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蒲公英怎么盆栽》,希望您喜欢!

野外生长的蒲公英生命力非常顽强,不仅可以采用种子播种的方式繁殖小苗,也可以去市场上购买小苗盆栽。而且盆栽蒲公英的养护管理也可以比较粗犷,并不需要娇生惯养,可以说蒲公英的盆栽种养非常简单。那么,蒲公英怎么盆栽呢?

蒲公英全身都是宝,从茎叶到根系都可以食用。既然蒲公英比较好种养,我们完全可以到野外去挖掘蒲公英种苗回来进行盆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盆栽蒲公英的方法。

一、野外挖苗

首先我们到野外去寻找一些生长比较健壮的蒲公英野生苗,然后连同泥土一并将其挖掘回来。

二、上盆栽植

在准备好花盆,配制好培养土之后,将采挖回来的蒲公英除去多余的土壤之后,直接上盆栽植在花盆中即可。在浇透水之后,将其摆放在凉爽且通风的地方即可,然后静待其顺利缓苗、服盆,直到恢复往日的生机。

三、养护管理

在植株萌发新根、恢复正常生长之后,我们需要将花盆搬到阳台等光线比较充足的地方,让其适当接收光照以促进生长;平时注意浇水以保持植株正常生长需要的水分,切忌盆土过于干燥而不浇水,否则将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

四、适时采收

蒲公英的开花基本上从4月份开始,而进入5月之后即会结出籽粒,待籽粒成熟后,我们可以将其采收下来再贮藏或伺机播种,同时也可以伺机采收叶片食用。而蒲公英在全年几乎都会开放零星的花朵,所以几乎全年都能看到娇嫩的小黄花,同时也经常能在风中飘起“降落伞”。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野外挖掘种苗,宜选择在深秋进行,尤其需要当植株的叶片由绿色转为红色之际最适合采挖,因为此时采挖回来的种苗上盆后更容易成活。而在经过一冬的养护管理之后,到了来年春季就能开花结籽了。

而且在当年采收种子播种后,植株的根茎往往比较柔嫩,一般不宜当年采收茎叶食用,而通常需要在来年植株长得比较健壮、根茎比较粗壮时才能摘叶食用。这样,植株将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在“受损”后恢复“元气”。

编辑推荐

蒲公英常见病害有哪些?


【常见问题】蒲公英常见的病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专家解答】

叶斑病:叶面初生针尖大小褪绿色至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状,中心暗灰色至褐色,边缘有褐色线隆起,直径3-8毫米,个别病斑20毫米。

斑枯病:初于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大小5-10毫米,外部有一不明显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

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叶片上病斑多时,叶缘上卷。

上述三种病害的防治方法是: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清沟排水,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植宝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2%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0.67%万兴乳油2000~30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此外还有枯萎病: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茎基部也变成浅褐色。横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成淡褐色,向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有的茎基部裂开,湿度大时产生白霉。

防治方法是: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与其他作物轮作;选种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选择宜排水的沙性土壤栽种;合理灌溉,尽量避免田间过湿或雨后积水;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0.4-0.5升,视病情连续灌2-3次。

【小编点评】以上是第一农经小编燕鼠为您整理的蒲公英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它的虫害跟大白菜的差不多(大白菜专题),有想进行了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更多平蒲公英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的蒲公英种植专题!

蒲公英的栽培养护与管理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栽培养护与管理

一、整地与施肥

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畦宽80-90厘米。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

二、播种

蒲公英用种子繁殖。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当气温在15℃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润土壤中。经过90个小时左右即可发芽。种子在土壤温度15℃左右时发芽较快,在25-30℃以上时,发芽慢,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5月末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从播种至出苗需10-12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种,则从播种到出苗需15天。

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为3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三、田间管理

播种后,如果土表没有覆盖,就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全苗。出苗后,也要始终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蒲公英抗病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肥和水。

四、收获与加工

播种当年一般于秋后只采叶一次,以促进其繁茂生长,使下一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壮,品质好、产量高的嫩叶。第二年后,可采叶2-4次。亩产量500公斤。

蒲公英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1.如何从野生蒲公英中获得种子?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籽期,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10个以上,开花后13-15天种子即成熟。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花盘开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小叶型蒲公英种子粒重为0.8-1.2克左右。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盆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挖根栽培。通常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芽,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可采叶上市。

2.蒲公英种子如何发芽?如何播种?

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在晴朗的时候(28度左右),将种子与土混合,浇透,曝晒至土壤微润,再适当浇水,保湿,第二天中皮将变绿,几小时后即可生根发芽。

根据试验结果得知:5月末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从播种至出苗需10-20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种,则从播种到出苗需15天,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3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畦宽80-90厘米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3.蒲公英如何进行肥水管理?

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亩还须施17-20公斤硝铵作基肥。播种后,也要始终保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播种当年一般不采叶,以促进其繁茂生长,使下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壮,抽生品质好、产量高的嫩叶。

盆栽芦荟怎么养 盆栽芦荟五注意


盆土要选用中性疏松的培养土。培养土用田园土4份,堆肥4份,沙或木屑2份混合而成。或用河泥晒干研碎,与猪粪混拌堆积发酵,待腐烂后再加适量的沙或木屑混和而成。

水分盆栽芦荟以盆土干爽为主,保持盆土见干见湿,切勿浇水过量。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一般需2天至3天浇一次水,早晚可叶面喷水,春季、秋季,保持以干为主,少浇一些水。冬季,也应以干为主,一般一个月浇一次水。

温度芦荟性喜温暖与阳光,夏季应防止烈日直射,芦荟又耐阴,可置室内通风良好的半阴处,深秋移到室内养护,仍需给充足的光照。冬季和初春要注意防寒,气温在5℃以下,要采取保暖措施,方法很简单,将植株连盆体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扎紧即可,但要注意定时透风透气,以利正常生长。

施肥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的需要量大,通常需要通过追肥补充。盆栽的肥源,春季或秋季换盆时从新的培养土中得到,春夏气温适宜芦荟快速生长时在每月施肥一次,一般可施复合肥(空施),也可施腐熟的菜饼和豆饼等。但尽量不要接触到植株,以免分苗。

病虫害防治芦荟几乎没有什么虫害,病害也轻。一般病害主要有褐枯病等,一旦染病,应以通风、透光松土和除草等综合预防为主。发病严重的可用百菌清、菌特灵等农药防治。

盆栽梅花怎么养盆栽梅花的养殖方法


梅花(mihuā),梅树的花,是蔷薇科梅亚属的植物,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白﹑红、粉红等多种颜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为南京、武汉、无锡、梅州等地市花。主要分为花梅和果梅两类;可孤植、丛植、群植、盆栽等。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黄疸。梅花花语为坚强,忠贞,高雅。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盆栽梅花主要是嫁接养殖,常用切接和芽接。砧术用毛桃山桃或杏。杏树老干皮红,嫁接红梅,花皮颜色协调。切接切接多用一两年生的砧木,于3月底(在冷室)或4月初(在露地),距地面35厘米处将砧术木上部剪去。接穗采用一年生健壮的枝条,剪成长56厘米,至少留3个芽。在最下一个芽的外侧两边向下斜削成鸭嘴状。在砧木一侧开3厘米长的接口。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使两者形成密切结合,然后用塑料薄膜带绑扎。或用涤纶带粘紧。最后用小塑料袋将接穗套起来,袋口绑在接口以下处,可经常透过薄膜检查。待成活后,将捆缚物去掉。芽接芽接在8一9月进行,一般多用丁字形接法。先在接穗芽的上方1一1.5厘米处横切一刀,再从芽下方1厘米处向前下方平削,将削下芽的皮层内部木质轻轻剥去(近年有稍带木质芽接的)含人口中。把砧木距土面5厘米处横切一刀,再从切口中央向下切一刀,呈丁字形,然后轻轻将皮层剥开,把准备好的接穗插入丁字口的皮层中。接芽要贴实,上端与砧木丁字口的上端紧密结合,最后用塑料薄膜条或涤纶胶带搁绑好。一周后检查成活情况,若叶柄一碰即落、芽点绿色饱满即表示成活。翌年春自接口向上56厘米处将砧木顶部剪掉,接穗很快萌发,以后注意剪砧芽,待换盆或上盆栽植时,可适当向下深栽,使接口尽量下降,根据长势绑扎,引其构成优美造型。

盆栽梅花要注意浇水,光照及施肥三个方面,可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如硫酸亚铁预防梅花因缺铁而引起的叶片发黄症状。浇水

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雨天及时倾盆,避免积水。当新枝长到20-25厘米时须注意适当扣水,使盆土偏干,抑制新梢伸长,促进花芽分化。伏天浇水是关键,此时若浇水不足容易落叶和影响花芽形成。生长旺盛期每天浇1次水。秋凉后浇水量要逐渐减少,以利枝条充实。

温度、光照

梅花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长期阴蔽。只有给予充足的光照,使其获得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才能取得充分的营养,因而才能生长健壮,开出既多又大的鲜艳花朵。

施肥

梅花不喜大肥,当新梢长到约5厘米时可施1次稀薄的碎骨麻酱肥水,促使枝条生长健壮。放叶时肥水要充足,一般每月施1次稀薄液肥,以促进枝叶茂盛。待枝条长到20-25厘米时应节制肥水。夏末秋初施2次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每次施肥后都应注意及时浇水和松土,以保持盆土疏松,有利根系发育。

生长季节如发现因缺铁而引起叶片发黄,可结合浇水浇灌0.1%的硫酸亚铁溶液。

盆栽梅花的养殖注意事项

1.盆植梅花以通透性较好的瓦盆、土陶盆为佳,紫砂盆亦可,在盆底垫层碎木炭块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基质以肥沃的轻粘性土为佳,可用老山泥、塘泥与菜园表土混合作培养土,种植时在土中掺点骨粉、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种植宜浅而不露根,深栽不易开花,栽后置半荫处,浇1次透水,10天后转入正常管理。2~3年于花后翻盆换土1次。

2.梅花喜润怕涝,浇水要适时适量。冬季和春初花期保持盆土常稍润为好,花全谢后浇1次透水,不干不浇,常在傍晚向枝叶及附近地面喷水。梅雨季节要严格控水,待老叶边微卷,嫩枝稍萎蔫时才浇水,如此反复几次,迫使新梢停长,有利于花芽分化;进入伏天,雨天要排水防涝,晴天早晨浇1次水,傍晚如土干再浇1次,防过干脱水掉叶;9月以后逐渐减少浇水量,1~2天于下午浇1次水;10月花芽开始萌发为花蕾,叶已落,需水量不大,见土干再浇水,盆土稍干微润便可。

3.梅花喜肥亦耐贫瘠,花期不施肥,花谢后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促其复壮,当新梢长3~5厘米时,长势好不施肥,长势差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新梢长到18厘米左右不再施肥;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其花芽分化。秋末落叶现蕾后,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或0.2%磷酸二氢钾液,促花蕾发育开放。

4.梅花系阳性植物,宜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忌置于风口。喜暖而耐寒,冬季需经低温刺激,才能花繁叶茂,冬季最低气温在-12℃以上的地方,不必入室越冬,置于避风向阳处即可。如欲其春节开放,节前20天将其移至5~10℃的低温室,并置南向西向窗台内多见阳光,开花后移至0~5℃的地方,可开放1个月,温度过高易早谢。

5.梅花萌芽发枝力强,耐修剪,老树易复壮,花后将开过花的枝条短截,只留基部2~3个芽,弱枝、病枯枝全剪,交叉枝、重叠枝剪掉一枝,过密处疏剪。当新梢长到20厘米时摘心,控制其生长,使营养集中于花芽分化,新梢过长反而花稀少。通过修剪不仅株形美,而且通风透光好,不易遭受病虫害。6.梅花在6月中下旬高温干旱时,可能发生炭疽病,7月气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可能发生白粉病,注意通风透光两病皆可预防,如发现病枝叶将其剪下烧掉,并用托布津或多菌灵喷治。梅花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溶液喷杀或用呋喃丹埋于土中,使植株带毒杀灭之。值得注意的是梅花对含磷农药过敏,忌用此类农药。它对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抗性差,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生长不良,甚至可能死亡。

盆栽草莓怎么种植?盆栽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草莓盆栽怎么种植?有哪些管理要点?现在由于有机草莓的纯天然性,受很多消费者的喜爱,所以不少农户都有种植有机草莓的想法。下面先一起学习有机草莓的盆栽管理技术。

一、草莓品种的选择

选择休眠较浅,耐寒,长势强的品种,例如童子一号、甜查理、红颜、丰香、丽红等;植株要求根系健壮,无病虫害,具有4~5片功能叶片。

自繁种苗最好用组织培养的脱毒苗,在移植前2天浇透水,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二、材料的准备

花盆的大小:用于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内或阳台摆放的,可选用口径25~35cm的花盆;若用于花坛摆放,可选较大的花盆。盆土可用腐熟有机肥2份、大田土1份、蛭石或珍珠岩1份配置混匀。棚外设遮阳网,定植初期缓苗使用。棚内要有加温、保温设施以应对冬季极端寒冷天气;

配置温度计、湿度计利于调控温湿度;风口设有防虫网,阻止外来昆虫的进入。腐熟有机肥的制作:1000kg动物粪肥、3kg酵菌素、3kg豆饼加水适量,拌匀堆成肥堆,发酵腐熟2个月以上,堆内温度不要超过55℃,用翻堆的方式降温。

有机肥液的制作:把腐熟的有机肥放到缸中,加入2~3倍的水浸泡半天,其浸出液为有机肥液,可用作追肥;也可以买厂家生产的有机肥。7月份进行高温闷棚至少40天,进行土壤消毒,杀灭土传病菌及地下害虫。

三、定植

盆栽草莓春季促成栽培,一般在9月中旬~10月上旬定植,从种植到果实成熟需要120~150天。移栽时保证草莓弓背朝向花盆外,有利于草莓果实着生于花盆外侧。盆土应距盆口3cm左右,做到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栽后浇足定根水,把露在外面的须根用土盖严。棚外加盖遮阳网,减小光照强度,每天喷水防止蒸腾量过大叶片萎蔫,7~10天缓苗成功后,可减少浇水量。

四、栽培管理

(1)植株管理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摘除匍匐茎以节省养分。疏花疏果,疏除弱小花蕾、畸形果,根据植株强弱,每株保留2~3个花序,每一花序上保留4~5个果。草莓多为两性花,能自花授粉、自花结实,但异花授粉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一个温室可多栽几个品种。在同一花序中,一级花序所结果实最大,随花序级次增高逐渐缩小。草莓开花前7天,每一温室放1箱蜜蜂,可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由开花至浆果成熟需要30天左右,花序上浆果成熟的顺序与开花顺序是一致的,采收期持续30天左右。

(2)温度管理

草莓在休眠期低于-5℃产生冻害;地上部达到5℃,开始萌芽生长,10℃时能形成新根,营养生长适温为20~25℃,超过35℃植株会衰老;花芽分化最适温度14~17℃,日照在10~12小时以下;草莓为常绿植物,气温降至2℃以下,植株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叶片仍呈绿色不落叶,只呈矮化现象,采取人为措施可以打破休眠,进行促成栽培。根据外界气温变化,一般11月初把盆栽草莓移入日光温室,白天温度维持在25~28℃,夜间不低于10℃;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可降至20~28℃,夜间8~10℃为宜。

(3)光照管理

草莓定植初期,用遮阳网遮阳,减小光照强度以减轻水分的蒸腾作用,利于缓苗。不同生育期对光照要求不同,花芽分化期则需要10~12小时,开花结果期和匍匐茎抽生期需要12~15小时的长日照。冬季日照短,后墙挂反光幕或涂成白色以增强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可用LED灯补光,或使用农业温室补光灯。

(4)肥水管理

盆栽草莓最好用带喷头的水管,避免破坏栽培基质的结构。定植后保持基质湿润,果实接近成熟时,适当控水,可增加含糖量,提高果实品质。草莓结果初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初期是追肥的最佳期,采用有机认证的叶面肥或商品有机肥、豆饼浸出液等。11~1月份,在日光温室中增施二氧化碳的气肥,弥补冬季温室内二氧化碳的不足,增强草莓的光合作用,可使植株健壮,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五、病虫防治

依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用电热式自控熏蒸器加硫磺熏蒸法进行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熏蒸器距地面1.5m、距后墙2m,一个熏蒸器有效使用面积80~100m2,每次用硫磺20~30g。植株未发病时,每天用2.5小时;若发病较重每天可使用8小时,待病情控制后恢复正常使用。蚜虫、白粉虱等可用黄板粘纸诱杀,每隔4~5m悬挂1块,高度同植株相平,朝向东西向。红蜘蛛、蚜虫也可采用生物农药“百草一号”1000倍液、“1%阿维菌素”2000倍液、“BT”2000倍液进行防治。

六、果实采收

当地销售的采收成熟度要高些,远距离销售的达到八成熟就可以。采收时连同果柄摘下,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机械伤。采收时间宜在早晨露水干后,或根据市场需要连同花盆一同销售。

《蒲公英怎么盆栽》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盆栽绿叶植物怎么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