经长期生产实践证明,正确应用对病虫控制效果理想,因而得以保留长期使用,但使用是应注意:石硫合剂在使用时应随配制随应用,配制后久置不用会降低药效,在苹果生产中以休眠期应用为主,花期使用不当,会导致落果、污染果面;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浓度,一般冬春季气温低,苹果树处于旺盛生长期,使用浓度易低;石硫合剂不可与有机磷类农药及其它忌碱性农药混用,否则酸碱混合,药效降低或失效,就起不到防治效果,石硫合剂也不宜与同为碱性的波尔多液混用,二者混用会发生化学反映,降低药效、发生药害,二者先后使用间隔应在20天以上;石硫合剂不可长期施用,否则会产生抗药性,而且使用浓度越高,抗药性形成越快,应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

波尔多液不可与石硫合剂、有机砷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有机磷杀菌剂混用,由于苹果对铜离子和石灰不太敏感,可选用倍量式或多量式配比;由于花后1个月内苹果幼果对铜离子敏感,施用后易产生果锈、裂纹,影响果实外观,因此在幼果期不可施用。

六、农药使用方法要正确。在防治范围内应尽量使用低浓度农药防治,病虫产生抗药性既与农药使用的时期有关,又决定于农药使用浓度,一般一种药使用时间越长、使用浓度越大,产生抗药性越快,反之则慢,因而应注意从低浓度使用起,以延长农药的使用时间。农药喷洒要均匀,喷药不均匀,一些耐药性强的病虫就会存活下来,一代代繁殖形成较大抗药群体,使农药防效降低。

七、要注意农药之间合理混用,以减少用工,提高防效。多种农药混用,省工节约,还可防止产生抗药性,混用时应注意混用后失效者不能采用;混用后毒性增强者不能采用。应随混随用。一般杀螨剂与杀虫剂可混合使用;内吸剂与触杀剂可混合使用;杀菌剂与杀虫剂可混合使用。

八、注意适时用药。病害应在始发期喷药,尤其是保护性杀菌剂,发病后在喷就没有效果了,虫害应在初龄期用药,此期虫体抗药力低,危害低,蛀果性害虫应在入果前喷药,不然无效或效果差。

在一天中应在无风晴朗无露水的早晨11时前,午后3时后喷用,要避免在中午高温期喷用,防止药剂挥发浓缩造成药害。

九、要注意农药之间交替使用。杀菌剂中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之间,杀虫剂中拟菊脂类农药与其它农药之间要注意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象有机合成农药与无机农药或生物农药交替使用;同一类型不同品种的农药交替使用,这样抗药性就会得到有效的抑制。

十、要严格掌握最后一次用药时间。最后一次用药决定果实中农药残留量的多少,对品质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最后一次用药时间,最后一次用药应在采用20天以前喷用,以保证果实中农药无残留或少量残留不超标。

番茄生产中常见生理性病害以及防治技术要点


【常见问题】番茄生产过程中常发生哪些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技术有哪些?

番茄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落花落果,空洞果,空洞果,粒型果,脐腐病,畸形果,卷叶,顶叶黄化

番茄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原因以及防治技术要点

落花落果

落花落果酌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温度过低或过高。苗期花芽分化时夜温过高或过低,影响了花芽的正常发育。低于15℃或高于30℃,使花粉发芽、花粉管伸长受抑制,影响了受精的正常进行。营养不良。土壤养分不足,地温低,干旱、光照不足等原因,使番茄根系发育差,整枝打杈不及时,或夜温高使植株徒长,营养物质消耗多,使生殖生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导致落花落果。果穗间养分供应不平衡。蹲苗过重或下部果穗坐果过多,使营养生长不良,上部花序缺乏营养,引起落花落果。空气湿度、土壤水分不适当。土壤干旱,植株缺水使花粉不稔,空气湿度过低抑制花粉发芽;空气湿度过高花粉吸水膨胀,影响授粉都会引起落花。

防止落花落果必须从根本上入手,培育适龄壮苗,加强管理,及时整枝打杈,合理追肥灌水,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调节温湿度,再辅以生长激素处理,提高座果率。目前常用的番茄灵类沾花剂,均具有抑制离层形成,而起到保花保果和促进早熟的作用。

番茄果实生理病害空洞果

空洞果外形带棱、果肉少、汁味淡、品质差。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开花授粉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授粉不良,种子退化,果实发育不充分,而形成空洞果。此外,生长素处理后水肥管理跟不上,或生长后期植株衰老,以及氮肥施用过多,使得番茄营养生长过旺,果实膨大养分不足,都会产生空洞果。

防治空洞果的发生的方法是,在开花期要严格控制适宜的温度,利用生长激素处理后要追肥灌水,及时疏花疏果,配合叶面喷肥等措施。

粒型果

在保护地栽培中,严冬、早春时节容易发生,植株生长正常,但果实坐住后不发育,形小如豆粒。产生粒型果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授粉不良,光照不足,夜温过高,营养物质积累少,经过激素处理,果实坐住后得到的光合产物少而不能膨大。

防止粒型果的发生的方法是,在进行早春栽培时必须加强防寒保温,协调秧果矛盾,增加光照度,适当降低夜温,减少养分消耗,从而防止产生粒型果。

脐腐病

果顶部,花朵脱落的部分变成油浸状,进一步颜色变褐凹陷,脐腹果比正常果早熟变红。发生时期约在开花后15天,果实核桃大小时,随着果实迅速膨大,症状逐渐明显。一般认为致病原因是由于缺钙,即植株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钙素,加之其移动性差,由于蒸腾作用而移动的钙素,首先集中在老叶中,其次是嫩叶、顶芽,最后进入果实。因此从钙的分配顺序来看,进入果实的量就很少,果实不能及时得到钙的补充,因此致使果顶生理失调,而显现病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土壤不缺乏钙元素,主要是土壤中氮肥等化学肥料使用过多,使土壤溶液过浓,钙素吸收受到影响。此外,也有人认为此病是因生长期间水分供应不足,或不稳定引起的。即在花期至坐果期遇到干旱,番茄叶片蒸腾消耗增大,果实特别是果脐部所需的大量水分被叶片夺走,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

对该病的防治,最重要的是保证植株根系好,促进根系对钙的吸收。首先要培育适龄壮苗,定植时不伤根,其次是改善对钙吸收的不利条件,如干燥、多肥、多湿、缺钙等。该病在高温期发病较多,特别是初果期遇到高温干旱的条件极易发病。应注意对水分的正常供应。植株吸收钙以后分配到茎叶中多,分配到果实很少,如果摘心可使钙进入果实中。果实之间对钙的吸收也有竞争,应避免单株结果过多。

畸形果

畸形果果顶凹陷、翻裂、尖顶、桃形等,商品性极差。产生畸形果的主要原因是花芽分化时环境因素不良。花芽分化时温度低,水、肥、光照条件充足,对分化的花芽养分供应过剩,花芽细胞分裂过旺,而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反之植株衰弱,低温和光照不足,营养物质形成少,花芽分化营养不足,形成少心室的尖顶果。此外,生长素浓度过高也容易形成桃形果;土壤过干过湿影响花芽发育,也可产生畸形果。

防止畸形果必须严格掌握育苗技术,创造有利于花芽分化的条件,肥水管理及生长激素的使用浓度适当。

番茄叶片生理病害卷叶

卷叶与番茄品种特性有关,目前已选育出适于干旱地区栽培的卷叶品种,这是正常的卷叶。有些早熟品种在果实开始采收时,叶片普遍卷曲。其主要原因是果实大量坐住后,养分大量消耗而引起的。此外,氮肥过多,土壤过干过湿都会产生卷叶。土壤中缺少铁、锰等微量元素,会使叶脉变紫上卷。

防治措施是培育壮苗,合理追肥灌水,使营养生长充分而不徒长,保证果实膨大有足够的养分供给,并在结果期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有较好的效果。

顶叶黄化

顶端叶片黄化主要是土壤湿度大或夜温偏低,引起植株对硼、钙的吸收不良所致。

对顶叶黄化,应保持适温管理,适量浇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促进对硼、钙的吸收即可。

《EM原露在香蕉生产中的应用》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家庭植物的养护与应用”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